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基本情况调查(28页).doc





《国内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基本情况调查(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基本情况调查(28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内主要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基本情况调查1. 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的子公司,公司2004年才涉足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两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生产基地设在大连、内蒙古包头、江苏盐城、甘肃酒泉四地,员工人数2200多人,其中大连制造基地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2008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台,装机1403 MW(935台)名列中国第1位,全球第7位。2009年的产量是1.5MW的风机2000台,MW的风机100台,总体产能将达到330万千瓦,2009年华锐风电已进入世界第三名,营业额超过130亿元。2004年,大连重工起重集
2、团以400万欧元以生产许可证形式从德国Fuhrlander(富兰德)公司引进1.5兆瓦FL1500 系列变桨变速风机,国产型号为SL1500-70和SL1500-77型,并与部件生产商共同开发兆瓦级风机部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消化吸收了85的技术,迅速将其国产化,并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5超低温型1.5兆瓦变速变桨双馈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2006年开始批量生产风机,首台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山东威海,并先后承揽了吉林长岭、山东威海、江苏东台以及内蒙古辉腾锡勒等多个项目的风电机组供货合同。现在的战略重点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陆两用的大型风电机组,2008年与奥
3、地利Windtec公司合作研制3MW机组,华锐风电派出的工程师常驻奥地利,在Windtec公司办公,参与了全程设计,现已设计和开发了3MW陆地、海上及潮间带3种机型。3MW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盐城基地装配,其特点是采用了大部件单元自维修系统,能够利用机舱内的起重设备自行拆装齿轮箱和发电机等。2009年9月,3台3MW机组在我国首座、也是亚洲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并网发电。2009年12月已有9台机组安装完毕,2010年2月27日,34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并于6月8日并网发电。这34台机组的原始成本为6亿元,目前成本达到了23.8亿,是陆上同等规模风电投资的3倍。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行,
4、目前已经有2台机组的发电机出现了问题,可见其产品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3MW机组2011年初通过了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的设计认证,产品性能、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当地市场的认可;2009年底在盐城建立“国家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总投资15亿元,使其具有5MW风电机组的总装生产试验能力,5MW风电机组已于2010年10月12日正式投产,这是我国首台5兆瓦风电机组,这种双馈机组用于东海大桥风电场二期工程,计划在2011年8月正式于东海大桥安装。与此同时,6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也进展顺利,将于2012年上半年下线。其中包括6MW陆上低温型风力发电机组,其主要配件供应商是,叶片:中复连众
5、、LM,齿轮箱:大连重工、南高齿,发电机:兰电、大连天元、永济,控制系统:Windtec(奥地利)。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为申请人的发明专利有3项(未取得授权),实用新型有18项,(至2011年6月)。2. 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创建于1966年,2004年11月以生产许可证形式引进德国REpower公司的FD70A、FD77A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现主要生产FD77A和FD77B两种机型,这两种机型中又有低温和耐盐雾之分。2008年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开发出2.5MW级风轮机,并准备联合
6、开发5MW海上用风轮机。公司2008年产风力发电机组1053MW,排全球第11位,2009年生产量为1804.3MW,风电机组产量达到1331台,列全国第三;2010年风力发电机组产量达到1500台,风电装机容量超过2623兆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3.9%,排全球第7位。2011年世界排名升到第6位。2005年12月试制产品在山东荣成并网投入商业运行,2006年9月开始批量生产并先后安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达坂城、吉林白城、内蒙古灰腾梁、甘肃酒泉风电场。并有2007年与德国EUROS公司联合开发设计了用于1.5MW机组的叶片试制成功,2007年1月在天津建立东汽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生产
7、1.5MW机组77和82米风轮叶片,2009年9月与德国Euros公司合作研制2.5MW机组叶片,当年通过了GL认证。2008年与奥地利WINDTEC 公司合作,开始研制2.5MW机组,同时准备开发弱风型1.5MW风机、抗台风型1.5MW风机。2009年4月与德国EUROS公司联合开发设计的2.5MW机组叶片在天津下线,叶片全长43.8 m,重量约10.5 吨,是该公司为参与海上风电设备市场竞争所打的前哨战。12月30日2.5MW风机的厂内总装工作完成。2008年11月又在天津建立了风电研究院,在滨海新区成立东汽(天津)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双馈式机组,2009年10月该公司就生产出第一批
8、1.5MW机组;2009年开始研制2.5MW和3MW机组,2011年4月12日,2.5MW风力发电机在甘肃酒泉下线。2011年7月21日在2.5MW风力发电机的基础上2.0MW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FD87ANo1和FD87ANo2)顺利完成了机舱罩壳的扣合;2011年10月,包括陆上和海上两种机型的3MW风力发电机研制成功;11月11日3MW风机下线。年底前,东汽与奥地利Windtec(美国超导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5.5MW风力发电机也将揭开神秘的面纱。2008年11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杭州)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直驱式及半直驱式风力发电设备和潮
9、汐发电设备,东方电机与芬兰The Switch公司、英国GH (Garrad Hassan) 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首台1.5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发电机和变频器是和SWITCH合作的。样机组已在2009年9月完成形式试验,2010年9月在内蒙古乌吉尔风场完成机组安装调试。2010年10月1日中午12点22分,东方电气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带负载100千瓦并网发电。随后,逐步增加负载,250千瓦、500千瓦、750千瓦均自动并网成功,到10月6日15点38分负载1500千瓦,成功实现满负荷发电目标。乌吉尔首台风电的并网发电,标志着东方电气直驱型风电机组已强势打入一
10、线市场,成功迈入大容量直驱型风电制造行列。其中永磁发电机是由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杭州)有限公司在杭州自行生产的,这种电机是采用外转子结构,为空水密闭自循环冷却系统。定子上有4个风机,水路不进入电机内部,冷水先冷却变流器,形成次热水,再到达电机,通过空水冷却器与电机热空气交换,带走电机热量,形成高温水。2010年该公司仅有2台1.5兆瓦直驱风机样机,2011年则有8台1.5兆瓦风机的装机量。东汽1.5兆瓦机组报价4400元/千瓦,2010年11月12日,东方电气与印度上市公司KSK签订合约,向印度方面提供其自主研发的1.5兆瓦直驱风机166台。此外,一种由芬兰The Switch公司提供的一体化
11、直驱式发电机的外转子已经运抵杭州,现正在进行评估中。2010年3MW半直驱机组开始研制,其齿轮箱增速比为1:29.5,为两级行星齿轮增速。这两家企业将分别是双馈机组和直驱机组的总装厂,是实施海上风电战略的主力军。该公司的轮毂、叶片等结构件均是自己生产的,齿轮箱由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引进德国RENK公司的技术制造的,2009年9月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二重)传动所自主设计研发的2.5MW风机增速箱一次性试车成功。1.5MW机组的发电机主要由四川东风电机厂提供。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为发明申请人的有关风电的发明专利有6项(1项授权),实用新型2项,(至2011年6月)。
12、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公司)成立于1998年2月,是在原新疆风能公司、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股份公司。由新疆风能公司、中国水利投资公司、新疆风能研究所等企业及若干个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2008年产1132MW机组,列全球第7位,2009年产1391台1.5MW机组,7782台50kW机组,总计2086.5MW。截止2010年年底,金风累计装机容量达9095.05兆瓦,装机数量8278台。2010年,年销售额列全球第5位。公司已拥有六个制造基地,即:北京亦庄、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包头、甘肃酒泉、德国Neunkirchen及陕西西安。
13、1997年新疆新风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从意大利Jacobs公司引进了600 kW 风力发电机技术,1998年6月成功地研制出国内首批第一台国产化率达33.4%的XWEC-JACOBS43 /600kw风机。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承接了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750kW风力发电机组研制”,2004年该公司开始正式生产750 kW机组,同时800kW机组也研制成功,其研制和生产的风电机组产品国产化率超过90%。2004年 金风公司购买了德国VENSYS公司开发的Vensys62机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开始研制1.2MW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2005年4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
14、国产1.2MW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2004年12月,科技部批准以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的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装配线成立,2005年在德国萨尔伯肯市设立金风驻外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国际行业信息的收集工作,并与德国VENSYS公司合作研制1.5MW机组,2006年又与该公司签订了2.5MW联合设计合同。2007年消化吸收(Vensys)1200kW技术,推出1.5MW直驱式永磁机组,截至到2009年9月,金风科技的主打产品1.5MW机组的安装台数已经超过了1200台。2007年这种机组还安装在渤海湾中海油的钻井平台上,2008年4月收购了德国VENSYS公司70%的股份,2009年9
15、月4日,第一台2.5MW风机下线仪式在德国Neunkirchen市的VENSYSY公司举行,产品发明人为Klinger教授。其特点是:(1)采用直驱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发电机主轴这空心轴,使用了单主轴承结构。舍弃了齿轮箱,减少了机械磨损和能量损失,提高了发电效率;(2)采用全密封机舱,机舱内部结构简洁,便于售后服务人员进入风机进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3)发电机采用空效空-水冷式冷却系统,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风机的运行要求;(4)通过变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变速桨距的调节,这种新概念在分载效能上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其叶片直径大而发电机相对小,在中等风速条件下具有更多优势。2009年12月首台3M
16、W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在达坂城安装。2009年10月30日首台2.5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在北京官厅风电场吊装完成,当年11月18日投资30亿在江苏大丰建设海上风电产业基地,2010年12月21日,2.5MW近海型机组在如东通过240小时并网验收。2009年12月10日首台3MW半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在新疆达坂城吊装成功。2010年3月24日江苏省响水风电场的首台2.5MW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吊装完毕,2.5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已分别完成5台样机的安装,其中控股子公司德国Vensys Energy AG完成1台2.5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在德国的安装,上述机组均已投入试运行,目前运行数据良好;预计下半年2
17、.5MW永磁直驱机组将实现小批量生产,基于2.5MW直驱永磁机组良好的运行及检测结果,公司已开始进行该机型的系列化设计乃至容量升级工作。另外,公司将在原5MW风电机组研制项目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开发6MW永磁直驱风电机组,计划在2010年内完成整机初步设计。在欧洲专利局网站上以KLINGER FRIEDRICH DE为申请人的公开专利有12篇,以VENSYS ENERGY AG DE 为申请人的公开专利有3篇(至2009年10月)。金风现在主导产品为1500k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并且还在继续研发2MkW、2.5MW、3MW风力发电机组,为将来海上风电场进行产品储备。在盐城投资1.05亿元,设立海上
18、风电机组产业化基地,目标直指盐城这个中国未来最大的海上风电基地。主要部件来源叶片:LM、惠腾,发电机:株洲、南汽,控制系统:自制。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为发明申请人的发明专利有19项,(其中2项授权),实用新型29项,(至2011年6月)。4.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龙威发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 年, 2007 年初,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对龙威发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股权重组后变更为内资企业,同时更名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本部在北京,下设四大总装和两大主要部件生产基地,保定、连云港、赤峰各设有一个全资子公司,可自行生产叶
19、片、齿轮箱、电机和主控系统。2006年11月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设计的1.5MW风力发电机组,2007年3月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成立,2007年12月样机下线,2008年6月批量生产,2009年3月与内蒙古一机集团共同投资组建齿轮箱(包头)制造基地。2009年4月成立赤峰公司,主要生产1.5MW机组的叶片。2009年8月连云港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海上及陆地风机、叶片及其他配件生产、风力发电机组总装等业务,正在试制2.5MW机组的叶片。2009年10月18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项目在宜兴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一期投资3.6亿元,新上年产1000台(套)1.5兆瓦级电机生产线项目,二
20、期将达年产1500台(套)2.6兆瓦级风力发电电机生产能力。2009年产76.8万KW,名列全国第四位。2010年2月3日18时,围场竹子下项目风机经受住了极度低温的恶劣天气考验,首批25台风机一次性通过240小时试运行考核。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研制中的3MW和5MW电网友好型海上风机计划于2010年和2011年下线并投入批量生产。2010年10月14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首台3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上以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为发明申请人的发明专利有19项,(其中0项授权),实用新型22项,(至2011年6月)。5. 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
21、限公司(民营) 广东明阳风电是国家发改委圈定的五大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2006年6月从德国Aerodyn设计公司买了1.5MW双馈机组的全套设计,把核心部件抓在集团内生产,如总装、叶片、变频、控制等,其余以设计和技术为参股条件,与生产企业组成由其控股或参股的合资企业,确保配套件质量、价格、供货。该公司在中山、西安、天津、吉林、内蒙古、江苏如东成立了分公司或合营公司,在西安、中山和天津各有一个叶片生产基地,2008年明阳集团在吉林市年产600台1.5MW机总装厂建成投产,2009年2月在天津建立津能明阳3兆瓦级风电设备制造基地,2009年该公司实现产值50亿元人民币,出品交付风力发电机组6
22、3万千瓦。2010年,明阳风电的新增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MW,排名全球第十一位,国内第五位。2007年8月明阳首台1.5MW机组风机下线; 2007年8月16日广东明阳在引进的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抗台风型机组,并命名为MY1.5S,这种1.5MW风力发电机组适合在中国东南沿海低平均风速,有台风危害的地区使用,该机组的风轮直径73m,(通常1.5MW机组风轮直径为70 m、77 m和82m三个档次)极限风速70m/s,安全等级为I级。2010年2月20日2台1.5MW机组在龙源江苏如东海上潮间带试验风场并网发电成功。2008年7月与德国Aerodyn设计公司签订SCD
23、超紧凑型风力机(Super Compact Drive)的技术许可合同,这种超级紧凑型半直驱型风机没有采用三叶片的设计,而是采用了双叶片的设计方案。该技术方案对齿轮箱与发电机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使用一个独立主轴承,两级行星齿轮箱,齿轮箱与发电机外径相同,通过同心法兰连接。主轴承法兰直接连接到齿轮箱输入轴端,发电机为永磁同步发电机。据明阳风电公司的介绍,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具有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等特点。首台3.0MW风机发电量是明阳目前生产的1.5MW型的两倍,但重量比1.5MW轻了近一半。SCD超级紧凑型风机将实现从陆地到海上的全面运用,维护便利的特性也将使其更加适合运用于海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 主要 风力 发电 机组 制造商 基本情况 调查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