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练习题.doc
《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练习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答:(1) 一字用得最好。梅花开于百花之先,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就更显示出此梅不同寻常,就更加突出了题中早字。(3分)(2)含蓄地表达了他不甘寂寞孤独,希望能在明年(他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3分)4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
2、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和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的手法。(3分)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答:自下而上或由近和远;上;反衬。(3分) 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1分) 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2分)4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1)这首
3、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不超过5个字)(1分);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不超过4个字)(1分)(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答:(1)初夏的风光(或初夏的景物);清和清新、和暖)。(各1分)(2)这首诗的散与不散:就天气情况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2分)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2分)评分标准散与不散各2分:只概括说明(如答案
4、的首句),未能结合伤口分析,只给1分。45、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4分)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2分) 答:桃源,
5、即避元之所;春(春天、春光)。用典;对比(拟人)。(4分,每空1分)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但是在鉴赏时应侧重于某一角度、集中于某一点具体来谈,不可谈得过于散乱。(2分) 46、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6分) 北斋雨后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
6、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从你所认定的第(1)题的答案中任选一项,说说它为什么不恰当?答:(1)B C(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2)第二句中的放吏衙,是说免了下属的例行参见(恋北斋而推委公事),故B项不恰当。第三、四两中的雨后与深秋互文见义,诗人观鸟看蝶是同时(深秋雨后),故C项不恰当。(只就其中一项回答。意思对即可。)4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
7、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注: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前人这样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 答:要点:(1)侧面落笔,以“闲”写忙,兴味尤绕。(2)牵入栀子花,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意象甚美。(3)含蓄不发,摇曳生姿。(6分。要求扣住前人评述的“心思巧词句秀”进行赏析,表达简明通顺。有欠缺酌扣。若另有创见且合理,酌情给分)4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
8、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_节的情景。(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4分) 答:(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4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2)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答:(1)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
10、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答:不要。(1分)本诗题为“江南春”,用“千里”二字既切合题意,且照应题中的“江南”二字。(2分)全诗泛写江南春色,所写之景并不限于一处,即使改成“十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诗词 鉴赏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