凤翔县志资料(4页).doc





《凤翔县志资料(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翔县志资料(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凤翔县志资料-第 4 页凤翔府唐初置岐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扶风郡。至德二年(757),肃宗幸临扶风郡,同年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设置凤翔府,号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称五京。中文名称凤翔府别名西京下辖地区宝鸡、岐山、麟游、周至等地理位置 今陕西省凤翔县著名景点凤翔东湖历史沿革唐初置岐州,改为扶风郡。至德二年(757),肃宗幸临扶风郡,同年收复长安、洛阳,十二月设置风翔府,号西京,与成都、京兆、河南、太原合称五京。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辖地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麟游、扶凤、郿县、周至等市县。唐属关内道。五代属关西道。宋属秦凤路,元初立凤翔总管府,后更为散府,先后属陕西等处行中书
2、省、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明仍为凤翔府,隶陕西布政使司,分属关西道。清初,仍沿旧制为凤翔府;康熙九年(1670),裁关西道,分隶西安粮盐道;乾隆九年(1744),改隶驿盐道为分巡凤邻道。清代凤翔府治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辖区东界乾州直隶州及西安府,西及北连甘肃省平凉府及秦、泾2直隶州,南邻汉中府,东北与邠州直隶州接壤。下辖: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郿县(今陕西省郿县)、麟游(今陕西省麟游县)、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宝鸡(今陕西省宝鸡市)共7县;陇州(今陕西省陇县)1散州。1913年废。1凤翔府志第一部,明正德十六年凤翔府志由凤翔知府王江于明正德
3、十四年(1519)发起编修,邀请进士王麒、状元康海等名儒参与编纂,正德十六年(1521)成书。上限夏商周,下限明正德十六年。该志记述了凤翔府所辖一州七县两千多年的史志资料。全志共分8卷:为凤翔县、岐山县、宝鸡县、扶风县、眉县、麟游县、陇州、千阳县。各卷均为29个目录,其顺序是建置沿革、分野、城池、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土产、户口、乡里、藩封、公署、杂署、学校、仓场、宫室、祠庙、坛遗、寺观、古迹、陵墓、名宦、人物、科贡、烈女、仙释、文集、题咏、拾遗等。该志卷首有序文四篇,凡例1则,总治境图、府治图各1幅。王江在序中称:该志“循名以责其实,寻幽以览其胜。即地以求其履,推无以致其有,据略以极其详,
4、因言以究其心,按事以考其人,别其世代,严其褒贬,正其舛讹,订其脱落,去其所当删,而增其所未备”。遗憾的是现仅存卷一、卷三。从现存的凤翔、宝鸡县两卷本看,该志侧重文集、题咏,收集的资料较为丰富,为后世保留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物、名宦记述文字简略。不足的是记述的政治得失、风俗民情、忠孝节烈等,都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标准,这是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所致,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王江:河北任邱人,天顺进士。任凤翔知府时,增修府治,美化东湖,加深城壕,重修府学、县学和岐阳书院,为凤翔地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特别是在方志学上有重要贡献。康海:字德涵,武功人。弘治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后被罢官回乡。编修的武功县志,深
5、得后人的称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武功县志是“乡国之史,莫良于此。”王麒:祖居宝鸡县,后迁凤翔籍。弘治八年(1495)举人,弘治十三年(1500)进士,曾任直隶吴桥县令。第二部,明万历五年重修凤翔府志于万历五年(1577),由周易、李辙等人撰修。重修府志卷首序文2篇,凡例1则,图考11幅。全志分5卷7篇:卷一、地理第一;卷二、建置第二,祠祀第三;卷三、田赋第四;卷四、官师第五;卷五、人物第六,选举第七。该志以府为纲,州县为目。州县中,地理为纲,沿革、星野、疆域、形胜、山川、古迹为目;建置为纲,官署、城池、学校、关梁、铺舍为目;祠祀为纲,庙宇并诸祀为目;田赋为纲,里甲、户口、田粮、诸役、课程、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凤翔 县志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