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研究(14页).doc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研究(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研究(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研究-第 14 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语文课题组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l世纪后,社会步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社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创造型、复合型、合作型、个性化的富有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靠单一的知识传授不能做到,它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各国开设类似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为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高素质人才,综合性学习课程也就必然成为了我国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在全
2、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后,便以其活泼、开放的特征一改初中语文课程沉闷、封闭的状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就综合性学习更明确地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要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就是这一要求的具体实施途径之一。(二)、是区别于传统语文教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看,语文课程不再单单指语文课本,而且还是学
3、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总和。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课标更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更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更强调学生、教师、文本和环境多因素的整合,更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并重,全面体现了综合性思想。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同的是,综合性学习突破了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学习的基本载体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的课题及其研究,强调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在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与经验,学会共享、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等。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会
4、学,而不一定是学会。其与生俱来的“综合性”特点,带给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多元的学习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但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目标的多元化在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优势的同时,也成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操作的难点,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于观念更新缓慢,现有条件限制,个人经验、能力不够等多种因素,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达标”。本课题就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理念上尝试作些研究,以期帮助一线教师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三)、是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5、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是否会弱化教师的作用呢?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它有丰富的内涵,即独立性、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自主性等。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为目标。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重视教师的作用,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有相应的改革。课标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
6、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包括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而且要求教师会合作、能组织、善引导。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学习的环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搞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力武器和有效途,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这个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资源能否充利用,教师是否能善于指导、科学指导,将决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败。因此研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策略和实践,就显得更
7、为重要了。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1)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形成专题系列化的活动设计。(2)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验研究。具体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般模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3)通过开展活动、活动观摩、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推广典型活动,为其他学校做出示范。探索
8、可行的适合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方法。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在深刻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作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具体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模式。1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组织形式,编写具有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案例集。2通过积极实践,探索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3学生获得亲身经历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自主性、体验性、合作性,为学生终身
9、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 “大语文教学观”,推动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科研水平。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书籍杂志,通过分析、比较进行迁移。2综合调查法:采用事实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有时也采用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的方法,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方式等进行调查了解。3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反思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研究中的资料,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
10、,从而科学的揭示教学研究中的规律,最后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5个案分析法:在教学研究中注意典型的案例,在案例中发现普遍性,在共性中寻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探索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模式。五、课题研究过程(一)、立项工作扎实展开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进行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重新深入学习语文课标,上网收集资料。通过学习,课题组教师普遍认识到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是基础改革的亮点、热点和难点,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反思和超越,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求老师们能做到:一、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二、明确活动的
11、具体要求;三、指导活动的方法;四、跟踪活动的全过程,五、评价活动的成果。2分析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通过专职教师、专用教材和媒体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即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基本上否认学生有直接经验和直接认识世界的任务,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把教学活动限定在“传授接受”的模式内,致使我国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与生活、与社会、与其他学科还是割离的。尽管我们组织过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却较少学科领域课堂内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经验。所以,大家都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从理念到实践对我
12、们都是一次挑战。3进行理论思考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全新的内容进入了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因此,认真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加强实践研究,以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是十分必要的。组员通过阅读大量有关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书籍,明确了以下要点:(一)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姓“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语文学学科的视野下展开的,其学习目标聚焦在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上,不能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属性应该是“语文性”,基本目标应该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上。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中心,以语文知识、技能及其学习兴趣、习
13、惯、方法的培养、习得为落脚,借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营造语文学习的“场”,培育综合学语文的“场效应”。(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贵在“综合”综合性学习,贵在综合,它应该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成长,既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又有语文能力的提高;既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又是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而不是单一的读写活动,或单纯的知识积累,或是单一的某种训练。总之,活动的内容要综合;活动的方式要综合,活动成果要综合。(三)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实践”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综合性的语文实践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无论是观察、思考,还是搜集、整理材料,都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实践。通过学习
14、大家达成统一的认识:A 明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带有综合
15、性质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不是学科的整合学习。B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的外,还在于:一是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的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二是学习的方法是“活”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以“走进名著世界”为题展开综合性学习,可阅读原著,观看影视片,调查名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绘制名著世界,举办阅读名著活动,自编自创新课本剧等等,其学习方式可自由选择;三是学习的手段是“活”的,可以走进现实世
16、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C 它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而不是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但它不是按部就班的、逻辑严密的科学研究,而是一种学习,一种生活,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活,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注重语文实践的自主性。既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二是语文实践的体验性。语文学习本身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综合性学习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
17、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和牵引,把情感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独特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抽象的分析和说教。三是语文实践的合作性。D 它是一种过程性的、非线性的语文实践,而不是结论式的、直线式的知识掌握。“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展开,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而不是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一看项目确立和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学习价值和可探索性;二看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最优性;三看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即看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策略是否科学;四看学
18、生学习实践是否具有全员参与性和全程体验性。活动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二)、课题实施稳步推进第一阶段:2007年9月2008年2月这一阶段各实验教师制订子课题计划,确定自己专题活动内容。研究开始,语文组老师首先向学生提供一些辅导材料和背景材料,介绍一些可操作的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案例,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然后实验老师研究教材,在充分分析可挖掘的校本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专题。在短短的几周里,老师们提出十几项内容。课题组对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确定了几大主要活动主题,即:单元综合学习方案研究(主要针对八、九年级
19、)教材所设的专题研究(涵盖三个年级六册教材)名著阅读研究(基本限于教材规定的名著)语文实践活动研究(包括课内和课外的所有语文实践活动)读写链接研究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8年6月由教研室组织一次面向全市语文教师的“中小学语文衔接”研讨活动,我校蔡洪钧老师上了散步一课;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芦启顺老师和戴亚萍老师分别上了生命生命、紫藤萝瀑布两节研讨课,围绕这些课的内容,我们抓住契机研究课堂内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模式,在研讨过程中,我们拓宽了“专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研究的“典型的课例”凸显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模式,探讨综合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展开方式。具体工作如下:1.开展了一系
20、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开展了狼专题研究、长城专题、汉字专题、气象物候专题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2008年3月至2008年7月开展了荷专题、保护野生动物、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如果我主办校刊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等名著阅读活动。2007年寒假和2008年暑假分别开展了走进“敬老院”和寻访常州历史,感受龙城巨变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2008年春学期各年级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探溶洞之神奇,享制陶之乐趣”、“镇江南山行”“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名人故居”等社会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每一次活动都有学生过程性资料(如比手抄报、社
21、会实践活动报告、名著阅读心得、课本剧编演等),每一次活动都突出了综合活动的语文性,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一)活动前(进入问题的情境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布置任务;建立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确立主题,拟出方案。(二)活动中(实践体验,表达交流阶段)个人或小组将实践、体验所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通过实践报告会、写课本剧,开辩论会、编写小报等形式表达、展示成果。(三)活动后(归纳整理、巩固成果阶段)将活动的成果归纳整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标准(一)明确了活动的评价要素活动选题及目标符合学生实际。活动内
22、容的综合程度。活动方式的综合程度。活动性质的语文性定位。(二)确立了学生评价体系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在实践活动中综合 运用知识与能力并与他人团结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有效地总结,有创意地展示活动成果。(三)确立了教师评价体系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活动的热情。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指导或帮助。整体驾驭和调整活动过程。及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用多种方式有效地展示学生的活动成果。及时总结反思每次活动的经验教训。(三)、阶段性成果显著课题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引领学生超越课堂,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知
23、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追求全新的语文学习新境界。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让学生“走近季子故里、了解龙城历史”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走出校门,参观了红梅公园、天宁寺、淹城动物园、唐荆川纪念馆,对常州的历史和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亲自触摸到家乡改革开放发生的巨变,产生了作为常州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如2008年春学期开展的走访宜兴探溶洞之神奇,享制陶之乐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镇江南山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投身于大自然怀抱,享受探险的神奇,感受祖国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综合性 学习 教学 指导 策略 实践 研究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