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本控制之作业成本控制模式.docx





《现代成本控制之作业成本控制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成本控制之作业成本控制模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要】作业成本模式是适应现代企业与制造环境而产生并得到广泛运用的一种新型成本控制模式,它在成本信息计算的精确性以及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本文对作业成本模式的主要思想、原理及控制程序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为正确认识与评价这种模式提供依据与前提。 作业成本系统(ABCS)开发的最初目的是试图克服传统成本计算体系对成本信息的扭曲。但随着ABC方法在越来越多企业的成功应用,发现以作 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于是利用ABCS信息进行预算管理、生产管理、顾客的盈利性分析等的“作业基础成本管理 (ABCM)”,这类极具成效并被视为现代管理会计“相关性的重获”的方法
2、开始出现并受到普遍赞誉。如今ABCM已成为现代成本管理系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 控制手段。本文将作业成本系统中所包含的成本控制模式称之为“作业成本模式”。 一、作业成本模式的主要思想 成本控制思想是关于成本管理控制实质的概括与总结,它决定着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体系展开的基本思路。任何一种成本控制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思想基础之上的,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作业成本模式也不例外,它表达了“价值链”思想与“二维”成本观。 (一)“价值链”思想 价值链(Value Chain)思想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85年在其所著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
3、antage)中提出的。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由一系列可以导致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作业而形成,是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进货以及维护其 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的集合。企业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而产生价值,他强调:“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与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 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 波特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两类:主要活动与辅助活动。主要活动是由投入到制造产品、销售与发送至客户手中以及售后服务等活动直接构成。包括 内部后勤、生产活动、外部后勤、市场销售与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是支持主要活动并与之相联系进而支持整个价值链的各项活动。包括采购、产品开发与技术活
4、动、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基础设施。 所谓价值链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与评价企业内部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关活动来实现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成本竞争力。 在作业成本控制模式中,企业为顾客提供产品的业务过程被认为是由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构成,企业的整个物流过程就是一条由此及彼、由内到外连 接起来的作业链。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作业,按此逐步推移,直至将最终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顾客,以 满足他们的需要。最终产品,作为企业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
5、移给顾客的价值,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也就是 说“作业链”与“价值链”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是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作业链”从实物的角度考虑作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价值链”从增值 或不增值的角度考虑作业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价值链分析涉及的范围从内部看,不只包括生产环节,而且包括材料供应与产品销售环节,从而扩大了成本分析的范 围;从外部看,把供应商与销售商及竞争对手的作业链联系起来分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作业。价值链分析作为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是找 出无效与低效的作业,为持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提供途径;二是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的各项作业链,保持企
6、业的竞争优势。 (二)“二维”成本观 作业成本模式以“作业”为中心,不仅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能提供改善企业成本管理的非财务信息,即作业成本法的“二维”成本观成本分配观与成本分析观。笔者通过“二维成本图”清楚地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图中的垂直部分,反映了成本分配观。它说明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而作业需求又引起资源的需求,这是成本分配观的“资源流动”。成本分配观的 “成本流动”却恰好相反,它从资源到作业,而后从作业到成本对象,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分配观表达为作业成本计算。成本分配观从“成本流动”与“资源流 动”两个侧面全面地提供有关资源,作业与成本对象的信息。它满足了企业组织各种决策的
7、信息需要。 图中的水平部分,反映了过程分析观。它通过对产品、作业链、作业与资源的分析,为企业提供有关何种原因引起作业(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 得如何(业绩计量)的信息,企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改进作业链,提高从企业外部顾客获得的价值。在作业成本法中,过程分析观表达为作业的分析过程。 作业成本法从纵横两个方面为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业耗费,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提供信息。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纽带,将成本计算 与成本控制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二维”模式,成本分配观与过程分析观共同构筑了作业成本控制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既可以使企业通过对产品、作业链 价值链、作业与资源的分析来发现重要成本控
8、制机会,又可以使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核算信息来选择最佳的成本降低机会。 二、作业成本计算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几个重要概念 1.资源 资源(Resource)是支持作业的成本费用来源,即成本的源泉。它是一定期间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花费的代价。 制造行业中典型的资源项目一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等。但大多数资源成本并不直接反映完成作业的成本,因此需按照作业中心汇总资源成本,并按资源的性质进行分类反映。 2.作业 作业(Activity)是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成本 控制 作业 模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