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综合布线系统管线设计建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管线设计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类综合布线系统管线设计建议.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类综合布线系统管线设计建议1.1 *管线方案1.1.1 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线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 ,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线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区域配线架采用槽形线缆桥架直接引致图纸所标注的位置。* *系统的布线是放射型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
2、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截面积之和 X 3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 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根据本项目的需要选择的是容积50(B)X100(H)平方毫米,长度2米,重量为3.67KG/m的槽体,配以上盖板宽100mm,长2m,重量为2.20KG/m的线槽和容积为50(B)X50(H)平方毫米,长度2m,重量1.91KG/m的槽体,配以上盖板宽50mm,长度2m重量为0.87KG/m的两种规格的线槽。另外还要使用一种50(B)X50(H)X123(L),重量为1.29KG/m盖板重量为0.22KG/m的,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
3、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线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地面型信息出口采用地面预埋塑料板120X20。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为以后用户布置信息点留下很大的自有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布点。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隔板,这样强电线路也可以与弱电线路平行配置,这样就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由于地面垫层中
4、可能会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 ,根据* *管线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综合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也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横截面积 = 水平线截面积之和 X 3地面线槽也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1.1.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孔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用于* *系统的典型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20X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垂直干线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干线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
5、线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 *大对数线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线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线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线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线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线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预留的线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线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 要安装新的管线。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这部分也应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布线 系统 管线 设计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