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学生版)(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学生版)(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学生版)-第 11 页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沂水一中 语文组 魏继国1(2017山西八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C“诏书”,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2(2017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
2、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D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3(2017湖北省孝感高三调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
3、的处所。4(2017河南省开封市高三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B“故事”有多种含义,有时指一种文学体裁,有时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D年号,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5(2017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行在,也称行在所。
4、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6(2017湖北省百校联盟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
5、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7(2017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
6、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8(2017黄冈市高三质检)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9(2017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7、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10(2017四川省重点中学高三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B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罢免官职的词。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
8、这里,一旬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在我国古代,一旬还可以指十岁或十二年。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11(2017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摸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12(2017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
9、免、考选、调动等事务。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13(原创)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
10、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14(2017湖北省宜昌市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15(2017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置,为国君掌管传达、接待宾客及赞礼的工作。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
11、有“崩”“薨”“卒”“不禄”等。C“关外”,地理区域名,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D“睚眦”,发怒时瞪眼睛;睚眦必报是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1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B“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C“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儿,然后抬起。D“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17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12、项是( )A“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B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C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D“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18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即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文中指天子所在的地方。B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13、。C诸侯指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诸侯独立于朝廷之外,掌握军政大权。D缗指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又指成串的钱。一千钱为一缗。19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甲科,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唐宋进士分甲乙科。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C铁券,又称“铁契”,由古代皇帝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种特权。D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20、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的合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B参知政事,宋代
14、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枢密院,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在宋代,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合称“二府”。D陛辞: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宋代官员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辞行。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统称“诸生”。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官吏。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
15、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2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B“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2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中的“黜”指晋升、进用,“陟”指降职或罢免。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
16、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古代的典籍或老典故等。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2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觐:在本文中指臣子朝见君主,另外,也可指宗教徒朝拜圣地、圣像等。B“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顾问。2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
17、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按照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丧,服丧期满后才能复出做官。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很多官员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D“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2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B“太守”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置“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隋初称“刺史”。醉翁亭记中就塑造了一个“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形象。
18、C“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官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将此官职命名为节度使。D“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门生,相传受业者为弟子。2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及其嫡长子养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以便向他们求教,叫“乞言”。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C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女聊斋志异是他专写女性主人公的作品。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28(2017湖北省鄂东联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19、项是( )A字又名表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称人称名,称己称字,是古人基本的礼貌。B从父指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即堂叔。C太守是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汉代将“郡守”更名为“太守”,后代又更名为“知府”。D元徽是刘昱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一般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四年”。29(2017广西南宁市摸底考试)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侯”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B“建兴”“成帝”“
20、咸康”在文中都是帝王年号。“年号”是指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C“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30(2017湖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31、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中第:又称为
21、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C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D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3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D除,是任命,授
22、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3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B三国时期的蜀汉,终于汉怀帝刘禅。蜀国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忘本,乐不思蜀。C文中所提皋陶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后常为狱官或狱神的代称。D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
23、事”,其区别在于“上书”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文书。34、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朝时候出现,直到清代。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B“太傅”,辅弼天子的官职,周代设置。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为三公之一,一直有较大的实际职权。C“行在”,皇帝临时居住的地方,也可以指天子巡行所在的地方。D“谥号”古代的君主、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35、对下列词
24、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是尚书省中分掌各司事务的高级官员,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等,属员外级。B字是男子18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所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谦称自己称名,尊称他人称字。C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代表流派有儒、道等,也可用来代指百家著作。D熙平,年号。年号是古代纪年方式之一,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熙平”属后者。3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伶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叫伶人、伶官、优伶。马伶就是一个姓马的伶人。B金陵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别称。除金陵外,南京还有“建康”“建邺”“江宁”“石头城”等别称。C肆
25、,即市肆、店铺,此处指的是瓦肆。瓦肆是随着宋代农业和商业的繁荣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D商、羽是中国古代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此处泛指曲调,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37、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38、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水道运输,唐宋以来,指东
26、南各地经水路运粮食往京师或指定的公仓。B先帝,指当朝皇帝之前已经去世的历代皇帝,有时也指前朝皇帝。C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官为鸿胪寺卿,掌管朝会、宾客、礼仪等。D闰月,农历中逢闰年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39、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纪”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B.“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如晋国六卿。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C.“武库”
27、,古代官名。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如谥号等。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40、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的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谥,指谥号。古代
28、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答案1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2C(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3A(解析文中意思应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4D(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称为永乐皇帝)5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
29、办公。多指政事言)6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7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8C(“除”,任命官职)9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10B(“出”,是京官外调,“除”是授予官职,“左迁”是降职。)11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12C(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13A(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年号,是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上一任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14B(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15C(战国时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成为关外)16C(旧
30、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17C(户部尚书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典章法度”属礼部掌管)18C(“诸侯独立于朝廷之外”错)19D(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20A(此处,论语不属“六艺”,而是乐;“六艺”的另一种说法指的是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21D(“再拜”是指拜两拜)22C(“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23A(“陟”指晋升、进用,“黜”指降职或罢免。)24C(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25
31、A(内艰,古代称遭母丧为内艰。)26D(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世门生与弟子无别,甚至依附名势者,也自称门生)27C(女聊斋志异不是蒲松龄的作品,是清代末年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28A(称己称名,称人称字)29B(“成帝”是帝号,而不是帝王年号。)30A(“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31、C(论语应为春秋)32、A(考中会试的称为贡士) 33、A (“慷慨陈词,直接坦率”有误,言辞恳切,表达情感委婉畅达) 34、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35、B(加冠应为20。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36、A (做官之伶人才称伶官) 37、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不能指其他儿子) 38、B(先帝不能指前朝的皇帝。现任皇帝之前的已故的皇帝,与现任皇帝同朝。) 39、C(“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40、C(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汉武帝开始启用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