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厌学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厌学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报告桥西区洛北小学尹立功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营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二)省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们国家,农村学生的厌学率比较高,保守的统计数据是在 20%到 30%,单就我校来看,学生厌学率比这个数字要高。(三)课题研究的特色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受城乡的双重影响,加之及幼儿园兼容,厌学现状和现象带有鲜明的独特性,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对成因分析,并寻找转化策略。(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厌学已成为一个
2、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大面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学校开展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这一课题的研究,很是迫切需要。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对其进行心理分析研究,寻找策略,降低学生的厌学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的分析及研究,引起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厌学现象的高度关注,让每一位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厌学心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的有效性。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的界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表现在学习活动上的厌学是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
3、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一般认为,厌学学生的标准为:对各种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目前在校学习完全是被动地混日子等毕业的学生。因不努力导致使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的学生。 “关于小学生厌学现象的研究”就是结合当前社会和我校实情提出的一个问题。根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心理辅导和矫正,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力量,家庭、社会和学校形成合力,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尽快从厌学情绪中挣脱出来,还他们一个艳阳天!课题研究的范围限在小学起始年级,即九年8 /
4、 81制义务教育一、二年级段。研究的基本内容只限我校一、二年级学段厌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三、理论依据(一)教育学理论古罗马的昆体良 (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 他非常重视家庭、 学校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及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 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 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
5、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学习心理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二)心理学理论依据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也就是
6、学会学习。(具体见小学生心理学)学生只有既“会学”,又“爱学”,才能使学习活动高效而顺利地进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针对学生厌学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三)积极心理暗示理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拉图认为,人总是按照他自己的估计,他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去行动的。 他认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一个非常高大、 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自我形象时,他的自身素质便会提高,他的行为将越来越走向健康和阳光。2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马克思语)积极心理暗示是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教学不同的载体和渠道,探索、激发
7、、挖掘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潜质, 变心理的被动承受者为心理的积极自我维护者和积极应对者,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做到自悟、自导,形成一种有针对性、实效性、具渗透特点的 “心理生态效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塑造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一)分析起始年级小学生厌学的成因。(二)研究解决起始年级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对策。五、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对起始年级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二)分析起始年级小学生厌学现象的各种原因。(三)根据分析的原因进行研究,探索出解决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途径和方法。六、课题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小学 2012
8、年春季一、二年级学生。(二)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辅以经验总结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七、课题研究的步骤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条不紊,我们将研究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准备阶段( 2012 年 4 月)1进行课题申请立项工作。2研究讨论,编写课题实施方案。3进行积极的宣传,使师生清楚这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4进行学习培训,掌握及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5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6成立课题组,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具体组织课题的实施工作。(二)实施阶段( 2012 年 5 月 2012 年 6 月)1设计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工作,并撰写相应的问卷调查报告,为具体实施
9、操作做好准备。2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培训工作,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3修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实施方案更完善。4贯彻课题研究工作制度。5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36举行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会、交流会。7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评选活动(论文、案例、研究记录)。8撰写课题阶段研究报告。9进行中期问卷调查研究工作。10利用区域校本教研组织,及其他实验校进行交流研讨。(三)总结阶段(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8 月)1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2撰写终结性研究报告。3召开学校课题研究总结会议,表彰先进。4申请课题结题验收。八、研究成果及分析调查法是课题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我们采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时
10、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向家长调查,二是向老师调查,三是向学生调查,四是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得到厌学成因的三大方面八个因素。行动研究法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通过跟踪观察、成长记录,并配合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出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生转化策略“十二法”。(一)、农村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现象的形成原因1小学起始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厌学孩子准备入学一般在 6 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体智力等各方面都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加速期就是五六岁之间。孩子到了五六岁时,就要结束自由自在的活动,将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学会在许多方面约束自己。从这时起,孩子就要开始学习适应
11、学校的生活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新入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事件,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对新环境很快做出反应。在这个前提下,孩子入学的适应就变的至关重要。 衡量优劣的标准并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注意力、自制力、独立性和好习惯等。有些家长只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常常会忽略孩子性格、学习能力上的问题:如胆小、爱哭、吃手、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或不爱写作业、粗心大意等等。在孩子八九岁时,这些问题就会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了,如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孩子 6 岁左右就要注意孩子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中就包括孩子逆反心理的问题。对于
12、一个刚刚进人校园的孩子来说,强烈的逆反心理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必然会在他们及家长、教师之间筑起一道厚厚的 “心墙 ”。 这就是小学起始年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厌学。2小学起始年级家庭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家庭因素导致的厌学有三种:管理过粗、管理过细和管理不当。4家长不注意孩子从幼儿转入小学时的心理成长规律,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学校里,家长都想让孩子争第一。及家长的愿望相适应,社会上就冒出了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艺术班、外语班、奥林匹克班等;书店里的各种教辅书籍也一直畅销不衰;深夜里,父母们陪着孩子做练习夜以继日。这就使得孩子有永远做
13、不完练习,他们慢慢地滋生了讨厌学习的想法,甚至有的孩子因此而逃学。我校家长大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既是有个别有文化的家长也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教育理念下落后,对孩子厌学的转化起不到帮助作用,更有甚者还加重了孩子厌学。还有的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而另外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也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不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绩,但对取得好成绩的过程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对孩子的爱
14、是有条件的。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好, 就给予无微不至地关爱;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就“撤”回了父母之爱,甚至冷漠相待。这是许多家长的两副面孔、两种态度。然而,要知道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的。不论孩子的表现如何,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是及生俱来的,不会因外在的奖惩、地位而变化。只有在任何时候都相信自己的价值的孩子,才具备“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及奋斗的力量。3小学起始年级学校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1)及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融洽导致的厌学(2)幼儿园到小学教师对待孩子态度的转变导致厌学在幼儿园的老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及小学教师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是决然不同的,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刚步入小学
15、的孩子能否适应这一转变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老师不注意这一影响是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导致厌学萌芽的出现。(3)小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方法也是有所改变的,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也是娇生惯养,在幼儿园也是多夸奖的方法。当他们步入小学后,在众多的校规和纪律之下不知不觉中难免犯一些错误,但是多数小学生都5是崇拜和依恋老师的, 老师的态度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旦老师的处理方法不当,就会严重的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使他们不愿意在于老师交流少言寡语,为孩子厌学埋下祸根。(4)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导致学生厌学
16、当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时对新的教学方法都会有一个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最重要的动力。同是教师,为什么有的教学效果好,而有的教学效果差呢?这及教育者思想深度、 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既有声音、又有情感的语言,是撞击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 、“爱学”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之一。目前,某些教师仍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性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这对于没有什么自制力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那就是把他们送到了厌学的门卡。(5)班级环境的改变导致厌学在幼
17、儿阶段幼儿班的班级布置趣味性十分浓厚内容丰富多彩。而小学班级环境布置缺乏这些内容,班级布置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主要借助于客观现实实现的。优美的班级环境、合理的教学设施具有“桃李不言”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产生“蓝天更蓝,天地更宽”之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并对他们的心理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审美的情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奋发向上。(二)小学起始年级
18、厌学生转化策略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进行了不断研究,反复探索和实践,最终总结出了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生转化策略“十二法” 。1. 心理疏导法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对小学厌学这一心理现象的纠治,也要以心理疏导为主。心理疏导要有针对性,依据每个学生成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一年级的李克诺同学,她觉得一年级没有幼儿园好玩,班里没有好玩的玩具。老师告诉她长大了,已经是小学生啦,不再是幼儿园的小小孩儿了,我们都能学知识了。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从而转化厌学现象。2. 培训家长法实践证明,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是避免小学起始年级厌学现象的有效途径。3. 家校联欢法研究表明,许多孩子厌学是
19、家校信息不互知,家校教育不接轨,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造成。我们试着采用了“家校联欢”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进家校的了解, 而且还可以改善师生、 家生 、家师、家家和生生的关系,6对那些因各方面关系搞不好而厌学的学生,效果显著。4. 趣味教学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厌学情绪就会自然转化。我们在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趣味教学方法,例如声情并茂朗读法、幽默教学法、故事导入法、活动课堂法、课件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好的教学方法是撞击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激发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段之一,让孩子爱上课堂,厌学就会“不治而愈”。5. 兴趣
20、作业法起始年级的学习任务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因素,针对这一因素我们采用了“兴趣作业”的方法,例如:数学作业的“青蛙跳跳跳”语文作业的“我给爸妈出字谜”等。经过一段时间,孩子都喜欢上作业,不知不觉中转变了厌学情绪。6. 夸奖表扬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和表扬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我校离休教师张延顺一生酷爱书法,在当地闻名遐迩。他就是因为上学第一天老师夸奖他写字好开始喜欢上写字的。在一次访问中,他要我们在教学中多采用此法。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夸奖表扬法,效果明显。7. 课间聊天法教师可以先找目标学生主动询问式切入,再慢慢培养氛围,而后做孩子们忠实的倾诉对象,你就成功了。实验表明:利用
21、课间给孩子聊天,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增加彼此的信任,对胆怯而厌学的孩子是再好不过的纠治办法。8. 师生游戏法师生游戏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孩子对老师的好感,在快乐的气氛中形成难忘的记忆,有效消除课堂上产生的负面影响。实验表明,此法对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有很大的缓解作用。9. 学生互助法学生都有自己的沟通方式, 尤其初始年级的小学生, 他们及老师年龄差别太大,为了沟通有时还要找个“小翻译” ,让学生互相帮助不仅可以形成和谐的班风,还能有效消除厌学情绪。10成长记录法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体会进步带来的成功感,增加自信,激发努力欲望。实验中,我们建了“成长记录袋” ,一段时间后进行前后比较,所有的学生都
22、觉得自己进步了,很有成就感,厌学生不厌学了。11团队意识培养法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把学生分成组,如 A 、B 队,龙、凤队等,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小队加分或画花,学生都争着给小队加分,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厌学生也常被带动,表现非常积极起来,厌学现象烟消云散。12童趣文化熏染法实验中,我们加强了班级童趣文化建设,办了色彩明丽的板报,张贴了图文并茂的卡片,布置了漂亮的情景画面,改善了班级文化氛围。经调查显示,童趣文化熏染能有效改善厌学现状。消除学生厌学心理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措施和对策可以多种多样,而且还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实施。九、研究效果及反思7(一)研究效果1厌学学生转化情况我
23、们分别在初期、中期和末期进行了三次问卷调查,研究初期,我们调查统计出十名厌学学生,一年级占30%,二年级占 40%。中期调查时只有三名转化,另有一名同学出现反复(李柯诺上二年级时出现波动)。末期调查时转化率达到了100%。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情况我们把学生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了对照,厌学学生进步率100%。在我们桥西区进行的计算能力测试中,我校一二年级成绩都是我校区第一名。期末统考学区排名,我们学校一二年级又获得两个第一、一个第二、一个第三的好成绩。3教师的成长该课题的研究,引起学校和教师对厌学现象的高度重视,不久就有教师意识到心理学理论基础差,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能力不强,心理学知识急需加强。教师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了很多东西,所有参加研究的教师都觉得自己成长了。有的转变了教学方法,有的学会了多种教学手段,还有的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及家长的沟通等,不断提高驾驭学生的能力。(二)反思1研究基数小,可能个案不具代表性,发现的问题不够全面。2没注意课题研究的后续性。 (例如厌学学生的跟踪调查)3课题研究经验不足,理论知识少,个别工作有盲目性。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