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老头有感1000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读高老头有感1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高老头有感1000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高老头有感1000字 读完高老头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触是:多么可怜的父亲啊,多么可悲的现实啊!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中的角色因各自的弱点而造就悲剧,那高老头中的人却是在一重重错误间迷失了自己。 高老头的结构是简单的。作品从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出身农村的大学生欧也纳,如何用各种在我闻所未闻、在巴黎司空见惯的伎俩爬上上流社会;二是老面条商,即高老头如何因溺爱女儿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欧也纳的战略极为简单:依靠远亲的显赫抬升自己,依靠父母的积蓄打扮体面,于是便可以出入交际场所,争取一门能带来好运的亲事或私情。用我们的眼光看,这是场丢人的征途。但在欧也纳看来,这是最道德的办法。理由很简单:第一,父母的养育
2、之恩只能在发达后回报;第二,在巴黎平步青云是所有年轻人的愿望;第三,他的另一个备选计划更是有谋财害命之嫌的所以,这不道德从何说起呢? 但这真的就合理了吗?如果欧也纳将自己视为一个花花公子,自然合理。但作为一个有良知有文化的人,那就不对了。首先,在价值观上,之所以人人企图混进上层,是因为对物质与名誉的贪求。人为何如此看重名利呢?一方面,是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老派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交融产生的灾难;另一方面,是信仰缺失,内地人常诋毁巴黎人没道德、没信仰是有道理的,但却没察觉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整个西欧已经落入错误循环。当一个民族高估了宗教,而宗教最终随新时代降临而崩溃,那唯利是图就成为了信仰。从皇
3、帝到农民,一致的唯利是图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又加强了唯利是图。如此循环往复,一错再错,便形成了剥削的、卑鄙的社会。同时,打倒特权阶级、建立共和国的运动自1789年开始,在法国闹了一个世纪。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却因进展缓慢甚至多次倒退浇灭了人民尤其是青年心中的火焰。人民错误地认为解放斗争是一场战争就解决得了的,但事实是进步道路永远是坎坷的。于是他们放弃坚守人文主义、唯物主义道德。所以,人民怎可解放?人们以什么为信仰?人们怎么不卑鄙? 讲到卑鄙,高老头似乎具有双重人格发国难财的资本家,或慈父。他大概在大革命后的饥荒中抬升粮价发了财这是很资本主义、很商业的行为。而他对于女儿,却是另一个极端要什
4、么给什么,不注重教育,不注重精神。女儿忘恩负义,其中一个被丈夫骗取财产后与欧也纳成婚结局还算好;另一个却因出轨导致负债,最后不了了之。老头自己在发现无计可施后含恨而死。 高老头是太没有信仰,又太没有理智了。缺乏教育,导致了他的最大错误没有对人性透彻认识。他错看了巴黎人,没认出那自私、冷血的嘴脸;他错看了儿女,没认出那无良、轻薄的心;他错看了自己,没认出那教子无方、逃避现实的自己。在深层上,他是笃信金钱的,与上文提到的心灰意冷的法国人一样。他错误地认为,爱孩子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当那少有的父爱渴望一点心灵上的、精神上的慰藉,他又怎能得到?他可从未将这些东西带给女儿啊,又怎么能奢望她们回报呢? 高
5、老头与其他许多巴氏名著一样,在默默中悲惨,在平凡中壮烈。这是尊严死亡时的壮烈,我们在自己的错误中酿成悲剧。读高老头有感篇二 最近,闲来无事,见舍友书橱上有这本高老头,便借来读读。我想这本书,很多同龄人都在中学时读过吧!以前听别人说起这个书名,以为就和伊索预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那些书一样,都是讲童话故事的,讲一个关于姓高的老头他的奇闻异事。其实不然,读作品时才恍然大悟,这是讲父爱的故事,然而这种爱却带有罪恶感。 巴尔扎克是闻名世界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用他的笔给我们在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现状,而高老头却是巴尔扎克长篇小说中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作者用三天三夜的时间一气呵成的。作品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头 有感 100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