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课程设计(乙炔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技术)(23页).doc
《化工安全课程设计(乙炔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技术)(2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课程设计(乙炔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技术)(23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工安全课程设计(乙炔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技术)-第 19 页前 言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乙炔燃烧时能产生高温,氧炔焰的温度可以达到3200左右,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供给适量空气,可以完全燃烧发出亮白光,在电灯未普及或没有电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乙炔在不同条件下,能发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别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与氯化氢加成可以得到制氯
2、丁橡胶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温下,可以发生环状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镍Ni(CN)2为催化剂,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环辛四烯。乙炔在高温下分解为碳和氢,由此可制备乙炔炭黑。一定条件下乙炔聚合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苯乙烯,茚等芳烃。通过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可生成一系列极有价值的产品。例如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进而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得到氯丁二烯;乙炔直接水合制取乙醛;乙炔与氯化氢进行加成反应而制取氯乙烯;乙炔与乙酸反应制得乙酸乙烯;乙炔与氰化氢反应制取丙烯腈;乙炔与氨反应生成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乙炔与甲苯反应生成二甲苯基乙烯,进一步
3、催化剂裂化生成三种甲基苯乙烯的异构体:乙炔与一分子甲醛缩合为丙炔醇,与二分子甲醛缩合为丁炔二醇;乙炔与丙酮进行加成反应可制取甲基炔醇,进而反应生成异戊二烯;乙炔和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如水,醇,硫醇)等反应制取丙烯酸及其衍生物。本文针对乙炔尾气中的主要成分H2S和 PH3 的化学性质和净化方法,进行了分析。随后根据乙炔尾气各种成分比例的特点,重点介绍了三个主要常用的净化方法、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并最终找到了合理的优化净化方案。深度净化乙炔尾气,同时回收乙炔尾气中磷和硫,能够促进我国乙炔制造行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利用,使乙炔制造行业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势必带动化工行业的“绿色化工”“
4、循环化工”等理念的实践和实施。目 录1乙炔工业现状1国外乙炔产业现状112 乙炔生产工艺概况22 .1乙炔生产工艺流程22 .2乙炔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分析52 .3乙炔生产尾气组成53 干法乙炔生产尾气净化73.1 H2S气体的净化72S72S的影响83.2 PH3气体的净化101010114 乙炔尾气的净化方法14141414141516165 乙炔尾气净化技术总述18参考文献201乙炔工业现状国外乙炔产业现状 自然界没有天然的乙炔存在,工业上大量生产乙炔方法主要有两种:电石法和烃类裂解法。1)电石法乙炔工艺以煤和石灰石为原料,在电炉中高温下熔融而制得电石,其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电石与水反应则得
5、到乙炔。根据电石和水加入的方法不同,一般可分为湿式乙炔发生和干式乙炔发生两种。湿式乙炔发生是将电石加入过量的水中发生乙炔的方法;干式乙炔发生是将水加入电石里产生乙炔的方法。过去以湿式乙炔发生为主,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外先进工艺为干法乙炔发生工艺。2)烃类裂解法乙炔工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烃类裂解乙炔有BASF法、SBA法、Montecatini法、Hls法、HTP法、Wnlff法、BASF浸法火焰法,旋焰法、AVCO电弧法等到许多工艺技术投入使用。而随着乙炔工业的衰落,近三十年来仅留下部分氧化BASF法(Sachsse-Bartholom法)及电热工艺(HlsArc工艺)目前国际上天然气部分
6、氧化法制乙炔及合成气典型工艺有BASF法,SBAKellogg法,Montecatini法等。其工艺大同小异,主要是裂解炉型不同。目前世界大多数天然气部分氧化法采用BASF工艺。该工艺成熟,安全系数高。我国生产乙炔也有两种原料路线:天然气和电石。四川维尼纶厂1979年引进3万吨/年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装置,建成投产至今运行平稳,安全可靠。该厂已将天然气部分氧化技术消化吸收、改进。目前国内电石乙炔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湿法发生工艺。所谓乙炔湿法发生就是将电石投入到水中进行反应,绝大部分反应热被水吸收,反应后的电石渣呈泥浆状,处理较困难;乙炔干法发生则是将适量的水加到电石中发生反应,反应热通过水份的
7、蒸发带出,反应后的电石渣含水量4%10%,呈干燥粉末状态,可直接用来生产水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74号公告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鼓励干式制乙炔。北京瑞思达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研制了干法乙炔发生装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生产装置已在山东寿光新龙电化集团试车,投产成功,并于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中国氯碱协会和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2 乙炔生产工艺概况2 .1乙炔生产工艺流程目前国内干法乙炔技术主要有三家:一是由北京瑞思达公司和山东寿光新龙电化集团联合研发的干法乙炔技术,2007年10月通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行业认可,并成为该协会向全国推广的产品;二是深
8、圳市冠恒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日本金刚石公司引进的干法乙炔技术;三是四川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干法乙炔技术。1)北京瑞思达技术由北京瑞思达公司和山东寿光新龙电化集团联合研发的干法乙炔技术,该技术采用以雾态水喷在电石粉上使之分解,产生的电石渣为含水量4%10%的干粉末,电石水解率大于99%。耗水量仅为原来的1/10,耗电量低,实现污染零排放。同时,干法乙炔技术所产生的电石渣可以用来制砖、水泥和作为漂白剂。该技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有新疆天业40万吨配套的一期干法乙炔装置已于2007年11月28日投入生产,运行几个月来,出现问题不少,正在边运行边改造。2)深圳冠恒通技术深圳市冠恒通科技发展有限公
9、司引进的干法乙炔装置为日本金刚石公司的技术,该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便研发成功干法乙炔生产技术,并一直安全稳定运行至今。期间通过多次技术改进,目前该技术与同类装置相比工艺先进,设计合理,且产能大,能耗低,效率高。整套装置从二次电石破碎到电石渣的输送完全密闭,系统用水循环平衡,实现了零排放,彻底解决了电石渣和废水的污染问题。由于这套干法乙炔生产装置设计紧凑合理,占地少,配套费用低,除仪表、阀门外其他设备基本可以从国内市场供应,所以整套装置的投资与国内同类装置相比基本持平,非常适用于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使用该技术实行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期五套装置分别在常州江东及浙江巨化建成,其中,常州江东化工已试运行了两
10、个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因工厂搬迁而停止生产,浙江巨化也将要投产运行。3)宜宾天原技术宜宾天原集团于2006年自主研发出干法乙炔技术,与湿法相比节水95%以上。该技术工业化装置应用在四川省百亿工程重点项目天原集团江安化工新区一期20万吨聚氯乙烯和18万吨烧碱及其配套项目于2007年9月29日全线开车成功,产出的液氯、工业合成盐酸、各种纯度的液碱和固碱均为优质品使,聚氯乙烯产品质量指标稳定,单体纯度达到了99.99%以上。如图1乙炔装置工艺流程图1乙炔装置工艺流程天原设计院院长王政强说:“二期工程有很多技术创新,干法制乙炔在一期基础上更加大型化,单机4万吨扩大到单机10万吨,既环保又节能节水。
11、”据报道:天原集团过去湿法制乙炔产生的电石渣浆含水量达85%,再压干后含水达40%,制水泥过程中还需要烧煤烘干,耗能很大,而今干法比湿法节能30%;其新建120万吨干法制水泥属国内空白,公司正投资上千万在川南特种水泥厂做试验,取得相应设计参数;其干法乙炔分解率和收率都将国内年前投产的源于国外的同类技术抛在了后面,这项技术彻底结束了电石渣浆排放的历史,干渣不经增稠和压滤脱水,就可以用作干法回转窑水泥原料和用于热电厂烟气脱硫,脱硫效果也十分喜人。此外,四川成都新都凯兴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发了“1+2+N干法乙炔新工艺及装备”(第一反应段+第二反应段+多次循环反应)的试验装置,尚未工业化。其主要创新点是
12、将一般的动态反应推向强制性动态反应,满足了电石乙炔干法反应的特殊性要求。4引进干法乙炔技术的情况针对我国电石乙炔化工生产技术的特点,深圳冠恒通公司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对引进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和改进,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完善:1)在引进的乙炔发生及乙炔冷却技术的基础上完善了从电石二次破碎至乙炔清净和电石渣输送的全部工艺流程,并将整个工艺技术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处理。为了能实现装置2500Nm3/h套的生产能力,根据国内的工况条件及电石质量情况,对搅拌器、螺旋推进器、排出渣机、冷却塔等各主要设备均进行了重新计算与设计。2)引进技术中,除尘冷却部分为地面水直接喷淋洗涤后排放,排
13、放水中约有2%左右的电石渣,并且在水中溶解有2.0%-2.5%的溶解乙炔,形成废水排放和溶解乙炔损失。按照我国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对这一设备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创新设计,将洗涤水密闭循环,洗涤下来的含少量电石渣废水处理电石渣后又送入发生器作为乙炔发生用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3)针对我国PVA、PVC生产乙炔清净和处理设备的现状,在该干式乙炔发生装置乙炔气进清净系统前增加了单独脱硫装置,采取预先脱硫技术以减少清净系统的废次氯酸钠用量,并提出回收循环使用的方案,使该工艺没有废水排放。4)根据工艺条件和设备需求,创新设计了电石的密封破碎、筛分、输送,实现了系统的破碎、筛分、输送无粉尘排放。5)针对我国电
14、石渣的用途,设计了电石渣密闭贮存和运输,用于水泥生产时,可降低电石渣的含水量直接输送至水泥厂作原料使用;如果电石渣用于其他用途需要长途运输,可以增加电石渣的含水量直接运输而无需进行二次增湿,改善了现有工厂电石渣场地堆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6)对引进工艺装置重新设计了先进的DCS控制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生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5干法乙炔生产工艺主要化学反应式 乙炔发生CaC2+2H2OCHCH+Ca(OH)2杂质反应CaO+H2OCa(OH)2MgO+H2OMg(OH)2CaS+2H2OCa(OH)2+H2SCa3P2+6H2O3Ca(OH)2+2PH3乙炔净化1)次氯酸钠配制2NaO
15、H+Cl2NaClONaCl+H2O2)清净H2S+4NaClOH2SO44NaClPH3+4NaClOH3PO44NaCl3)碱洗H2SO42NaOHNa2SO42H2OH3PO4+3NaOHNa3PO43H2O2 .2乙炔生产过程中危险性分析本项目生产、使用、储存过程中涉及一些危险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物质乙炔、电石、丙酮;具腐蚀性、氧化性的危险物质有次氯酸钠、氢氧化钠;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副产物有氢氧化钙和少量极毒物质磷化氢(pH3)和硫化氢(H2S)。 本项目主要危险物质为具有易燃易爆的有乙炔、电石、丙酮;强腐蚀性、氧化性的有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极毒的有硫化氢、磷化氢。根据国家安
16、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属于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有乙炔、硫化氢、磷化氢。根据易制毒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丙酮属于第三类非药品易制毒物质。乙炔是危险性很高的危化品,其爆炸危险等级为最高等级,乙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大,在高温、加压条件下能发生氧化爆炸、化合爆炸和分解爆炸,而且传爆能力强。按国家标准GB13690-20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乙炔的危险特性有: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乙炔的危险性类别为第2.1类易燃气体。乙炔的引燃温度为305,
17、 其氧化反应温度最高可达3500;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为2.1 80%的混合气体,易引起爆轰,最大爆速可达2200米/秒,最高爆炸压力可达58.8MPa;最小点火能为0.02mj(空气中);分解反应产物温度可达3100。 2 .3乙炔生产尾气组成表 6-2-1.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序号生产单元操作子单元主要危险物质可能发生的危险1乙炔生产过程次氯酸钠投料次氯酸钠腐蚀、化学灼烧、中毒泵送/卸碱液NaOH腐蚀、化学灼烧电石粉粹/搬运/加料电石腐蚀、中毒、灼伤、遇水(汗水)自燃 、爆炸乙炔发生操作乙炔燃烧、爆炸、中毒干燥/净化/中和乙炔、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硫化氢、磷化氢燃烧、爆炸、
18、中毒压缩/充装乙炔、丙酮机械伤害、中毒、爆炸、燃烧、包装搬运乙炔、气瓶物体打击、碰撞火灾或爆炸、车辆伤害2库区系统电石库电石车辆伤害、燃烧、爆炸从上表可见,溶解乙炔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一定程度的燃烧、爆炸、腐蚀、化学灼伤和中毒等危险,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见表6-2-2所示。表6-2-2 生产工艺、储存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作业场所危险、有害类别生产、储存工艺过程及设备液体危化品装卸电石装卸乙炔发生乙炔净化压缩/干燥乙炔充装气瓶搬运检、维修火灾化学爆炸设备物理爆炸炸中毒化学灼伤电气伤害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热灼烫车辆伤害注:“”表示该场所存在对应的危险有害因素。物料储存过程包括装卸搬
19、运、储存设施和存放。工艺过程包括工艺操作和所用工艺设备。只要使乙炔尾气中的PH3、H2S的浓度达到了碳一化工中CO浓度标准,就可以使乙炔尾气直接应用于碳一化工之中。因此,乙炔尾气中PH3、H2S的深度净化是关系到我国乙炔生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3 干法乙炔生产尾气净化3.1 H2S气体的净化根据净化方法的特点,可把净化含硫化氢废气的方法分为:1)吸收法:物理溶剂吸收,化学溶剂吸收;2)吸附法:可再生的吸附剂吸附,不可再生的吸附剂;3)氧化法:干法氧化,湿法氧化;4)分解法:热分解,微波技术分解;5)生物法:生物过滤法。本节仅对吸附法脱除H2S研究进展作重点综述。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多孔物
20、质的吸附性能净化气体的方法,常用于处理含H2S浓度较低的气体。目前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的干法脱硫剂性能和操作条件比较如表3.1。表 3.1 几种干法脱硫的比较脱硫方法活性炭氧化铁氧化锌锰矿钴钼催化加氢能脱出成分H2S RSHCS2 COSH2S RSHCOSH2S RSHCS2 COSH2S RSHCS2 COSC4H4S CS2COS RSH出口硫(mg/m3)脱硫温度(0C)常温300400350400400350430操作压力(Mpa)0000空速( h-1)40040040010005001500再生条件蒸汽再生蒸汽再生不再生不再生结炭后再生杂质影响影响效率影响平衡影响疏容影响疏容影响活
21、性、氨有毒性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对许多气体、挥发性有机物等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活性炭表面上存在氧、氮等杂原子构成的表面官能团和灰分等对许多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尤其是氧化反应。它的一个主要应用方面是催化氧化脱除H2S。通过浸渍NaOH、KOH、Na2CO3、K2CO3等物质改性可以更有效地脱除H2S。浸溃活性炭在天然气、石油伴生气脱硫、污水厂尾气处理、地热气净化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该过程具有脱硫精度高、高硫容、操作条件温和、适用范同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2S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易于把化学物质
22、很好地分布在其内部表面。浸溃改性可以改变活性炭表面官能团、酸碱性和亲水性。浸溃优化了活性炭本身的特性,使活性炭同时具有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少量浸渍剂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表面上制成的催化剂,既能加速反应又能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常用于脱除H2S的浸渍剂包括NaOH、KOH、Na2CO3、K2CO3。浸溃上述物质可以提高活性炭脱除H2S的能力。NaOH、KOH等碱性物质可以促进H2S在液膜中的富集和解离,因而浸渍上述物质有利于脱除H2S。2S的影响1)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图3.1 活性炭孔结构示意图活性炭具有复杂的孔结构,见图3.1。其孔结构是影响H2S脱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但究竟
23、多大孔径适合H2S脱除以及产物硫沉积的位置仍未达成共识。Dreeramam和Menon利用电子探针手段对之进行了研究,认为硫最初以20个硫原子的厚度沉积在大孔中,占总脱除能力的70左右。随后,硫以4个硫原子厚度填充在微孔中。Steijins和Mars认为0.51.0nm的微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太大、太小孔的脱硫效果要弱得多。Alessan和Alessandro同样认为生成的硫最先沉积在微孔中。Andery等认为在活性炭微孔和大孔中可能存在不同作用机理。谭小耀等认为14nm孔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用于脱除H2S的活性炭要有足够大的孔可容纳官能团和足够小的孔利于在较低的压力下形成水膜,并能为产物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 课程设计 乙炔 生产过程 废气 净化 技术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