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40页).doc
《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4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40页).doc(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二零一五年六月-第 32 页- 毕业论文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曾 平吉 林 建 筑 大 学 管 理 学 院2015年6月毕业论文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学 生: 曾 平指 导 教 师: 束 慧 敏 副 教 授专 业: 物流管理所 在 单 位: 管 理 学 院答 辩 日 期: 2015年 6 月 18 日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国际多式联运的概述11.1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11.2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1第2章 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的分析32.1基础设施网络问题32.1.1基础设施的“短板”效应32.1.2解决物流
2、基础设施瓶颈的对策研究42.2信息系统尚不完善62.2.1信息系统的缺陷62.2.2完善信息系统的对策研究72.3多方协作的问题72.3.1总体上缺乏与社会经济发展统需求之间的协调72.3.2缺乏向综合效率和综合效益的各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82.3.3缺乏面向综合效率和综合效益的协调管理82.3.4协调性问题的策略研究9第3章 解决国际多式联运缺陷的路径探析123.1 分析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的趋势123.1.1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123.1.2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建议133.2 对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53.2.1我国多式联运的问题研究153.2.2我国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的对策研
3、究17第4章 现代国际多式联运发展新路径的展望244.1国际多式联运向“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244.2 与“互联网+”的整合,实现网络化发展28第5章 关于发展我国多式联运的几点思考315.1我国多式联运问题的归结315.2我国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契机32结论33致谢34参考文献35摘 要 相较于传统的运输模式, 多式联运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它打破了过去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相连的传统做法, 实现了海、 铁、 公、 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 多式联运是基于系统整合思想的和信息技术的。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高度发展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关键, 因此也是发展多式
4、联运的关键。 在贸易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全球的贸易总量的飞速增长,势必对国际间的跨境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国际多式联运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 本文将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以及多式联运各方面的协作性来探索国际多式联运的瓶颈所在,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同时结合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当下世界多式联运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政府层面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建议和方法。 同时本文还结合当下热词“互联网+”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展望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新途径。对“一带一路”项目、亚
5、投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对我国的多式联运发展提出几点思考,利用各方契机打破制约中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获得更能适应世界经济前进步伐的发展。关键词 瓶颈;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协调性;互联网+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porting pattern, internatio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 is a revolutionary progress. It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ode that every single transportation has noting to d
6、o with each other involved in waterage,railway, highway, ferry and so on, achieving the gold partner that integrating waterage,railway, highway, ferry and so on. Internatio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ation is based on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ts rapid
7、development is the key of the logistics revolution, and it is also the ke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 In the context of trade globalizating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ng, the total trade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it must need a higher standard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ns
8、portation, so the internatio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roces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e the bottleneck of internatio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of the net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synergy of internatio
9、nal multim odal transport. And then it will give ad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article also give some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ltim odal transport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tendency of the world and the realistic situation of China. The article propose some thinking of in
10、ternal development of multim odal transport taking the “ +” and the supporting function of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o break though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keep up with the step of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Key word bottleneck;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 第1章 国际多式联运的概述1.1国际多式联运
11、的概念 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简称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指根据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贸易意义上的多式联运,不光是要有这样的前提,而且要
12、有“多式联运提单”,即“多式联运”合同。而我们平常所做的虽然是这样的事实,但拿到的一般只是海运提单,而非“多式联运提单”,这样,我们的运输活动虽有多式联运之实,但是并不符合“多式联运”的定义。 多式联运的构成要素:多式联运经营人、发货人、契约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收货人、多式联运合同、多式联运单据(票据)。 多式联运发的业务程序:接受托运申请,订立多式联运合同、集装箱的发放、提取及运送、出口报关、货物装箱及接收货物、订舱及安排货物运送、办理保险、签发多式联运提单,组织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运输过程中的海关业务、货物交付、货运事故处理。1.2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较高级的运输组织方式
13、,它集中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扬长避短,融为一体,组成连贯的运输,达到简化货运环节、加速周转、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损货差、实现合理运输的目的。它相对于单一的运输方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无论货物运输距离有多远,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且不论运输途中货物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而托运人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一次支付费用,一次保险,从而省去托运人办理托运手续的许多不便。同时,由于多式联运采用一份货运单证,统一计费,因而也可简化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省人力和
14、物力,此外,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从而也可简化理赔手续,减少理赔费用。 (2)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大大减少货物的在途停留时间,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因而也相应地降低了货物的库存量和库存成本。同时,多式联运系通过集装箱为运输单元进行直达运输,尽管货运途中须经多次转换,但由于使用专业机械装卸,且不涉及糟内货物,因而货损货差事故大为减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货物的运输质量。(3)降低运输成
15、本,节省各种支出:由于多式联运可实行门到门运输,因此对货主来说,在货物交由第一承运人以后即可取得货运单证,并据以结汇,从而提前了结汇时间。这不仅有于加速货物占用资金的周转,而且可以减少利息的支出。此外,由于货物是在集装箱内进行输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相应地节省货物的包装,理货和保险等费用的支出。(4)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对于区段运输而言,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经营人自为政,自成体系,因而其经营业务范围受到限制,货运量相应也有限。而一旦由不同的运经营人共同参与多式联运,经营的范围可以大大扩展,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有设备作用,选择最佳运输线路组织合理化运输。(5)其它作用:从
16、政府的角度来看,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政府门对整个货物运输链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本国在整个货物运输过程中获得较大的运费收入配比例;有助于引进新的先进运输技术;减少外汇支出;改善本国基础设施的利用状况;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职能保证使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运输方式达到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目的。第2章 国际多式联运所面临的挑战的分析2.1基础设施网络问题2.1.1基础设施的“短板”效应所谓的短板效应是指木桶能够装水的盛装量,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任何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参差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会决定整个组织的实际水
17、平。在国际多式联运中基础设施与设备是最基础的硬件,其完善程度的局限性就会成为国际多式联运发展的“短板”。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基础设施是指构成发展国际多式联运要素、满足国际物流运作和货物管理的场所或网络组织的统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重要的交通枢纽基础设施,以及货物进出口岸、铁路货站、航空货运站、集装箱中心站和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物流载体设施。国际多式联运提取了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功能,其运营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辅助设施和运输设备,国际多式联运多为跨境运输服务,而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基础设施建设良莠不齐,以及各国各地区设施标准不统一,这就导致了在转运过程中会出现“衔接”不顺畅
18、,作业混乱,降低运输的运转效率。 在一国之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单独运用及其之间的衔接也取决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可以说在一次多式联运运输过程中,运输的效率、成本、连贯性、安全系数等指标都直接与物流基础设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是衡量国际多式联运运营的最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量的飞速增长必然对全球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运能提升有更高的要求,运能不能满足贸易的发展要求就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随着加入区域集团国家的数量的增多,全球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并且还出现了更灵活、更便捷的新颖的贸易方式,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各国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那么原
19、有的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物流运输系统不能及时升级就会制约贸易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配合贸易大流量的需求。据统计,上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贸易量仅占世界贸易量的20%,而8090年代升至40%,而目前高达世界贸易量的近80%均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其次基础设施的运能是实现国际多式联运的基础,如果基础设施对多式联运的需求有很大的制约性,或者是机械设备无法有效地执行使用者的需求,那么所有的联运的运能和相关的信息通信的采用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用。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能力可以由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而且在将来对基础设施及设备首先要进行考虑的是其动态能力。静态的基础设施及设备的能力主要是指运输或中转
20、操作中所能够获得物理空间以及设备的非移动输送的能力,它是对基础设施及设备的物理性质的描述,但是对二者而言都不是一个可靠的能力的描述。相反地,动态能力所指的是由操作静态基础设施及设备能力而产生的生产能力,它是一个描述速度和可变性的变量,由于缺乏可变性,通常会导致处理过程的缓慢或重复性工作的增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于对多式联运的连接点和枢纽站的动态能力的限制,因为它们正逐渐成为运能衡量中的支柱。而且,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扩大基础设施的静态容量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大,投资及空间资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增加新的静态容量的能力。这些限制要求多式联运要通过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提供有效的运输活动,并
21、且通过枢纽站与其他方式更好地协调和集成起来。在多种运输方式在枢纽站的集成中,信息系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各种交通方式的集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际多式联运中各种运输力量的运能的不匹配性,也将会阻碍国际多式联运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例如铁路运能相对较大,能够运输大宗货物,然而其灵活性差,需结合公路运输实现“门到门”服务。若在基础建设投入方面扩大铁路运输的运能,而不对公路建设加大投资,那么公路运输将无法为铁路运输及时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运输。公路运输无法及时疏散铁路货站的屋子,会导致货物的堆积及场地占用,严重降低运输效率。即公路运输运能不足,而铁路运输的运能相对剩余造成浪费。由此可见多式联运中
22、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能的合理匹配尤为重要,这就是对物流网络基础设备设施建设的匹配性,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协调都将会成为运输环节中的“短板”。2.1.2解决物流基础设施瓶颈的对策研究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对消费产品的需求,全球运输量的绝对值迅速攀升并将继续增长下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修建的枢纽站以及运输路线等基础设施有一部分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国际多式联运的需求,正在被改善以用来满足国际多式联运运输量的需求,多式联运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则集中在运输线与枢纽站的连接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难点主要在于:电子上的和物理上的技术创新、交通和土地使用的规划、以及现有基础设施的管理等。找到难点所在就能找到问题的出口。我
23、们应该具备全局观念,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科学规划。所谓科学规划就是指制定比较长远的、科学的、全面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科学的、整体性、基本性问题的考量与和思考。设计未来的整套行动方案,往往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等因素联系起来。首先,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交通枢纽节点布局和综合运输通道,构建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促进多种运输方式高效中转和顺畅衔接,提升物流体系的综合能力。加快连接国际重要航空货运中心、国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的货运枢纽的建设,优化航空货运网络。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港口码头与铁路货运站之间的无缝衔接。完善物流作业转运设备,提高货物换装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联运 面临 挑战 对策 研究 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