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7页).doc
《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第 7 页化疗药物对血液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摘要】血液科化疗药物(抗肿瘤药)的开展应用,使很多肿瘤病人及血液病病人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是对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有很大危害性,做好正确、恰当的预防措施是保证护士健康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近年来我国肿瘤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也呈增长趋势。有关资料表明,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其周围空气中能够检测出致癌物质原型,护士的尿液中也能检出致突变物质,甚至是药物原型,且持续5d才能消失,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
2、损害。本文主要从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途径及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的危害等方面入手,探讨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 1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 1.1职业危害的途径 化疗药物在配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吸收3个途径而受低剂量药物的影响,职业危害的主要途径从以下4个方面: 1.1.1化疗药物的准备过程:针剂安瓿破碎,稀释振荡瓶内压力大,排气时药液喷洒,导致药物外溢造成危害。 1.1.2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静脉注射前排气,排气时针头衔接不紧,输液时药液从衔接处外溢造成危害。 1.1.3化疗药物使用后处理过程中,化疗药物空瓶或剩余药物处理不当,可污染工作环境和仪器设备。 1.1
3、.4直接接触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如呕吐物、汗液、尿液等含有低浓度化疗药物,污染被服床单处理不当也可使护士接触到而危害健康。 1.2职业危害的主要表现 1.2.1白细胞下降、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毒性作用是骨髓抑制,如氮芥、阿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等。 1.2.2脱发是化疗药物对皮肤的毒性反应,可引起脱发的化疗药物作用靶标是包括肿瘤细胞在内的迅速分裂的细胞,而人体的毛囊细胞总是在不停地分裂。抗肿瘤药物(化疗药物)侵入人体后使毛发根部细胞群的有丝分裂受到抑制,细胞不能更新发生萎缩而脱发。 1.2.3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国内外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护士孕前和孕期接触化疗药物对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4、。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孕妇,流产和畸胎的危险性显著增高。研究发现,怀孕最初3个月内接触化疗药物者流产率是未接触者的2倍,可致胎儿心脏缺陷、唇裂、腭裂;妊娠中后期接触化疗药物可致流产、胎儿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各类白细胞减少等。另外,接触化疗药物可导致妇女月经出现异常,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药物引起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和闭经。 1.2.4对心理的影响 护理行业人员严重缺编,工作负荷大、生活不规律、休息时间少。随着社会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对康复的期望值不断提高,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等。 1.2.5其他 大多数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突变作用。 2防护措施 2.1基础防护措施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疗 药物 血液科 护士 职业 危害 防护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