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浅谈_5(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浅谈_5(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浅谈 新课程理念就是全面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教学理念。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新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开放性、发展性,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让学生能适应社会发展。并以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新课程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旧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获取,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
2、生智力的开发。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生智力的开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走向社会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也存在着误区,有的流于形式,表面热闹,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下面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新课程理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假如一个老师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学生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这样的名言,3而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才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
3、时,应用学生喜爱的动画、故事和有趣的情景画面,配上优美的音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等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快乐学习。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以用课件展示这样一个情景故事:四个同学积极参加劳动的场面,在烈日当头,饥渴交加的时候,一位老爷爷为了奖励这些勤劳的同学,拿出了一个大西瓜。让学生想办法分给同学四人,引入分数的教学。这个情节的设计,接近现实生活,学生非常高兴,体现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是让学生对事物摸一摸,感知事物的形态;量一量,知道事物的长度、大小、轻重;摆一摆,知道事物的数量;折一折,观察事物的形态变化;画一画,描绘出事物形状;
4、算一算,知道事物的结果。在操作中学数学、做数学,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有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重在手上,所以动手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动手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而一切科学发明离不开动手实践。在教学“三角形特性”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三角形的边、顶点、角,用手触摸出它的形态,建立事物的表象,感知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叫学生拿出工具,制作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用手拉一拉,使学生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学生不停的动手操作,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人的内心有一种很强烈的需求,即总想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
5、烈。4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探究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养成探究新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究的良好思维品质。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学习的能力目标,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式是数学的学习方式之一,探究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的意义是通过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取知识的体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认识事物的科学观念,在探索中获得快乐,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复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的特征之后,告诉学生这堂课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你知
6、道三角形内角的和一共是多少吗?自己能不能探索出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用量角器量;有的把三角形剪下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从而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感受到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成功的快乐。合作交流,主要是指学生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有共同的语言,他们相处时无拘无束,相互间能争先发言、勇于置疑、敢于猜想,能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合作交流的目的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发挥集体的智慧。还能使学生与别人交流、和谐共处。在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合作的实效性,避免只有个别学生发
7、言的现象。合作交流还要注意合作的必要性,抓住合作的恰当时机,当个体学习有困难时,才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学生已经通过动手实践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为已经学过面积计算的长方形后,老师可以设置悬念,向学生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与长方形的有什么联系?学生普遍回答不上来,这样学生个体学习有困难时,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联系前面数方格的方法,在小组中去试验一下。通过小组合作发现,拼成的长方形,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的合作学
8、习收到了合作的实效,体现了合作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到三 “不”,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5三、联系生活学习数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6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重大意义。在教学中,把抽象事例转变成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使学生便于理解,学
9、生学习起来也有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在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位置”中,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每排有名学生,每列有名学生,要求学生说出其中每一位同学所在几排几列。如果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通过图形观察,说出每位学生在几排几列太抽象,学生的方位也把握不准确。在教学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资源,例如:老师让同学们找出某位同学在教室的几排几列,然后要每一位同学找出自己所在的几排几列,这样就把抽象变得具体形象了,将所学知识放入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去,学生容易理解,便于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四、体现课堂的开放性 体现数学课堂的开放性,就要改变枯燥
10、、单调、封闭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式教学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而这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和启发,创造条件实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归纳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探索、创造的需求。7数学课堂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内容就是注重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的整合,将各学科知识融入数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三年级的“时、分、秒”一课时就可以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老师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一分钟的时间有多
11、长,让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拍小皮球、有的轻声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画漫画、有的读书他们体验一下一分钟有多长。这个环节的设计,将体育、音乐、美术等知识融入数学课堂,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让学生谈一谈体验的感想,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时间,争分夺秒,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是开放学习空间和时间,数学学习不要局限于课堂内的学习。让学生走出狭窄的教室,超越课堂时间的限制,到课堂外去测量、计算。还可以通过家庭、社会、网络学习数学知识,鼓励参加课外活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思维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才能被激活,放射出创新的火花。在新课程引
12、导下,数学内容含有社会实践和现实意义。比如教学四年级的“统计”时,老师可以在教学前让学生去调查统计文具的价格、天气情况等,将这些统计的数据,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相互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提高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空间的开放,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三是数学问题的开放,每堂数学课都会有很多数学问题,但有的数学问题没有思考的价值。数学问题的提出,要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而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在学习类似 “可能性”这样的课程时,老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抛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学生在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反面
13、的可能性往往不相等,有时结果相差很远,这样就给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实验和发现。抛的次数越多,出现正面和反面相等的结果就越接近。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去探索和试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新时期每位数学教师的职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同于成人一样的科学发明创造,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与别人不同等方面。也就是说,只要有创意,就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
14、角度去理解问题。8在教学中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勇于猜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犯错。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关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比如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比如将两个三角形转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在转换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操作转化。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搭建一个创新的平台,使人人有表现才能的机会,经过多种方法的转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解答一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修一条公路480米,前2天修了40米,照这样修下去,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解答的方法可能有:方法一:480
15、(402)2方法二:240(48040)方法三:(48040)(402)方法四:(48040)22方法五:(48040)402通过学生思考多种解法,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求变、求异,多角度思考问题,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过程 促进人们心理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所以让学生在“玩”中体验抽象的数学学习是有必要的。9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数学课堂教学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教
16、学活动中,老师要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老师与学生是互补关系。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经历、体验,来获取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从而在经历、体验过程中建立数感,构建数学知识,达到获得知识信息的目的。 在“分数的意义”这样重要概念的教学内容中,就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比如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6份,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很多份。通过学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过程中,经历事物的转化过程,为建立分数意义的概念打下基础,达到对分数意义的深刻理解。而在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这样接近生活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可以
17、让学生更多体验,一克有多重,一千克有多重。在教学时,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粒花生(大约是一克)有多重。一袋1千克的白糖有多重。要求学生说出生活中1千克的物体。通过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重量的表象,达到对1克和1千克的理解和记忆。通过体验学习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10 又让学生的学习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积极、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动手操作,个个动脑思考,调动学生群体最大化,使学生有公平、同等的学习机会。充分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游戏和合作中学习。1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发挥到学习的最优化,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的数学能力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其发展中获得成功和自信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是一种学习力量,是学生学习数的强大动力,为他们以后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获取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到张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良好的培养,从而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第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