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教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区位的概念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和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能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和评价智能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思想目标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努力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教学难点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区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图表导读式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农业生产活动有多种类型,并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展示: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游牧业)。而且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作物和驯化了的动物,那为什么这个地区要选择这种类型呢?
2、一块土地放在面前,到底怎样去安排农业生产才是合理的呢?有哪些要素是需要考虑的呢?怎样考虑呢?这就是这一节课要研究的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板书:5.2农业的区位选择)(转)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区位,什么是区位呢?同学们在课本上找出它的定义,看看是否等同于位置。新课教学讨论归纳:不同,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板书斜体字)(转)位置往往是固定的,因此,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后者,也就是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这里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怎么影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从两则案例谈起。请同学们认
3、真阅读下面两个材料,注意其中黑体字的内容。(板书: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案例一:据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报道,望京地区某街道两旁种的竹子几乎全都枯死了。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后了解到:竹子是常绿浅根植物,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温带竹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217,1月平均温度-24,年降水量7001000mm;亚热带竹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20,1月平均温度48,年降水量10001500mm。竹的根系集中稠密,竹秆生长快,生长量大,蒸腾作用强,对土壤、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土层深厚、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呈酸性反应的土壤最适宜生长。由此看来,该地区的竹子死亡不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该地区街道两旁选择种竹子是由本
4、地区主管部门领导决定,从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竹区)引种的。表一:北京与南方地区气候资料比较表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北京地区一月平均气温0以上4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609mm土壤酸性碱性案例二:据北京晚报报道,通州区今年从美国、欧洲引种树莓获得成功。树莓,亦称红葡,主要分布在寒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各地有野生。人工栽培最早始于欧洲,中国仅东北地区栽培。树莓根系较浅,要求疏松的土壤和较好的肥水管理。另据报道,2003年春,在北京八达岭长城东北部的永宁镇,有一片40公顷的玉米田被改建成国际标准化的树莓种植园。根据地方政府的规划,今后五年左右,位于长城北侧的北京延庆县境内的40万亩玉米田将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农业 区位 选择 案例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