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阅读练习及答案(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阅读练习及答案(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
2、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
3、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
4、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注: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选文有改动)1.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 而 的人。(2分)2.文章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5、)3. 如何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4分)4. 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4分)5.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联系实际来谈谈。(5分)留两个柿子看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母亲一人担起了家中所有的农活,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在生活中母亲处处教导我们节俭,摘柿子的时候不论大小都让我和弟弟摘下来。挨着院墙有一排柿子树,黑黑的躯干,粗糙的树皮,一如历尽岁月沧桑的长者,安详、淡定。霜浓秋重的时候,柿树上果实累累,不甘寂寞的柿叶,被秋染红,随风而动,远远望去好像一团火。那些饱满而丰润的柿子很快就褪去少女般的青涩,追寻着岁月的脚步由金黄圆润转身披上红彤彤的嫁
6、衣,坠在枝头闪动着红色的亮光,特别诱人。每到收获的季节,母亲总让我和弟弟爬到树上去,想方设法把柿子摘下来。甚至连树梢上带着青色斑点的小柿子也不放过。在母亲的监督下,所有的柿树都会被我们“扫荡”很多遍。母亲顶着一块蓝色的方巾在树下接着,更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点,小心点。记得有一次,在母亲的指挥下,我爬到高高的树梢上摘柿子,大个的“红灯笼”尽收篮里,剩下的柿子青色还未褪尽,小小的如同棉桃子,我嫌小没有摘。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摘下来都是钱,放在树上一分钱换不到,多可惜啊。你的学费就是这些柿子换来的。”后来,母亲用竹竿做成网套,还是把那些柿子套了下来。乡下的人家底薄,日子都算计着过,手指缝张大一点都是
7、浪费。母亲说:“一个柿子可以换来一碗茶,该节省的还是要节省。”从那后我记住了母亲的话,每年都把树上的柿子摘得干干净净。月滚着月,年滚着年。后来,我们兄妹都离开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上次回家,已是深秋,天高雾浓,落叶像断魂的金蝴蝶摇摆着生命最后的舞姿,遍地枯黄。一群群南飞的大雁从北方驮着初冬的寒气到来。光秃秃的柿树,尖尖的顶枝直刺着灰色而悠远的天空,如记忆一样悠远、渺茫。树枝在风中颤抖着,等待着冬去,树上只剩下孤独的红柿子。我爬到树上把那些“红灯笼”一个个从树上摘下来,看到树梢上还剩下两个大而红的柿子,我沿着树枝向前挪动脚步,想把它们摘下来。而那一刻母亲却说,“别摘了,留着吧。”我说:“留
8、着是浪费,摘下来吧。”母亲说:“留两个柿子看树,树老了,一个柿子都没有也是很难过。”1. 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 试分析第段在文章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3. 体会第段景物描写特点说说其作用。4. 文中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全摘干净,这样写用意何在?5. 下面句子含蓄地表达出母亲怎样的感慨?荡里莲花当马家荡千亩莲塘倏然跃入眼帘时,那一刻洋溢于心底的喜悦,只化作低低的倾诉:原来你在这里!莲塘的上面,天,蔚蓝的,像刚出水的芙蓉,清新怡人。偶尔一两只小鸟,在这蔚蓝的天空下,扑腾着翅膀,随风而去。我站立的地方,是一弯碧水萦绕的莲塘,莲塘很宽,水面上布满了荷叶,举目望去,绿浪一层一层的直向对岸压去
9、,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观画面,此时就在我的眼前慢慢展开。莲叶似少女打着皱摺的裙裾,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又似一柄柄张开的绿伞,在艳阳下欢快地舞蹈。莲叶上的晨露,似顽皮的孩子在打着滚儿。而点缀在这万顷碧涛之上的朵朵白莲花,便是这大片风景画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这洁白如玉,大如团扇的莲花纤尘不染,大汤匙般的花瓣三片一层,一朵莲花一般由四层花瓣错落有致组合而成。被花瓣层层包围的莲心羞答答不肯露面,流苏般的黄色花蕊众星捧月般将她呵护,这嫩黄的莲蓬等到花瓣凋零时,便会披上深绿色的外衣脱颖而出,吟唱属于她的主题曲等侯前来收获的主人。凑上前去,莲花的香气让我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尽消。这清新中带着淡淡药香的
10、气味,不张扬,不媚惑,让人遐想,令人沉静。最妙的要数那些即将盛开的莲花了,一枝枝从绿伞之中挺身而出,像一支支花剑直指长空,对着这神秘的大地凝望。这些花苞的表层如少女,娇面含春,呈现一派羞色。微风过处,到处是芳香弥漫。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无数洁白粉红的花儿朵儿,在水面上漫卷开来,像晚霞,像云彩,像少女那一抹不经意飘起的红晕。掐一茎莲叶,茎儿竟丝丝缕缕牵扯着不愿分开。不由得联想起莲藕,不也是人们常说的藕断丝连么?莲真的恍若一位美丽多情的绝世佳人,是那么的重情重意。轻嗅,莲叶和花茎都有着淡淡的香味,还有淡淡的甘甜。莲茎笔直,中有通孔,将莲上下相连。难怪莲叶
11、、莲茎、莲藕的气味都那么的相似。兴起,将硕大的莲叶挑一枝扣在头上,顿觉一片清凉,绿意弥漫眼底心间。我在莲的身旁驻足留连,轻轻的靠近一朵刚探出头的花蕾,柔柔地告诉她:在你最美丽的时候,我来看你了,你眼中的我,也是同样的美丽吗?你不愿做肤浅的美人,植根于淤泥,却摒弃一切尘念,借清水滋养得一身净骨,头顶烈日骄阳傲然盛开。你通身是宝,将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莲心、莲房、莲须、莲叶、莲梗、莲花、莲藕、藕节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莲子和莲藕更是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凝望着眼前的莲花,那支一直喜爱的佛乐不由得又在耳边回响:“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念一清净,心似莲花开。” 莲花与佛教,恰有不解之缘。千年来
12、,彼此相惜。莲花是佛教精神宗旨的象征和圣花。佛祖释迦牟尼是坐在莲花台上向信徒们讲经说佛的;“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也是坐在莲台之上,且双手仰掌托着莲台,仿佛指引众生通往佛国净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是一身素衣端坐于白莲之上,一手持净瓶,一手执白莲,以其纯洁的菩萨心肠,引导众生看淡烟柳繁华,到达简淡圆融之妙境。佛教里讲究洁静,身洁,心洁,耳目不染尘埃。莲花是洁净的化身,是佛的使者,她一身的纯洁,与佛的善心相得益彰,千百年来,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歌颂的对象。莲塘慢慢地静了,莲花的芳香,轻轻氤氲。这时候,是该醉,还是该醒?轻轻的离开吧,我打扰她已经太久了,也许今夜,我会梦见自己变成那朵洁白的莲花,
13、在风里,在水里,释放生命的芳华。(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02期,作者:曹艳存,有删改)1.全文思路明晰,是以_作为行文顺序来写的。2.假如将下面的句子用作文章的题记请用怡当的词语补充完整。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一朵莲花,只因她_。3.试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白色的莲花掩映于莲叶之间,粉红的朵儿,则探着脑袋露于莲叶之外。4. 文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试体会其表达作用。5. 文章末尾写到会梦见自己变成莲花,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14分) 顾晓蕊 那个深秋,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支教。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的心田。但是
14、,事实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念课文,抬头见他双目游离,明显是在走神。我的火气“腾”地冒上来,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 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这才醒觉过来,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学生哄堂大笑。 除了不认真听课,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他怎么回事,他却始终不肯说。 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他昂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晃,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孩子们一哄而散,转眼没了踪影。 我走上前,想问他为什么挨打。他看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歪歪跌跌地走了。我觉得心里很难过
15、,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一个周未,我到他家走访。一进门,鼻子就酸了。破旧的土坯房,屋内光线昏沉。原来,他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 “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 老人叹着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又过了几个月。一天,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伤。 原来,他的父母坐车回家,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便回了家。 我
16、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子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你一滴眼泪都没有?” 李想倚着门框站着,默不作声。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 母亲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年后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后来变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多悲伤!所谓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 第二天语文课
17、上,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下午是体育课,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倾洒下来,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 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21)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摘自博爱) 20.本文的题目“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4分) 答: 21. 文章第段“头疼”的意思是 ,李想让
18、作者头疼的事情是指 , (3分) 22. 第段中“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歪歪跌跌的走了”一句,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李想怎样的心理? 答: 23.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补充完整下面一段关于本文主旨点评的文字。(4分) 李想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形象,父母为生计外出打工,导致 严重缺失,使他心理变得 ,而一旦这种缺失得到弥补,他便很快恢复儿童 的天性,就像花蕾得到阳光的普照和雨露的滋养,瞬间便可以绽放它美丽。文章启示我们: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
19、微微地翘了两下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
20、,只能远远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
21、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怡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
22、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
23、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作者:矫友田,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有删改。)22. 理解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4分)(1) 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蜜蜂。(2)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23.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1) 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2) 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
24、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24. 文章多次使用了照应,请写出其中一组。(2分)25.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题。(3分)一、1、普通 平凡(2分)2、坚持出黑板报 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 风中拉好银幕(3分)3、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意思对即可)(4分)4、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意思对即可)(4分)5、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再
25、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意思对即可)(5分) 二、参考答案留两个柿子看树1小时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摘干净,后来回家摘柿子时母亲却要留两个柿子看树。(意近即可)2交代小时候的家境和母亲的勤劳节俭,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意近即可)3交待时令,写出了深秋的萧索孤寂,表达了母亲因子女长期离开家乡后的孤独寂寞之感。(意近即可)4多次写母亲要我们把柿子摘干净,一方面强调了家境的拮据和母亲的节俭;另一方面起铺垫作用,与后文母亲要留两个柿子看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说的主题。(意近即可)5母亲老了,孩子们又经常不在家,孤独寂寞,也需要子女的陪伴。(答出大致相同的意思即可。)三、参考答案荡
26、里莲花1.“我”的行踪 2高洁,清幽,纯白无瑕,无私奉献(类似词语均可)3运用拟人修辞手法,一个“探”字,将“朵儿”的柔美、可爱、羞涩、俏皮之态凸显无余,表达了作者对莲的喜爱。4使用第二人称“你”,便于面对面直接倾诉感情,亲切自然。5希望自己具有莲一样的美好品格,表现对莲的仰慕之情(答出大致意思即可) 四、 参考答案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20、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昂着头(或倔),不让眼泪落下来;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不哭;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爱),终于掉下眼泪 21、 “头疼”:烦恼、苦恼;头疼的事情:上课不认真课;和别人打架;性情冷漠,不
27、愿意和老师沟通。 22、 描写方法:神态描写或动作描写;心理:冷漠、倔强对人不信任。 23、 “父母关爱”(或“关爱”或“母爱”);“忧郁和漠然”(“漠然”给分,单写“忧郁”不给分);“活泼”(或“快乐”“阳光”“开朗”);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答案:22.(1)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1分);对自己儿时的无知之举感到后悔(1分)。(2)徒劳,白费力气(1分);为流浪蜂寻找家园不得而心生怜惜之情(1分)。23.(1)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1分),为下文写放蜂人来此放蜂做铺垫,与后面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2)运用动作(细节)描写(1分),写出了放蜂人对蜜蜂的怜惜、呵护与喜爱(1分)。24.(1)最后一段与开头前三段形成照应。(2)第段槐树林被砍伐殆尽与第段对茂密的槐树林的描写形成照应。(3)第段压在心头的谜团释放了与第段对放蜂老人为蜜蜂死亡而伤心的不解之谜形成照应。(可概括写出,也可抄原句回答。2分)25.文章通过对放蜂人善待蜜蜂、怜惜蜜蜂的叙写(1分),表现了蜜蜂酿蜜的艰辛和食蜜的稀少(1分),抒发了对蜜蜂那种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之情(1分)。(或:文章以物喻人(1分),借辛勤酿蜜的蜜蜂(1分),赞扬那些像蜜蜂一样勤劳执着、无私奉献的人(1分)。)-第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