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7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震学(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学(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震学学号:201113010122姓名:李永飞 日期:2015/5/16摘要:对地震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及在国民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简单论述与研究。引言:地震学(seismology),研究固体地球介质中地震的发生规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地震的宏观后果等课题的综合性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质学和物理学的边缘科学。地震在几千年来对我们造成了重大伤亡,为预防减少此类事件发生,本文对此进行简要调研。一、地震学发展历程 地震学的研究起源于人类抵御地震灾的需要。早期的地震学主要从地质学的角度研究记载地震的宏观现象和地震的地理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据竹书记年记载:“夏
2、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通鉴外记又载:“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77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中国也是最早发明地震仪器的国家。后汉书选中载,河南人张衡“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复造侯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旁形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均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向,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
3、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均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震所从方起。”张衡的这架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第一次记录了甘肃的地震。中国古代关于地震的记载是很丰富的,尤其是明清时代地方志流行,关于地震的记载极为丰富,有很多研究地震的重要史料。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使地震学没有得到发展,有关地震的记载,仅仅是对自然灾害的记述,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与此相反,国外的地震学研究却有长足的进步。 20世纪初由于地震波的记录和分析,使地震学从宏观描述向数理科学的方向发展,扩展了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有了多方面的应用。虽然地震学仅在上一世纪才被公认为是一
4、独立研究领域,然而人们推测地震的成因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对这些自然事件早期的迷信让位于较科学的分析时,无情的大地震序列激发了人们对地动原因的缜密思考,直到本世纪早期科学家们才获得了对强烈地动直接来源的现代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地震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进步。由美国科学家瑞德(Reid)研究1906年旧金山地震奠基的地震成因研究,得到了扩展和加深。1931年日本地震学者末广恭二赴美国讲学,讲题为“工程地震学”,侧重强地面运动的观测和建筑物振动性能的测量,这便是工程地震学成为学科名称的起源。1956年,第一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在美国举行,以后,这样的会议每 4年举行一次,确立了“地震工程学(e
5、arthguake engineering)”这门学科。1962年苏联梅德韦杰夫(.)著有工程地震学一书,内容包括地震区划和小区划以及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1983年日本又出版了金井清著的工程地震学,涉及了地震观测、地震活动性、地面和建筑物的振动、地震破坏现象、工程抗震设计准则等方面。 科学家已决定在世纪之交建立一个全球地震仪器网,虽然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其后果甚至它的存在,但这一观测计划具有的科学历史意义比人们熟悉的一些科学大事毫不逊色。这个地震观测的全球性网络,在近几十年里日益加强,现已成为重大科学成就之一。从这些观测记录中,科学家们已能推测某些地震的成因和地震波传播时通过地球的途径,还能
6、区别天然地震和地下核试验引发的地震。地震作为自然灾害有可怕的后果,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居住的安全。寄希望于减轻这些地震造成的危险,预报将要袭击人类居住区和震撼重要建筑物的地震的强度是受到人们极大关注的问题。二、研究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中叶起,世界各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地震预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各国地震专家积累了大量的前兆震例资料,在地震的长、中期预测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也越来越认识到地震预测远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发现了”原先没有发现的地震现象的复杂性。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板块构造说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地震学家解释说,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
7、变形时,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岩石中,直至在某一点累积的形变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发生破裂,即产生地震断层。岩石破裂使贮存在岩石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引起大地震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学家们又研究出全世界大多数地震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其中全球80的地震能量释放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内,15在欧亚地震带内,5在海岭地震带。能否实现地震预测,一直是人类关心的焦点问题,是地球科学的宏伟研究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指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地震预测方法,一种是理论性方法: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推导各种可能的前兆及不同前兆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各种实践的检验来修改模型。但这种方法现在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