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献学的感想(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习文献学的感想(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文献学的感想(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文献学的感想、体会首先是要有一些古籍阅读能力,通文字。谁也不能说自己掌握得多好,不过基本的一些,还是要懂,否则无法进行下去。,无非多读,多看。具体说:1、会一些。之类的,太专业,就算了。但得识一些篆文,因为印之类的,篆文多。方法:看,不能通读的话,看五百四十部首也行。2、会一些。许多材料,是稿本、钞本,用草书、写成,有些刻印的书,序跋之类的,也是行书、草书。不识一些草书,无法阅读。:找本,或孙过庭。多看。3、会一些,卷子固然有很多俗字,许多世俗材料也有俗字,钞本、稿本也有俗字,许多刻印的书,也有俗字。不误俗字,有的书就读不下去。方法:干禄、龙龛手镜、碑别字新编或老师的敦煌俗等。其次,要会
2、查。可以看一看文史工具书举要之类的,介绍文史工具书使用法,不仅要学会,更要时时用。要知道有哪些工具书,什么情况下,可以去查哪个工具书,如何去查。具体的,就不用多说了。我常常看到有些朋友,有个什么问题,到处问人,不得其解。其实只要知道有应该查什么工具书,一检便得的。再次,要知道如何找材料。我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得需要查哪些材料,心里得有数,这需要一些的知识。然后是如何去查,像清人的集子,可以看清人别集总目之类,上面列有馆藏,可以到处跑跑。材料又分纸质材料、电子材料。有些材料,数典、爱如生,包括我们韩山书院,能够下载,也就免得东奔西跑。一、查几种最常用的工具书查考人物,可以首先查检几种最常用的工具
3、书,如臧励龢等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彭作桢的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姜亮夫编、陶秋英校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的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杭州大学图书馆编的中国历代人物年谱集目等等。1.要了解一个人的姓名、字号、时代、籍贯及其简单的 生平,可查中国人名大辞典。该书内容丰富,共收上古至清末四万多人。自1921年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后,至1949年已印至九版,1958年又予重新影印,可见很有使用价值。但它也存在不少缺点,主要是观点陈旧,没有注明人物的生卒年代和传记的出处,以及部分材料失实等,这些都值得使用时注意。由于大辞典按姓氏笔划编排,而同姓者太多,查检时颇感不便,故商务印书馆于1934年又编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文献 感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