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时间:2015年9月24日(星期四)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黄河的措施。教学设计思想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课本教学内容自然灾害。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与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2、。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具体设计如下: 创设生活情境。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 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
3、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与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难点:运用有关资料与已有知识储备,探
4、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与治理的措施。教学法方法与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黄河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如下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介绍本课的性质,欢迎来听课的教师。鼓掌欢迎来听课的教师。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导入新课:播放黄河(2分11秒),导入新课。 1、欣赏诗朗诵黄河颂。2、思考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新课教学做准备。进入本课主题:黄河的开发与治理(第三课时)为新课做准备为新课作准备引导学生探究黄河基本概况。学生看课本第50页图2.41回答PPT中提出的关题。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读图使学生熟悉黄河的基本概况,增加学生
5、对黄河的系统印象。逐个展示PPT,引导学生回答PPT中列出的问题,提示学生读图2.41(课本第50页)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与长度?2、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河口与桃花峪,看一看他们分别位于哪一个省区?3、找出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与汾河。4、黄河流经哪些省区?读图2.41。回答PPT中的问题: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向东注入勃海,全长5464千米。2、河口、桃花峪分别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南省。3、渭河主要位于陕西境内(成语:泾渭分明);汾河位于山西境内(汾酒名扬天下)。4、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与山东九省市自治区。通过读图分析
6、与回答PPT中的问题,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展示PPT,探究黄河流经哪几个地形区,以及她的水文特征是什么?1、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对水能资源与黄河产生的隐患有何影响?)2、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学生读PPT图,回答提出的问题:1、黄河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2、上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中游:落差大,水能丰富,但河流含沙量大。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探究黄河流经的地形区与她的水文特征,为黄河忧患的形成作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黄河流经三个阶梯也是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前提条件。提出下列两个问题: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
7、河。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二者兼有? 启发学生探讨上面两个问题。通过PPT介绍黄河给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黄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人类文明、旅游、灌溉与水力发电等四个方面)观看PPT,直观体会黄河给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探究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对母亲河黄河的感情。让学生了解黄河给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的感情。黄河在人类文明、旅游、灌溉与水力发电等四个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展示四个方面的PPT,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黄河孕育了哪些华夏文明?(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开封古都、龙门石窟等都位于黄河流域)。2、有哪些旅游资源?3、灌溉了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课时 黄河 治理 开发 教学 设计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