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40998(29页).doc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40998(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40998(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40998-第 29 页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2、形态与功能互相影响的观点3、人体整体性观点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一)注意实践(二)善于总结(三)多加强化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 牙的演化一、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 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 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 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
2、) 鸟类:单锥体牙(五) 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牙的演化特点:1、 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2、 牙数由多变少3、 牙替换次数有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4、 牙根从无到有5、 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6、 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二、 牙体形态演化学说(一) 三尖学说(二) 联合学说 第二节 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 牙的分类1、 乳牙、恒牙2、 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 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 前牙、后牙二、 牙的功能(一) 咀嚼(二) 发音和言语(三) 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三、 临床牙位记录(一) 部位记
3、录法(二) Palmer记录系统(三) 通用编号系统(四) 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第三节 牙的组成部分一、 外部观察(一) 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二)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三) 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二、 剖面观察(一) 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二) 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三) 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四) 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
4、,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一) 应用术语1、 中线(median line)2、 牙体长轴(long axis)3、 接触区(contact area)4、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5、 线角(line angle)与点角(point angle)6、 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二) 牙冠各面的名称1、 唇面(labial surface)或颊面(buccal surface)2、 舌面(lingual surface)或腭面(palatal surface)3、 近中面(mes
5、ial surface)与远中面(distal surface)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和切嵴(incisal ridge)二、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一) 牙冠的凸起部分1、 牙尖(dental cusp)2、 切缘结节(mamelon)3、 舌面隆突(cingulum)4、 嵴(ridge)(1) 切嵴(incisor ridge)(2) 轴嵴(axial ridge)(3) 边缘嵴(marginal ridge)(4) 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5) 牙尖嵴(cusp ridge)(6) 横嵴(transverse ridge)(7) 斜嵴(obli
6、que ridge) (8) 颈嵴(cervical ridge)(二) 牙冠的凹陷部分1、 沟(groove)(1) 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2) 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3) 裂(fissure)2、 点隙(pit)3、 窝(fossa)(三) 斜面(inclined surface)(四) 生长叶(lobe)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五节 牙体外部形态一、 恒牙外形(一) 切牙组1、 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1) 牙冠(dental crown):1) 唇面(labial surface):切颈
7、径大于近远中径,切缘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而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2) 舌面(lingual surface):中央凹陷成窝称为舌窝,在牙颈部有舌面隆突。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中面近似三角形,呈V字形;远中面稍短而圆突。4) 切嵴(incisor ridge):侧面观察,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面。(2) 牙根(root of tooth):单根,粗壮而直,唇侧宽于舌侧。2、 上颌侧切牙(maxillary lateral incisor)(1) 牙冠(dental crown):1) 唇面(labial surface):窄小、圆突,近中切角似
8、锐角,远中切角呈圆弧形。2) 舌面(lingual surface):舌窝窄而深。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4) 切嵴(incisor ridge):向远中舌侧倾斜度大。(2) 牙根(root of tooth):细而稍长。3、 下颌中切牙(mandibular central incisor)(1) 牙冠(dental crown):1) 牙冠宽度为上颌中切牙的2/32) 唇面狭长,光滑平坦,近远中切角约相等3) 舌面窝浅4) 近远中接触区均在切1/3(3) 牙根(root of tooth):单根形扁,远中面的长形凹陷较深4、 下颌侧切牙(m
9、andibular lateral incisor)特点:(1) 牙冠较下颌中切牙稍宽(2) 唇面的切缘略向远中倾斜(3) 邻面,近中接触区在切1/3靠近切角,远中接触区在切1/3距切角稍远(4) 牙根较下颌中切牙稍长,根尖偏向远中5、 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区别:(1) 上颌切牙的牙冠宽大,唇面发育沟明显;下颌切牙的牙冠窄小,发育沟不明显(2) 上颌切牙的舌面边缘嵴明显,舌窝较深;下颌切牙的舌面无明显边缘嵴,舌窝较浅(3) 侧面观,上颌切牙的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下颌切牙的切嵴靠近牙体长轴(4) 上颌切牙牙根粗壮而直;下颌切牙牙根窄而扁,近远中面凹陷呈沟状(二) 尖牙组1、 上颌尖牙(maxil
10、lary canine)(1) 牙冠(dental crown)1) 唇面(labial surface):似圆五边形,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相交约呈90度,外形高点在中1/3与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2) 舌面(lingual surface):舌面隆突显著,舌轴嵴将舌窝分成近中舌窝和远中舌窝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远中面比近中面更为突出短小4) 牙尖(dental cusp):由四嵴和四斜面组成(2)牙根(root of tooth):单根,粗壮,根长约为冠长的两倍,根尖顶弯向远中 2、下颌尖牙(mandibular canine)特点:(1) 牙冠窄而细长(2) 唇面
11、为狭长五边形,切颈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近远中斜缘的交角大于90度(3) 舌面略凹(4) 邻面观察牙冠与牙根两者的唇线相连约呈弧线(5) 牙尖顶明显偏近中(6) 牙根单根,扁圆细长,近远中根面有浅的长形凹陷,根尖偏远中3、上颌尖牙与下颌尖牙的区别(1) 上颌尖牙体积大,牙冠宽大;下颌尖牙体积较小,牙冠窄小(2) 上颌尖牙唇颈嵴、唇轴嵴、舌轴嵴和舌面隆突较明显;下颌尖牙则不很明显,舌窝较浅(3) 上颌尖牙近中缘自切缘向近中展开;下颌尖牙近中缘与牙根近中缘相连呈直线(4) 上颌尖牙近远中斜缘相交近似直角;下颌尖牙成钝角(5) 上颌尖牙牙尖顶偏向近中;下颌明显偏向近中(6) 上颌尖牙牙冠、根的唇缘相连
12、不成弧线;下颌相连成弧线(7) 上颌尖牙牙根粗长,颈横切面呈卵圆三角形;下颌尖牙牙根细长,颈横切面呈扁圆形(三) 前磨牙组1、 上颌第一前磨牙(maxillart first pre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1) 颊面(buccal surface):颊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颈1/3的颊颈嵴上2) 舌面(lingual surface):光滑圆突,舌尖偏近中,外形高点在中1/33) 邻面(proximal surface):约呈四边形,近远中接触区均靠颌缘偏颊侧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轮廓显著的六边形,颊边宽于舌边。 *近中沟为上颌第一前磨
13、牙的特有解剖标志。(2)牙根(root of tooth):形扁,多在牙根中部或根尖1/3处分为颊舌两根。根尖偏向远中。2、上颌第二前磨牙(maxillary second premolar)特点:(1) 牙合面较对称,牙尖较圆钝。(2) 颊面颈部宽,牙合缘二牙尖嵴交角所成的颊尖圆钝,偏向近中。(3) 近中面颈部少有凹陷(4) 中央窝浅窄而短。(5) 扁形单根,多不分叉。2、 下颌第一前磨牙(mandibular first pre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1) 颊面(buccal surface):颊面向舌侧倾斜。颊颈嵴呈新月形,外形高点在颈1/3。2) 舌面(l
14、ingual surface):为颊面的1/2。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远中接触区在牙合缘偏颊侧。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呈卵圆形,横嵴将牙合面分成较小的三角形近中窝,与较大的长圆形远中窝。(2) 牙根(root of tooth):单根,扁而细长,颊侧宽于舌侧,根尖略为弯向远中。3、 下颌第二前磨牙(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1) 外形方圆,牙冠牙合颈高度、颊舌高度和近远中宽度相近。2) 颊轴嵴较圆。3) 舌面与颊面大小相近。4) 近远中接触区均为牙合缘偏颊侧。5) 牙合面
15、发育沟有HYU三种形态。(2) 牙根(root of tooth):单根,扁圆,近中面无分叉痕迹。4、 上颌前磨牙与下颌前磨牙的区别(1)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较直,略偏牙体长轴的颊侧;下颌前磨牙的牙冠向舌侧倾斜。(2) 上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牙冠狭长;下颌前磨牙的牙冠,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牙冠方圆。(四) 磨牙组1、 上颌第一磨牙(maxillary first 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1) 颊面(buccal surface):略呈梯形,近远中宽度大于牙合颈高度,近中缘长而直,远中缘稍短而突,外形高点在颈1/3。2) 舌面(lingual surfa
16、ce):大小与颊面相近,少数近中舌尖的舌侧有第五牙尖。3) 邻面(proximal surface):颈部平坦,外形高点在牙合1/3处。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呈斜方形。近中舌尖是主要的功能尖。斜嵴是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2) 牙根(root of tooth):由三根组成,一舌根和两颊根,颊舌根分开较远。2、 上颌第二磨牙(maxillary second molar)特点:(1) 牙冠较窄。(2) 牙冠颊面自近中向远中面舌侧的倾斜度大于第一磨牙。(3) 牙合面不明显,有远中沟。(4) 三分叉根比较靠近,且向远中倾斜。(5) 近中舌尖占舌面的大部分。3、 上颌第
17、三磨牙(maxillary third molar)特点:(1) 形态变异最多,冠小根短,牙冠各轴面中1/3较圆突。(2) 远中舌尖很小或缺如,牙合面呈三角形。(3) 牙根多合成一锥形根。(4) 变异形态有前磨牙型、多尖型及多根型。4、 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1) 颊面(buccal surface):约呈梯形,牙合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可见近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半个牙尖。外形高点在颈1/3。2) 舌面(lingual surface):小而光滑圆突,无明显轴嵴,外形高点在中1/3。3) 邻面(proxim
18、al surface):近中接触区在近牙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区在靠近牙合缘中1/3处,远中面小于近中面。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略呈长方形,四条边缘嵴,五个牙尖,远中颊尖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有五条发育沟。(2) 牙根(root of tooth):双根,扁而厚,根干短。5、 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1) 牙冠(dental crown):牙合面可分为4尖型和5尖型。4尖型发育沟分“+”和X形两种。(2) 牙根(root of tooth):近远中根相距较近,皆偏远中,有时聚成一锥体形。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 解剖 生理学 重点 整理 40998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