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总结.doc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总结.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下面叙述所描写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为A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项错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B项错误;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
2、色体,D项正确。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减数分裂是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分裂,其结果是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着丝点没有分裂,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3有关下列两个细胞分裂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B、中均含两对同源染色体C能产生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3、D均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分裂不均匀,说明是次级卵母细胞,所以能产生1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A项正确;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两对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B项错误;细胞质分裂均匀,是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4个、2种类型的精子,C项错误;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是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精子和卵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及判断方法(1)图像(2)判断方法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
4、体会发生联会现象C通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作用的最重要意义是保证了细胞核大小的稳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受精卵中细胞核基因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方,而细胞质基因全部来自于母方,A项错误;受精作用的实质就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相互融合,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但不会发生染色体联会现象,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项错误;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都发生减半,而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又恢复为原来亲本的染色体数,C项正确;受精作用的最重要意义是保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D项错误。考点:受精作用5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
5、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 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A2、4 B1、3 C1、3或2、4 D1、4或2、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时,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分裂时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由一个第一极体形成的2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由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一个极体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因此若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和3,则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和4,由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和
6、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也是2和4;若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2和4,次级卵母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1和3,则由该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也是1和3。所以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能是1和3或2和4,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配子来源的确定方法(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
7、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6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8,8, B2,4,8 C8,16,16 D8,0,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4个四分体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共有8条染色体。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只能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故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还未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染色单体数为8条,DNA分子数也是8条。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联会和四分体
8、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螺旋程度低,观察不到。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7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高鼻梁与塌鼻梁、卷发与直发、五指与多指,都属于相对性状,A、B、C项不符合题意;眼大与眼角上翘,是眼
9、的大小和眼角的形状,是两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如眼大与眼小或眼角上翘和眼角不上翘是相对性状,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解答概念类题目的思路解答概念类题目时,通过辨析要把基本概念弄清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准确把握相对性状的内涵和外延,紧扣两个“同”与一个“不同”,即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8下列关于纯合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B纯合子和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C纯合子个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D纯合子的亲本都是纯合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
10、离,A项错误;纯合子的杂交后代一般都是杂合子,例如AAaa,后代是Aa杂合子,B项错误;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只有一种,C项正确;杂合子自交可以产生纯合子,因此纯合子的亲本可能是杂合子,D项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9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株黄色非糯性的玉米自交,子代基因型不可能出现Ayybb BYYbb CYybb DyyBb【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玉米籽粒黄色(Y)对白色(y)显性,糯性(B)对非糯性(b)显性,所以一株黄色非糯的玉米的基因型是YYbb或Yybb。如果基因型是YY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是YYbb;如果基因型是Yy
11、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YYbb、Yybb、yybb。因此,子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yyBb,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0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C测交、测交、杂交 D杂交、杂交、杂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可用测交法;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纯合子、杂合子
12、的判断(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3)花粉鉴定培养法: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纯合的植株,然后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根据颜色反应即可判断被检验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11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A1 B1/2 C1/4 D1/8【答案
13、】C【解析】试题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B、b基因表示。妻子的父母正常,但妻子的弟弟色盲,说明弟弟色盲基因来自妻子的母亲,其母亲为携带者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则该妻子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XBXB、1/2XBXb,他们的儿子是色盲(XbY)的几率是1/21/211/4。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伴性遗传12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2
14、228种;F2的基因型种类数33327种。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1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B花粉粒发育形成的植株是单倍体C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是单倍体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
15、目的个体叫单倍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以含有一个或几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卵细胞直接发育成雄蜂也是单倍体,B、C项正确;单倍体是指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D项正确。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名师点睛】1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染色体组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一至多个发育起点受精卵受精卵配子2生物体倍性的判断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则体细
16、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来,则不管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注意 单倍体是生物个体,而不是配子,精子和卵细胞属于配子,但不是单倍体。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ABBCAAaaBbbb,AaaBBb,AaBb DAaaaBbbb,AAabbb,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甲含有四个染色体组,乙含有3个染色体组,丙含有1个染色体组。所以甲是四倍体,乙是三倍体,丙是
17、单倍体。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结合题意综合考虑可知,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名师点睛】染色体组数的判定根据染色体形态判定:细胞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中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有1条,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B中彼此相同的染色体(比如点状的)有3条,故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C中有1个染色体组,图D中有2个染色体组。根据基因型判定: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包括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出现几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甲所示基因型为ABC,
18、所以有1个染色体组;图乙所示基因型为AAa,A(a)基因有3个,即含有3个染色体组;同理,图丙中有2个染色体组,图丁中有3个染色体组。注意 判定染色体组的数目时只需参考其中任意一对等位基因的数量即可。根据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推算: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婚配的遗传学依据是“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B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通传病,且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C人类所有的遗传病都是基因病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类遗传
19、病分为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会使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是禁止近亲婚配的遗传学依据,A项错误;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通传病,且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B项正确;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项错误;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而不是受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项错误。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16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B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C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试题
20、分析:DNA分子中不含有S元素,所以用35S标记的应该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不是DNA分子,标记DNA分子应该用32P,A选错误;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拌后与细菌分开,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所以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B项正确;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部分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含较高的放射性,若搅拌充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低,C项正确;上述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名师点
21、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误差分析(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培养时间短部分噬菌体还未吸附、侵染至大肠杆菌细胞离心后未吸附至大肠杆菌细胞的噬菌体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繁殖大肠杆菌裂解死亡,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离心后噬菌体将分布在上清液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较高。(2)搅拌后离心,将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细胞分离搅拌不充分留在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随大肠杆菌细胞分布在沉淀物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细胞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32P标记的一组上清液中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2016 学年 江苏省 宿迁市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解析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