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莎车县省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新疆莎车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莎车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二OO九年六月批 准 核 定 审 查 校 核 汇 编 编写、计算 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项目背景11.2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21.2.1编制依据21.2.2编制过程21.3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程量31.3.1 项目范围31.3.2 项目建设规模31.3.3 项目建设内容31.3.4 项目建设工程量4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41.4.1 项目投资估算41.4.2 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4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51.5.1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51.
2、5.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51.5.3 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61.6 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61.6.1 组织领导61.6.2 管理机制62、项目区基本情况82.1 自然概况8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82.1.2 地形地貌82.1.3 气 候92.1.4 土壤种类与种植结构102.1.5 水资源及水利工程现状112.2 社会经济情况1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3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3.1.1项目区现状主要问题133.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34、项目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134.1 项目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134.1.1 作物灌溉制度设计134.1.2
3、 项目区作物需水量计算134.1.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3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及节水工程技术方案135.1 项目建设内容135.2 示范项目渠道灌溉流量计算135.2.1 设计灌水率135.2.2 渠道灌溉流量计算135.3节水灌溉工程配套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135.4灌溉制度的制定135.5 典型工程设计方案135.5.1渠道衬砌防渗设计技术方案比较135.5.2 渠道水力计算135.5.3主要渠系建筑物设计135.6项目建设主要工程量13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6.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及依据136.2基础资料136.3估算成果136.4资金筹措方案137、项目建设管理137.1 组织机构
4、137.2 工程建设管理137.3 建设资金管理137.4 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137.4.1 施工组织137.4.2 进度安排137.5 工程建后管理(管理机构、运行机制)137.5.1 项目竣工后工程管理机构137.5.2 项目竣工后工程运行机制137.5.3 水费征收改革措施138、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138.1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评价138.1.1 水环境评价138.1.2 生态环境评价138.1.3 社会环境评价138.2 环境方面的潜在负面影响与对策138.3 水土保持方案139、工程招标初步方案139.1 序言139.1.1 施工条件和天然建筑材料139.1.2 招投标编制原则和依
5、据139.1.3 本可研项目工程土建施工招标应当具备的条件139.2 招标范围139.3 招标组织形式139.4 招标方式139.5 招标初步方案139.5.1 标段划分及发包数量139.5.2 资质等级139.5.3 各标段工程情况及工期139.5.4 招标工作计划草案139.5.5 评标专家特长和专业水平1310、效益分析1310.1灌溉节水及经济效益1310.2经济效益分析1310.3国民经济评价1310.3.1评价依据1310.3.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1310.4 社会效益1311、结论及建议13附表13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莎车县位于大巴山南麓,莎车县盆地北缘,嘉陵江干流上
6、游。东连莎车县、莎车县;南邻阆中;西抵莎车县;北接莎车县、莎车县。莎车县幅员面积2030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711个村,4924个组,8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7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84万人,耕地面积51.75万亩,其中田32.47万亩,地19.28万亩,农村人均纯收入2744元。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莎车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因此,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和推动我国节水灌溉
7、事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决定从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引导资金,专项用于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建设项目建设。莎车县莎车县水库北支渠所在灌区是全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每遇旱情,农业减产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节水示范项目对该地区缓解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传统农业向节水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有巨大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模式,实现区域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为我省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整个莎车县的重要经济支柱。农业能否持续稳定地发展,事关莎车县经济建设的全局。因此,节水灌
8、溉作为一种高效用水模式,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支持和县领导的高度重视。1.2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编制的依据和过程1.2.1编制依据1、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5、节水灌溉工作手册;6、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02版)7、水利部水利工程概算定额8、莎车县农业区划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电力志等报告及文件;9、莎车县气象资料。1.2.2编制过程本报告由莎车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水利丙级)具体编制。根
9、据群众自愿、效益明显、管理得力的基本原则,选择了莎车县水库北支渠所控灌部分作为本次项目区。该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发展节水灌溉效益显著,且农业生产条件具有一定代表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较好、土地相对集中,能发挥较好的示范效益。示范项目区确定后,设计人员从节水灌溉规划设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期管理等方面对基础资料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究,深入示范区现场研究勘测,形成该报告。1.3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程量1.3.1 项目范围按照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区的原则和建设任务要求,选择莎车县莎车县北支渠所在灌区作为示范项目区,此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能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灌溉效益,当地政府和群众都有搞好
10、节水灌溉的积极性。受益区域在莎车县鸳溪镇古楼村、浩口村、新庙村,包括6个社 359 户,农业人口 1258人,牲畜2768头,耕地面积2370亩,人均耕地1.88亩。该项目区属于小(一)型莎车县水库灌区,条件优越,符合试点项目选点要求。1.3.2 项目建设规模示范区建成后可使该项目区359户农民直接受益,实现节水灌溉面积 2370亩,受益面占该项目区总耕地面积的90%。1.3.3 项目建设内容1、重点整治、改建、维修、衬砌防渗北支渠总长4.5km和其下2条斗渠长1.5km,并对渠系建筑物52处,进行整治、配套。2、在田间上实施先进节水、输水、灌水技术,改造田间工程。3、实现项目区计量用水。1.
11、3.4 项目建设工程量 渠道主要工程量统计表编号长度(米)C20砼现浇(m3)M7.5浆砌卵石(m3)M10水泥砂浆抹面(m2)开挖土方(m3)开挖石方(m3)土石方回填 (m3)龙头寺支渠30003417 15938 1230 6220 斗渠20008572 39600 10988 2198 农渠2100159.001188 202 55 合计15911990 56726 12420 8473 1.4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1.4.1 项目投资估算该项目开挖土石方12420 m3,填土方8473 m3, M7.5浆砌卵石11990 m3,砌砖159 m3。 本项目投资151.78万元,其中土建1
12、42.30万元,其他费用9.57万元。1.4.2 项目资金筹措及实施意见莎车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按照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办法(2007年新修订) 第十四条规定“示范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多渠道筹集,中央与地方配套的比例为:东部地区1:2,中部地区1:1,西部地区1:0.5”的要求,本项目总投资168.79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时申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100万元,其余68.79万元由地方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解决。其中,申请国家财政专项资金补助的100万元,全部用于大宗材料设备的购置等费用。此方案能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是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示范区建设的根本保证。1.5 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3、及整个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1.5.1 项目经济评价的结论 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四项评价指标都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该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13.6%大于社会折现率12%,表明该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达到或超过了要求水平。经济净现值367.53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46大于1.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9年也能满足规定要求。1.5.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本身对环境就是有一种美化作用,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田园化建设,使整个工程成了自然环境的装饰物,美化了自然景观,同时对水土保持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当地群众对水的需求日趋
14、合理,灌溉用水量的减少,可以减少灌区农田淤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通过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节约的一部分水量还可以用于生态用水,对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1.5.3 项目综合评价的结论本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重点采用渠道防渗处理技术,同时配以先进的农艺措施,经财务分析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技术上可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在我县的农业节水示范作用明显。因此,该项目是合理可行的,建议立项支持。1.6 项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1.6.1 组织领导为了莎车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县政府成立“莎车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利局、发
15、改委、财政局、农牧局、林业局、环保局和项目区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该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建议县政府将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与项目区所在的乡(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入干部工作业绩的年终考核。1.6.2 管理机制本示范项目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节水灌溉材料设备选购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的方式,做到质优价廉。本示范项目按照相关要求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项目区正在积极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参入式管理模式,项目的实施将大力促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参入
16、灌区管理。在未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前,项目实施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莎车县莎车县水库管理站负责支渠建设管理,乡镇村社负责斗渠、农渠的建设管理。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后,支、斗渠均交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2、项目区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莎车县位于莎车县盆地北缘,嘉陵江干流上游。东连莎车县、莎车县;南邻阆中;西抵莎车县;北接莎车县、莎车县。地理座标:东经1054310628,北纬31373210,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项目区位于莎车县鸳溪镇境内,涉及3个行政村,6个社。项目区距莎车县水库12公里,距莎车县城42公里,地理条件优越。本次项目区属于莎车县水库灌区内的北支渠灌区,灌
17、区内水利工程极少,由于历史的原因,工程建设标准低,渠道年久失修,老损严重,渠道老损率达60%以上,北支渠渠道老损率达80,不能适应发展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整治改造。2.1.2 地形地貌莎车县地质构造单元属东部地台区川北台陷单元,纬向构造体系中的区域性东西构造带。境内主要是莲花状构造。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及新生代第四纪三种地层,以白垩纪下统白龙组为主。这种地层为一套陆相红层,土壤中铜、锌、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易滑坡。 县境内地形地貌较复杂,属低山为主的低中山深丘窄谷长梁地貌。地势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北部属低中山区,山岭重迭,沟谷交错,海拔一般600-800米,九龙山海拔
18、1377.50米,为我县最高峰,还有五风、龙亭、大龙岗山、光山子、马鞍山等,都在海拔1100米以上。南部属低山丘陵区,河谷开阔,阶地发育。最低为八庙涧溪口,海拔为352米。南北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平坝很少,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和东河沿岸的河谷一、二级阶地。本次选定北支渠示范项目区属于低山、浅丘区,相对地形高差较小,最大高差为275米。2.1.3 气 候 项目区所在莎车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县境内海拨差异较大,地区间气候变化大,年平均气温相差在1.0度以内。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夏季长,酷热,多夏旱连伏旱,每年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冬无严寒少霜雪;春季
19、气温回升早,但多寒潮低温;秋多绵雨降温快。 据气象部门资料显示:苍溪多年平均气温在16-17之间,月平均最高气温在八月,为32。境内气候受地形北高南低的影响,垂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在13-17.3之间。无霜期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在255-288天之间,年总日照数多年平均为1560.5小时。年平均总降雨量1088毫米,雨量由北向南递减。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南部深丘区一般仅950-1100毫米。在时段分布上,冬季占全年的3-4;春季占全年的18-22;夏季占全年的42-48;秋季占全年的28-36。最大降雨出现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70,元月份雨量
20、最少,占全年降雨量的0.9;七月份最大,占全年降雨量的18.5-25.2。莎车县境内主要灾害:一是干旱,以夏旱最多,伏旱次之,冬干春旱较少。据32年统计资料显示,夏旱机率最高,为78,其中大旱占16;伏旱机率为59,一年中出现两段伏旱的机率为17;二是洪涝 ,三十五年间共出现洪涝灾害21年28次,机率为60,其中大涝4年,机率为11.4,一年中出现2次的有3年,机率为8.6。2.1.4 土壤种类与种植结构莎车县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县境内土壤依据出露地层不同,形成五种成土母质,经发育形成全县4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45个土种,51个变种。其中水稻土类(紫色土、灰棕潮土、紫色潮土、黄
21、壤土)经自然变化和人工熟化形成不同土体构成的水稻土面积最大,占农耕地66.1,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集中在坝沟两旁及坡腰平台,山顶亦有分布。坡腰平台和沟旁多为夹沙土,夹沙黄泥土、黄沙泥土,平坝多为黄泥土;正沟多为冷浸烂泥土。紫色土类分布全县,占农耕地32.8,占旱地的96.77。在垂直分布上,山丘顶及陡坡处为瘦沙石骨子土或沙土,方山顶及平坦部位和低洼处多为黄泥土,山腰多为夹沙土、夹沙黄泥土;山丘脚多为大泥土、夹沙泥土。示范区内相对地形高差较小,灌区分区种植代表作物为水稻、小麦、油菜、红苕等,间种果树、蔬菜等作物。示范区耕地复种指数为195,经营方式为农户自主经营模式,新农村建设实施后,集中经营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水 灌溉 示范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