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doc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行政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权一、行政 一般行政或私行政 公共行政 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1行政是行政主体的活动注意: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机关 2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二、行政权概念: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特点:公益性、强制性、能动性、不可自由处置性内容: 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执行权、行政裁决权三 、行政法概念:调整行政关系的、规范和控制行政权的法律规范系统。特征:1形式上的特征a行政法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典b行政法由不同效力层次的法律规范组成2 内容上的特征a行政法的内容广泛b行政法中实体规范
2、与程序规范没有严格的区分 c行政法富有变动性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和惯例判例行政法理论行政惯例注意:适用效力l 案例分析l “通告”的法律性质 1998年5月,某市政府发布关于白条猪进程销售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规定:为让市民吃上放心肉,市政府决定禁止白条猪进城销售。进入北行、九路、大西、大东四个农贸市场销售的猪肉,只由市肉联厂屠宰加工;禁止外埠白条猪肉进入本市销售。7月10日,某县老城镇贩肉户王某,在北行出售白条猪肉时,被某市动植物检疫所以销售非本市政府确定的屠宰点屠宰的猪肉为由,对王某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罚没了共140.5公斤的白条猪
3、肉。王某不服处罚,于8月7日向某市某区法院以某市动植物检疫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法院是否会支持王某的诉讼请求?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指导和规范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与指导、规范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一 行政合法性原则1 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任何行政职权的来源与作用都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否则越权无效,要受到法律追究,承担法律责任。(1)行政职权来源于法a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设立,具有法定依据b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要由法律法规设定或者由有权机关依法授予(2)行政职权受制于法 a行政主体应在职权范围内行事 b行使职权的手段、方式、程序等也都要符合法律的明文规定(3)越权无效2
4、法律优先原则(1)行政立法必须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根据(2)行政立法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有抵触时,应以法律为准(3)根据特别授权,行政法规、规章先行做了规定,一旦法律就行政事项作出了规定,法律效力优先。3 法律保留原则 行政主体只有在得到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相应行为。(1)立法上的法律保留 (2)执法上的法律保留l 案例分析l 海南甲公司向证监会递交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证监会审查后认为不符合上市的有关规定,即作出退回申报材料的决定,甲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辩称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对股票发行的申请,证监会审查后可以作出核准或不予核准的决定,但却未规定有退回材料的决定形式,因此证监会的决定违法,问
5、法院会支持甲公司的诉讼请求吗?二 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行为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产生原因:行政自由裁量权1 平等原则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b比例对待规则l 案例分析l 甲逆道行驶撞上正常行驶的乙的拖拉机,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乙的拖拉机驾照已经过期且拖拉机也没有年检,因此决定双方互负同等责任。问公安机关的处理有没有不当?为什么?2 比例原则(禁止过度原则) 行政权虽然有法律上的依据但必须选择使相对人的损害最小的方式来行使。(1)适当性原则行政主体所采取的手段应该是能够实现行政目的的或者有助于实现行政目的的。如对于严重超载的货车,交警采取罚款措施后放行了货车,交警的这
6、个行为是否符合适当性原则?(2)必要性原则(最小损害原则)在多种能同样达到行政目的的手段可供选择时,行政主体应选择对相对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手段(3)均衡原则(狭义比例原则)行政主体所采取的为达到行政目的的必要手段,不能给相对人权益带来超过行政目的价值的损害 汇丰公司对自己所有的中央大街上的两幢楼房进行了翻盖,原来是3层,后来盖到了9层,哈尔滨市规划局认为翻盖过度,违反了中央大街的整体规划,作出了给予罚款,并要求限期拆除大楼的处罚决定,汇丰公司不服诉至法院,问法院是否应该支持原告的诉请?3 信赖保护原则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与其管理活动已经产生信赖利益,并且这种信赖利益因其具有正当性而应
7、当得到保护时,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变动这种行为,如果变动必须补偿相对方的信赖损失。信赖保护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表现:(1)行政机关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2)行政机关原则上不得制定对相对人具有溯与力的法律规范 表现:禁止制定对公民不利的具有溯与力的法律规范。 l 案例:某地政府起初放开了对生产烟花爆竹企业的限制,可事后,这类企业过多,造成多起安全事故,政府又出台规定现有企业都必须重新申请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政府的这个规定是否有效?(3)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撤销或废止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 典型案例:西德内政部取消生活补助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所保障的公共利益法律安定性:保护私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信赖
8、我国信赖保护原则的确认:行政许可法第8条三、正当程序原则英国的自然公正原则 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概念:行政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1 避免偏私原则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中应在参与者各方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不得受各种利益或偏私的影响。(1)没有利益牵连(2)没有个人偏见2 行政参与原则概念:受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行政决定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行政程序参与权的构成:(1)获得通知权(2)陈述权(3)抗辩权(4)申请权3 行政公开原则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依法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
9、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以使其知悉并有效参与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公开的内容l 事先公开职权依据 例:行政处罚法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l 事中公开决定过程l 事后公开结论第二章 行政法主体第一节 行政主体一 概念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并能够独立承担其法律效果的组织。构成要件:1、行政主体是组织,不是个人。2、行政主体依法享有行政职权。3、行政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4、行政主体能够承担其行为的法律效果。二 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1、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2
10、、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3、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 (二)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1 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三 行政主体的构成(一)行政机关概念:指依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分类:1(1)中央行政机关 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 (2)地方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 (1)一般权限行政机关 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部门权限行政机关 如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3 (1)外部管理行政机关 (2)内部管理
11、行政机关 (通常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4(1) 派出机关 指由一级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 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派出机构由政府的工作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机构。 (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也并非绝对)l 案例分析l 1996年5月15日,王某到韶关市办事并居住在韶关的姑姑家,其姑姑家与丁某的住所分属前后相邻的两幢楼。黑夜中王误将第5幢认为是第4幢,王上楼到丁某家门口,便用其姑姑给的钥匙开丁的房门,开了约3分钟,门打不开。正在睡觉的丁某夫妇被开门声吵醒,以为有小偷,便拿了一把三角刮刀去开门。王听到房内有动静也没有出声,丁开门后便
12、用三角刮刀向王刺去,致使王右肩受伤,被送医院治疗用去医药费996元,后韶关市公安局九公里派出所经调查取证后对丁某殴伤他人的行为给予警告处分,并裁决丁某赔偿王某1000元,丁某不服提出诉讼,问谁应是本案被告?联合执法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行政主体? 2003年3月4日,浙江省“打假办”、计量局、工商局等单位。根据群众反映和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组织人员对某公司生产的击孔隐形眼镜进行现场检查2003年8月9日省计量局根据某检测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依据相关条例的规定,给予该公司停产整顿和罚款的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本案所涉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何者?联合执法有三种情况:1、政府正式行文成立联合执
13、法机构,此时可看作是新组建的机构,视法律、法规对该机构有无授权,有授权则该机构取得行政主体资格,没有授权则该机构可以被视为视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2、几个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共同作出某一行政行为,此时可视为是共同行为。3、以某个行政部门为主,其他行政部门辅助,此时为主的行政部门是行政主体,其他行政部门是公务协助。(二)授权组织概念: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明确授予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特点: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 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种类:1行政机关内部机构 如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式对船舶污染事实监督管理的机关。2依法直接设立
14、的专门机构 如商标评审委员会3 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 如公安派出所4 行政性企业:指以企业的构成要件成立,从事经济活动,但同时又承担一定政府职能的组织。5事业组织 如学校,卫生防疫站6社会团体 包括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宗教团体第二节 行政主体和委托组织一 行政委托的概念行政主体将自己的某些行政职权委托给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行使。案例分析 1993年3月28日,李某和关某一起去河边钓鱼,后二人回家。路上没走多远,李某改变主意,对关某说,不如到河边去摸鱼,关某同意,二人折回主河流处。在经过一片树林时,关某见树林边有一堆枯草,即划火柴将枯草点着。火苗迅速升起,并向树林里蔓延。二人急忙扑打但因火势越烧越
15、大未能扑灭,二人惊慌离开现场跑回家。某市林业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授权某乡人民政府,以李某和关某放火烧毁该乡果园村的树木林50亩,造成经济损失达4000元为由,对关某和李某作出了处罚决定,李某对处罚不服,向某市法院提起诉讼。 问:本案谁是行政行为的主体?二 行政委托与行政授权的区别 1 职权来源不同 2 职权性质不同 3 法律后果不同 4 表现形式不同三 委托组织的条件和范围 以行政处罚法为例,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委托其他组织实施行政处罚,但受委托的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a属于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c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
16、技术鉴定的应当具备相应条件。第三节 行政人一行政人概述行政人是指依法代表国家,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而行为效果归属于行政主体的个人。特征: 1 行政人是个人而非组织 2 行政人是实施行政行为的个人 3 行政人以行政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 4 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由其所属的主体承受二 公务员概念: 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 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 执行国家公务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民担任国家行政职务,从而与国家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务员的权利:身份保障权、职务执行权、获得报酬与福利待遇权权、参加培训权、提出批评建议权、提出申诉与控告权、辞职权、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l 案例分析l 某区
17、公安局交警王某下班骑车回家途中,看到一辆轿车驶入禁行道,严重影响上下班行人通行,众人说服无效。于是,王某出示身份证明后将车拦住,并发现司机酒后驾驶,遂对其现场罚款50元。次日,司机李某以王某下班后无权罚款为由提出诉讼。问王某的行为性质究竟应当如何认定?公务员的义务:守法的义务、依法执行公务的义务、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恪尽职守的义务、保密的义务、廉洁奉公的义务、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四节 行政相对人一概念、特征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组织和个人。特点:1组织或者个人。 2与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3动态的、相对的。2005年4月,某县新铺乡药店遇到一被
18、怀疑推销假药的刘某,于是向新铺乡工商所举报,工商所接到举报后,将刘某所贩卖的药材扣留并要求刘某提供购进药材的合法证明,刘某一去不回,工商所将药材扣押一段时间后见刘某不回即将药材卖给一药店,销售所得一半入帐另一半私下分了。当年年底,县药品管理局发现市场上有假药材即寻根溯源查找发现该假药材来自于工商所便对其作出了处罚,工商所不服提出行政诉讼。问此案工商所是否可以作为原告?二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一)权利1 行政参与权2 行政协助权3 行政保护权4 行政受益权5 隐私保护权6 行政监督权7 行政赔偿和补偿权(二)义务1遵守行政法律秩序的义务2服从行政命令的义务3协助行政管理的义务第三章 行政职权第
19、一节 概述一 概念、特征l 和行政权的关系l 为何设定行政职权l 是指行政主体依法享有的对于某一行政领域或某个方面行政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和权能。特征:1 法定性 2 公益性 3 专属性 4 单方性 5 强制性 6 不可处分性 7 优益性二 行政职权的内容可分为外部行政职权和内部行政职权l 外部行政职权:1 制定行政规范权行政立法 制定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2 行政调查权3 行政检查权4 行政决定权5 行政许可权行政主体依法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相对人赋予其从事某项事务的权能和资格的职权。6 行政确认权7 行政奖励权8行政处罚权: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予以某种处罚的职权
20、。9 行政强制权:行政主体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相对人依法采取一定强制执行措施或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对相对人采取一定强制处置措施的职权。10 行政委托权11 行政合同权(和民事合同的区别)12 行政经营权13 行政物质帮助权14 行政裁决权:行政主体依法对与行政管理事项密切相关的平等主体间发生的民事纠纷进行判断和裁决的职权。15 行政复议权:行政复议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引起争议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进行审查,做出处理决定的权力。16 行政申诉处理权第二节 行政职权与行政优益权一 行政优益权的概念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地许对优先
21、和受益条件。 行政优先权 行政受益权二 行政优先权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职务上的各种优惠条件。体现:1 公务行为推定有效2 行政获得社会协助3 行政主体先行处置4 公务行为受特别保护三 行政受益权指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而向其提供物质保障条件。注意:行政受益权和行政收益权的区分第三节 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一“责任”的双重含义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行政职责的产生:a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规范的规定 b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c行政合同的约定 d先行行政行为引起的后续责任二 特征1、法定性2、义务性3、伴生性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