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公开课)(6页).doc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公开课)(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公开课)(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丹江口市肖家沟小学 王正学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的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的变化规律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一般现象中寻找规律,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内容提供必要
2、的思维模式。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开发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这一组算式去发现问题从而去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3、情感态度
3、价值观: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教学难点:自主思考探究,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再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有谁去过习家店或者对习家店有所了解?生:学生举手。师:点一名学生,请你谈一谈习家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生:习家店有农博园师: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到习家店农博园看看去(大屏幕展示并播放青蛙叫声)听说习家店的农博园开园啦!星期天,小明怀着愉快的心情和小伙伴一起去农博园游玩儿,远远地就听到一阵阵叫
4、声 师:他们是什么?生:青蛙。师:它就是青蛙?同学们:你知道:1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吗?生: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师:这是我想到了数青蛙这首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儿歌吧!师:习家店农博园到了,进入农博园是要收门票的哟!(大屏幕展示问题)农博园门票一张6元,2张多少元钱?20张多少元钱?200张多少元钱?生:62=12;620=120;6200=1200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是想让把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场景,在适当的时候出示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1、导引自学:(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
5、提示】自探提示一:利用导学提纲自学课本51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从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就( );(2)从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就( );(3)你能总结出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吗?自探提示二:利用导学提纲自学课本51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从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就( );(2)从到 ,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因数( ),积就( );(3)你能总结出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吗?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例3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 第二组:6212 20480 620120 104406200120
6、0 5420 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三、新课展疑1、小组交流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小结: 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2、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小结: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除以几。3、情景再现,提高升华。(微课展示重点和难点内容)4、归纳新知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课件出示)(1)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上学 变化 规律 教学 设计 反思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