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5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5课.ppt(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伤仲永 1.1.作者名片作者名片作者作者王安石王安石, ,字介甫字介甫, ,号半山号半山, ,临川人临川人评价评价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之一一作品作品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 ,善于用典故善于用典故, ,风格遒劲有力风格遒劲有力, ,警辟精绝警辟精绝, ,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集拾遗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临川先生文集等等 2. 2.文体知识文体知识 随笔随笔, ,亦称杂文亦称杂文, ,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散文的一个分支, ,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是议论文的一
2、个变体, ,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 ,通常篇幅短小通常篇幅短小, ,形式多样形式多样, ,作者常用作者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语言灵动语言灵动, ,婉而多讽。婉而多讽。 3.3.图解课文图解课文1.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1)焉焉(2)(2)于于答案:答案:(1)(1)兼词兼词, ,于之于之/ /代词代词, ,仲永的情况仲永的情况/ /于此于此, ,意思是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2)(2)到到, ,向向/ /在在父异焉父异焉( )( )复到舅家问焉复到舅家问焉(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于舅家见之( )( )(3)(3)自自答案:答案:自己自己/ /从从并自为其名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2.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1)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宾客其父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稍微稍微(2)(2)泯然众人矣泯然众人矣古义古义: :今义今义: :大家大家; ;许多人许多人答案:答案:(1)(1)渐渐渐渐(2)(2)常人常人3.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 )(2)(2)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宾客其父 (
4、(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 ,) )(3)(3)父异焉父异焉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4)(4)邑人奇之邑人奇之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5)(5)父利其然也父利其然也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答案:答案:(1)(1)每天每天, ,天天天天(2)(2)以宾客之礼相待以宾客之礼相待(3)(3)感到诧异感到诧异(4)(4)认为认为奇怪奇怪(5)(5)认为认为有利有利4.4.文言句式文言句式(1)(1)还自扬州。还自扬州。(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正确语序应为正确语序应为“自扬州还自扬州还”) )译文译文:_:
5、_(2)(2)不使学。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句, ,省略省略“学学”的主语的主语“仲永仲永”) )译文译文:_:_答案:答案:(1)(1)(我我) )从扬州回来。从扬州回来。(2)(2)不让不让( (仲永仲永) )学习。学习。5.5.走进文本走进文本(1)(1)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结合文中语句请结合文中语句回答。回答。答案答案: :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童年时期童年时期“指物作诗立就指物作诗立就”; ;少年时期少年时期“不能称前时之闻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青年时期“泯然众人矣泯然众人矣”。(2)(2)第第2 2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 ,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答案: :其父重其利其父重其利, ,不使学。不使学。(3)(3)作者是如何看待方仲永作者是如何看待方仲永“泯然众人泯然众人”的的? ?答案答案: :作者认为其原因是作者认为其原因是“不使学不使学”,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教育, ,并由此引出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并由此引出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 ,结果结果将更不堪设想的感触。将更不堪设想的感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