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1页).doc(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夏秋季是传染病好发季节,请家长注意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叮嘱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减少罹患传染病的风险。现将夏秋季高发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介绍。(一)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水、食物、苍蝇传播。夏秋季为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家长应叮嘱学生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吃生冷不洁食品,不喝生水,餐具和水杯不与他人共用并每天清洗,饭前便后勤洗手。1、霍乱:甲类传染病,发病急,病情重,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临床特征为长时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
2、孔。3、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4、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烧、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巩膜及皮肤发黄、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5、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起病急、迅速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眼痛、流泪。主要通过接触传染,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流行或暴发。6、手足口病:多发生于35岁儿童,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二)呼吸道传染病 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常见的有肺结核、流感等。预防措施:早发现,早隔离,早就诊;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室内常通风换气;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7、肺结核: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2周以上,部分患者伴随午后发热,少数患者有咳血症状。 -第 1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季 传染病 预防 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