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归纳(2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归纳(22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物理实验归纳-第 21 页初中物理实验归纳(9种器材)1.如图1,读出物体的长度为 mm。2.为测量物体的密度,进行如图2的操作,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后,应先 ,之后观察到分度标尺如图2(甲)所示,这时应 ,称量过程如图2(乙),操作中的错误为:(1) (2) ,改正错误后称量,结果如图2(丙),物体的质量为 g。为继续测得物体的体积,先在量筒内注入20mL水,用细线拴住物体,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2(丁),则物体的体积为 cm3。图3图2图13. 为测得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此时根据 条件,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相等,如图3,铜块受到
2、的摩擦力为 N,这样设计实验是为了 。4.如图4是我国某内陆城市一天中的两个温度,分别为 和 。图4图8图7图6图55.如图5,电阻箱的示数为 ,电能表的读数为 KWh。6.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大小时,应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流入,从电流表的 流出。如图6所示,用两个电流表同时测量某并联电路中的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支路电流为 A,干路电流为 A。7.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试触后常会遇到如图7所示三种情况,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分别是:(甲) (乙) (丙) 调整改正后电压表示数如图8所示,为 V。图8二.八年级基础实验类(声1光3力16原1共21)1.如图9,随着抽出空气越来越多,听到闹钟声音越来越 ,
3、这个实验说明了 ,用到了 的实验方法。图92.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10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图11图10(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也能方便地测量_(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此时可以观察到B面上 反射光线,(选填“能看到”或“不能看到”)这说明_ _。3.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
4、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11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1)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选取蜡烛 使蜡烛A、B满足_的条件确定位置 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_。(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_。图124.小云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
5、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12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图8图1313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的作用是 的。6.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和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为 .(3
6、)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物体1物体21物体32a:借助细线和定滑轮,对长为AE的橡皮筋施加同一直线上同向的两个力,F1= N,F2= N,可将橡皮筋水平拉长至E;b:借助细线和定滑轮,对长为AE的橡皮筋施加同一直线上反向的两个力,F1= N,F2= N,也可将橡皮筋水平拉长至E;c:借助细线和定滑轮,对长为AE的橡皮筋施加一个力,F= N,也可将橡皮筋拉长至E。图15图14(1)结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方向相同时,合力F= ,方向相反时,合力F= 。(2)不论是F1、F2同时作用,还是F单独作用,都要使橡皮筋被拉长至同一长度,这一思想方
7、法叫做 。8.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互相平衡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明完成了如图15所示的实验过程:(1)甲图中,当小明在左、右两个托盘中放入质量不等的砝码时,发现木块可以静止,由此得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不需要等大。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的,原因是 。(2)乙图中小明在左、右两个托盘中放入等质量的砝码后,小车保持静止,此时使小车在水平面内轻轻转过一个角度,放手后发现小车 静止。(选填“继续”或“不能”)(3)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须满足 、 、 的条件,才能互相平衡。9.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16所示。图16
8、 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10.物理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空气的力量”:(1)准备一个盆和一个空的可乐罐,将可乐罐放在盆中;(2)在可乐罐中倒入适量开水;(3)待可乐罐内温度均衡后,倒出开水并马上用一块橡皮泥封住罐口;(4)在可乐罐的外表面不断浇凉水,此时罐内气体由于 ,气压急剧减小, 将可乐罐压得“面目全非”。(5)本实验形象的说明了 。图18图1711.如图17,将两支筷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
9、上,上面放两个间距不大的乒乓球,用一支吸管向两球间吹气,可以观察到两个乒乓球 (选填“分开”或“靠拢”),其中的原因是 。请你据此解释为什么飞机的机翼横截面要采用如图18所示的形状:图1912.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施加的 的浮力。以液体为例,如图19,浸没在水中的一个正方体,除上、下表面外,它的相对两个侧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大小 ,方向 ,都可以平衡,而上表面由于深度较 ,受到水的压力较 ,下表面深度较 ,受到水的压力较 ,产生了一个 ,这就是浮力的产生原因。13.(1)小聪利用图20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选择器材a、c、d、e探究 ;选择器材
10、a、d、e、f探究 ;选择器材a、b、d、e探究 。 a与 b体积相同a.铁块 b铜块 c大铁块 d弹簧测力计和细绳 e一杯水 f一杯浓盐水 图20(2)小聪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 比值法 B. 等效法 C. 控制变量法 D. 估算法14.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溢水杯和小烧杯完成了如图21所示的实验过程: F4F3F2F1图22图21(1)为了尽量避免重复操作,上图4个步骤的合理顺序应为 ;(2)若等式 成立,则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验证。15.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完成下列填空:(1)盐水选种:如图22,农业科技人员在选择种子时,常事先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
11、,将种子样品放入盐水中,颗粒饱满的良种由于密度较 ,在盐水中会下沉,反之,非良种就会漂浮在液面上。图24图23(2)潜水艇:一般来说,完工的潜水艇外观体积是固定的,因此当潜水艇潜入水下执行任务时,受到的浮力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所以,要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下沉,只能改变潜水艇的 ,如图23,当潜水艇将水舱中的水压出时,是准备 (选填“上浮”或“下沉”)。(3)密度计:如图24所示是一支密度计,薄壁空心的结构使得密度计在一般被测液体中均为 状态,当被测液体的密度较大时,密度计露出液面的部分较 (选填“大”或“小”),所以,密度计上标注的刻度值,从上到下依次 (选填“变大”或“变
12、小”),且刻度线的分度是不均匀的。图26图25(4)热气球: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孔明灯出现在我国。如图25,它的升空原理是:通过加热灯罩内的空气,使灯内气体受热膨胀,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则孔明灯在空气中上浮。根据这一原理,在气囊内充入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气体,如氦气等,也可制成飞艇升空。16.周边有凹槽,可绕轴转动的小轮叫做滑轮,如图26(a)所示,是一个 滑轮,这种滑轮能 ,但不能 ;如图26(b)所示,是一个 滑轮,这种滑轮能 ,但不能 。图2717.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如图2
13、7,请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18.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完成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过程: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甲图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定滑轮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 .(3)他们组装了滑轮组,发现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能省力,于是他们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能否省功呢?为此,他们进行的实验如丙图所示请根据丙图信息写出分析数据的具体过程,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图29图28分析解答:19.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29所示(1)
14、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动能大小是通过 表示出来的,这种思想方法称为 法.(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 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3)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填序号)f甲f乙 f甲f乙 f甲=f乙“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图30所示的实验过程:图31图30(1)比较图A、B,是探究重力势能与 的关系;(2)比较图C、D,是探究重力势能与 的关系;(3)实验中,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表示出来的;(4)结论: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21.如
15、图31所示的几个小实验可帮助我们理解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两个集气瓶,一个装有无色的空气,另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将瓶口对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这个现象说明 。请你解释,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时要将二氧化氮瓶置于下方: 。(2)在一个装有水的量筒里倒入适量硫酸铜溶液,可以看到两种液体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界面明显可见,这是因为 ,而一段较长的时间过后,界面逐渐模糊,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为淡蓝色,这是因为 ,这时还观察到溶液体积小于水和硫酸铜溶液体积相加,这是因为 。(3)在一杯冷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整杯水都会变红,这种现象称为 ,若将红墨水滴入温水中,发现整杯水变红速度加快,说明 三.九年
16、级基础实验类(热3电9磁1共13)1.如图32所示,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1)该物质的熔点是 。图32(2)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该过程中,物质持续 (选填“吸热”或“放热”),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3)加热时间代表了 ,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前后,升温速度不一样,这是因为 。(4)温度处于熔点温度下时,晶体的状态是 。2.小明用如图33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温度计说明书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实验 归纳 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