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应势而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工业应势而起.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船舶工业应势而起 2008年忽然而至的金融危机,使中国船舶工业遭遇重创。“金融危机对船舶行业的冲击很大,不只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船舶行业冲击也很大。航运同样深受金融危机影响,需求与货源都在减少,船舶企业受此牵连,订单骤减,资金无法流转,有些小型造船企业资金链断裂,人员下岗,日子很艰难。”谈及中国船舶行业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如是表示。上述背景下,2月11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规划出手及时刘功臣说,中国的船舶行业基础不甚牢固,起步较晚,虽然最近几年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具备了相当大的抗风险能力,这次遭遇行业危
2、机也不属意外。谈到规划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利好,刘功臣表示,规划表达了国家对船舶工业的重视,它的出台是“应运而生”,“国家在船舶工业问题刚刚显露出来时,立刻出手救市,我相信船舶工业很快就能振兴,只要下一步的细则落实到位,近期就能见效。”刘功臣对船舶行业的回暖颇具信心。规划让船企看到了希望,其细则也令人期待。刘功臣建议,规划在细则制定方面,应着重强调船企造船能力的提升,也应该进一步明确鼓励发展的制造船种与船企融资方式。结构调整提上日程谈到当前的船舶行业发展环境,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认为,金融危机使中国造船业面临新机遇,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业分工的不
3、断深化,中国造船业的优势不断凸显,世界造船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他介绍说,中国船舶工业在经历了5年的超常规发展后,出现了发展过热、竞争无序的现象,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时也正好进入调整期,以寻找市场供需平衡点。同时,民营中小船舶企业快速发展后,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上也亟待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中国船舶工业的结构调整与产品调整提前到来,加大了行业调整的速度与力度。刘功臣说,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小型船企应该注意寻找机会,进行整合重组。过去一段时间,因为船舶需求量大,船企遍地开花,发展呈粗放型,现在则应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各种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提高抗风险能力,培养人才,重
4、视研发,提高船舶质量。同时,鼓励企业间的兼并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制造水平。他同时强调,船企的兼并重组需要政府引导。茅永红认为,在上述背景下,船舶行业结构调整,一是要大力培育船舶制造龙头企业,并以之为中心,组建中小船舶产业集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建构现代造船模式,增强抗风险能力,在船市中占据优势;二是要大力培育船舶设计研发龙头单位,由政府帮助引进欧洲或韩、日有实力的设计研发公司与其联合,转接国外设计研发业务,使其逐步成为国际造船业的设计研发中心之一,进而带动地方造船业务做大、做强。茅永红强调,在产业调整中,应大力支持中小船企走出融资担保困境,其中包括在政策上支持引导,推行抵押担保机制,政
5、府出资建立中小船企融资担保公司。配套环境有待完善除了产业本身的调整与振兴,船舶工业的配套环境也有待完善。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的一份提案中提到,受现有部分船只船型老旧、船舶标准化建设未推行开来等因素影响,长江航运中的船舶污染问题日渐严重,1988年2007年的20年间,长江海事局辖区共发生重大船舶污染事故25起,直排入江的污染物2882吨。 农工党中央建议,加快出台长江流域船舶污染防治相关法规与配套政策,对1983年开始实施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予以修订与完善。对承载化工、油料等易污染货物的船舶应实行许可证制度,并强制实施统一标识。加大对航运船舶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长江流动污染源管理体
6、制与应急机制,建立船舶污染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强对船舶经营者与船员环保意识的教育。同时,通过改革地方船检体制来规范船舶市场,也受到政协委员的关注。在今年两会上,记者查阅到一份关于改革地方船检体制,规范船舶市场的提案。据介绍,严格而规范的船舶检验体系对于保证船舶质量、规范船舶市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船检的实际过程中,地方船检机构同航运管理、海事部门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联系,有些地方船检重收费、轻检验的现象日趋严重,有些基层船检机构未取得海事部门的资质认可却依然从事船检工作,各地船检人员配置与当地造船业规模不相协调等问题突出。这份提案建议,整合现有地方船检机构,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认证互相承认
7、;尽快实施注册验船师制度;加强船舶检验程序控制,以提高地方船检的可控性,提高船检质量,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茅永红认为,在金融危机中,大部分船舶企业手持充足订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如果准确把握机遇,实现调整,在度过国际造船市场危机后,中国船舶工业将更加成熟。近50年来造船业历次危机资料链接造船业的周期往往伴随航运周期出现,而后者则受全球宏观经济以及能源供求的重大影响。每次从景气高峰跌落后,衰退时间会持续45年之久。 1956年1960年:1956年6月,苏伊士运河关闭,油轮费率国际指数在1956年12月由62点上升到456点。苏伊士运河在1957年4月重开,而美国经济此时突然衰退,结果油轮指数全面崩溃,跌到60点,且持续四年之久。 1960年1973年:1960年代,海运贸易处于上升期,油轮需求很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贸易上升变缓,新船却继续大量下水。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油轮需求几乎停顿。1977年油轮船队上升到3.5亿载重吨,但需求仅为2.5亿载重吨。 1979年1986年:1979年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世界石油贸易崩溃,给全球造船业以重创,1986年降到谷底。 1997年2001年: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与2001年“911”事件,令国际贸易量骤减,波及航运市场,船舶需求下降,世界造船业落入低谷。(本报记者杜悦英根据相关网站资料整理)第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