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28页).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 26 页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含义。由5以内的加减法、6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几部分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含义,认识“+、-”这两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减法算式;通过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减法来解决,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能力目标: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情感目标:让学生用1
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初步认识了15、610的加减法,而且在第一单元中对1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不算太难,但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难点。单元教学重点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2、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X Kb 1.C om单元教学难点1、 了解加减法含义,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 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
3、、用数学的乐趣。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加强操作与观察活动,发挥主题图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对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的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探究、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困生突破方法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时划分课题1 一共有多少(加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
4、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教具准备课件、小棒、圆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揭示课题老师介绍笑笑,展示情境图,让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二、新课探讨1. 观察图意,引出加法。引导生具体说出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 然后把两只手中的铅笔合起来。 学生提出一共有几支铅笔, 老师请生说出怎样算出5枝铅笔 ?老师讲解并板书演示:数学中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
5、符号来表示”+” 带领学生数空加号。 问;那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几加几表示呢23 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35 读作 2加3等于5. 5表示什么呢小结;把两个部分合起来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拓展:235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笑笑一只手有3枝铅笔,另一只手有2枝铅笔,如:3往上数2个是5. 比2多3就是5. 把2和3合起来是5.如:把2只鸡和3只鸡合起来。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2. 有几只熊猫。出示教材P24的情境图。3. 摆一摆,算一算4. 提出自己身边的加法问题,加深体验。生互问互答5. 完成.试一试引导生说明图意,并根据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三 巩
6、固练习书P25 第1和2. 四全课总结说一说,数一数,并列式算出来。用圆片摆一摆,说出加法算式,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组织学生结合图意与同桌说说算式的意义。说每个算式里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加法的认识 325 读作: 3加2等于5 加号 可以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起来。教学反思:课题2 还剩下多少(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与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能力目标:能列出、读出减法算式,并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情感目标: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教学重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体会减法
7、的含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情境图,口算卡片,多媒体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创设情境出示果树图,让学生观察图,读取图中信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信息。二体会减法的含义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一说笑笑看到了什么?w W w .x K b 1 .c o M2、根据图,提出问题,并引出减法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苹果?你怎么知道是3个。从5个中去掉2个,可以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5-23中间的符号是减号,算式读作5减2等于3. 表示有5个苹果,去掉2个还剩3个。3、用圆片代替果子摆一摆,先摆5个圆片表示什么,再拿走2个表示什
8、么,最后剩下3个表示什么?换个算式5-41 摆一摆4、还剩下几块饼干?说一说,数一数。引导学生说一说,原来有多少块,搬走了几块,还剩多少?5-23 各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仔细观察,汇报。从图中看出来。 比5个少2个是3个。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列出算式。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5、你能象这样说出几个减法算式并读出来吗?小朋友认识了减法,能不能在自己的身边找到减法问题呢?三巩固练习1.画一画,算一算书P273. 看算式,说一说出示4-13 四拓展延伸完成练一练第2题最后两道开放题要求图要和算式相对应。五课堂小结回首这一节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学生读新
9、课 标 第 一 网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先划去圆圈,再列式,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图意,弄清搬走几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再列式计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说一说这道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多请不同答案的学生说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减法的认识 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 523 读作5减2等于3.减号 教学反思:课题3 可爱的小猫(5以内的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能力目标: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情感目标: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教学难
10、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复习铺垫教师采取以下的形式,复习5以内的减法。1) 师生对口令2) 师生拍手游戏3) 开火车填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 课件出示:一只可爱的小猫,面前有3条美味的鱼,逐一出示4幅图片。2. 让学生叙述看到的情境。3. 画面定格在第二幅图上。叙述:盘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吃掉了1条,你能提出1个问题吗?4. 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几条”应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2的?5. 画面定格在第三幅,第四幅图上。(教师的引导方法同第二幅图片)6.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来计
11、算最简单?1) 学生说组成2) 学生活动3) 学生伸出手指,表示里填几?1、 认真观察2、 说图意3、 提问:在教师的示意下提出“还剩几条”的问题。4、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想法5、 说图意、提问题、独立完成并交流想法6、 学生交流,并集体汇报。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三、反馈练习1、指导完成课本第30页“想一想,填一填”1)小孩左手1个圈,右手3个圈,一共几个圈?2)在套圈游戏中,小男孩把手中的圈全丢出去了,有3个掉在了地上没套中,那边套中了几个?2、完成第31页“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说图意。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
12、,集体订正。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得数0的减法)3-1=22-1=11-1=02-2=0 3-3=0教学反思:课题4 练习一(加减法练习)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 5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目标: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互逆关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具准备卡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你们好好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地方有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小组讨论之后,把问题汇总一下告诉大家。组织交
13、流,汇总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师:同学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的价值,你们的水平好高哇!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练习课要总结的主要内容了,同学们可要积极参与哦。二 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2、 填数。(练习一第5题)(1) 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讨论他们有什么规律?3、 完成练习一第1题1) 学生说图意。2) 学生独立列式,填写,教师巡视。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关注学生参与程度。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哪些算式的得数是0?哪些算式的得数是1?哪些算式的得数是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3?哪些算式的得数是4?哪些算式的得数是5?(课本p32 第4
14、题做成卡片,学生接龙)(2)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3)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作为一节阶段性练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引入新课。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4、 完成练习一第6题1) 指名填数2)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5、 完成练习一第7题6、 完成练习一第3题7、 完成练习一第9题1)学生在练习纸上分别写出得数是1、2、3、4、5的算式。2)小组交流,统计汇总,不重复写算式。二、变式练习看图列式计算三、拓展练习3) 学生汇报:第1行每次少2个,第2行每次多2个学生先
15、说出算式的得数,再连线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小组汇报,每小组汇报一个数字得数的算式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5 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情感目标: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棋子,课件。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
16、?(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了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6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板书课题:得数是6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二 探究新知1猜一猜。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颗),那么老师的另一只手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新 课 标 第 一 网生:一只手有4颗棋
17、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生1: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生2: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生3:可以列式算出来:633。由于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时间不长,对数的认识及数数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这样安排单手猜数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复习10以内的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数游戏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
18、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2分一分,填一填。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的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你有哪些分法? (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要记录下来)师:打开教材第34页,根据你们的分法能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生1: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三、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得数是几的加减法?生1:可以一手放0颗,另一手放6颗。生2:可以一手放1颗,另一手放5颗。生3:可以一手放2颗,另一手里面放4颗。生4:可以一手放3颗,另一手放3颗。生5:可以一手放4颗,另一手
19、放2颗。生6:可以一手放5颗,另一手放1颗。生7:可以一手放6颗,另一只手放0颗。在小组交流后,汇报。谁能说一说列举几个算式?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4=2=6 2+4=6 63=3601234566543210 教学反思:课题6 背土豆(7的加减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力目标: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情感目标: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棋子,课件。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一年级 数学 第三 单元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