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届全国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与观摩活动 作品欣赏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它是研究其它多边形的基础,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探索和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 第一课时,是小学学习的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展,是后续多边形的学习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直观观察、实物操作、探索、归纳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对发现的结论进行说理和简单推理,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研究图形性质的一般方法。二、 学情
2、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三角形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对三角形的概念及相关的性质缺乏较为系统的、深刻的、抽象化的理解。学生在第二章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得到了初步的培养,为三角形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及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思维对象和思维结果的能力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需要逐步地、渐进地、耐心地培养。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间的关系,会将三角形分类。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活动过程中,
3、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一般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3.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中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过程中,体会研究图形性质的一般方法,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感知现象、抽象模型问题:欣赏摄影小组提供的一组图片,在这些图片中有一种共同的平面图形,你发现了吗?引入课题: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通过寻找三角形图形的过程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
4、来源于生活。第二环节:归纳定义、规范表示问题1:通过小学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设计意图】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活动经验,注重与小学知识的衔接,这样能更好的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明晰:初中阶段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和研究三角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背景定义、表示划分(以角、边为标准)性质(从角、边的角度研究)特例(性质和判定)应用【设计意图】构建整体框架,明晰认识几何对象的基本套路,为后续平面图形的学习和研究做好准备。问题2:请同学们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画出的三角形以及我们抽象出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
5、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学生经历画,观察三角形组成要素及组成方式,概括出三角形的本质特点,学生可能回答的不够严谨,老师可抓住“不在同一直线上” 和“首尾顺次相连” 这两个关键,有针对性地举出反例加以引导,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活动体验对表象进行加工,使学生的表象越来越接近概念本身,从而真正建构完整准确的概念。体会数学学科的严谨性。问题4:如何表示一个三角形呢?教师规范记法:三角形符号“”。上图的三角形记作:ABC(BCA、CAB)。读作:“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顶点A、顶点B、顶点C 。三个内角:A、B、C。 三条边:三边AB(c)
6、、BC(a)、AC(b).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并会用规范的符号进行表示。第三环节:探究性质、获得结论明晰:接下来的课程我们将从角和边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三角形,本节课我们先从角入手。问题1:展现小学阶段探究“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的情景。明晰: 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大胆猜想问题2:我们知道了,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我们能否通过只撕下一个角,进行拼摆,借助平行线的有关事实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探究活动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学生独立利用课前准备的任意三角形纸片,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方法。第二步:以4人合作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初中 数学 认识 三角形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