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年重介质铁精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0万吨年重介质铁精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万吨年重介质铁精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重介质铁精粉项目建设单位:彬县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概述一、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及法人代表二、建设项目的由来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五、研究范围第二节 研究结论一、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三、厂址(建设地址)四、项目工程技术方案五、项目建成后的组织及劳动定员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七、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八、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二章 产品市场预测第一节 产品用途及市场需求第二节 产品价格的分析第三章 建设条件第一节 项目区概况第四章 原材料与能源第一节 原材料情况
2、第二节 能源供应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第一节 项目建设及生产规模一、项目建设总规模二、生产工艺流程(一)国内磁铁矿、生产重介质基本方法介绍:(二)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简介四、公用工程 第六章 财务和社会效益评价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项目总投资估算三、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四、财务评价第七章 环境保护一、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置措施二、工程废水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三、工程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四、噪声排放及治理措施五、本工程“三废”污染物排放汇总六、清洁生产评价七、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八、项目规划选址合理性分析九、总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第八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一、概述二、编制依据三、防范措施及效果四、
3、预期效果及评价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概述一、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及法人代表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重介质铁精粉建设地点:咸阳市彬县工业园区建设性质:新建法人代表:何海鹏二、建设项目的由来重介质作为一种加重剂,主要用于有色金属,矿石洗选,重介质选煤,油田堵眼等工业领域。其中,重介质选煤以其分选效率高、适应性能力强、可采用低密度分选、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优点,得到选煤业的重视。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重化工和城镇化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急剧增加,煤炭消耗量由2000年的12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29.29亿吨,翻了一番还多。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快速增加,对使用重介质选煤也
4、越来越重视和关注,重介质选煤是煤炭生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的重介质选煤技术正处在发展阶段,对重介质的需求量很大,重介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彬县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投资3500万元在咸阳市彬县工业园区建设年产10万吨重介质铁精粉生产基地。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国发20052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4)环控1997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5)
5、咸阳市彬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06);(6)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9)彬县县20062013年工业发展规划;(10)咸阳市彬县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区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2.编制原则(1)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结合企业的现状和管理水平,采用成熟可靠、先
6、进实用的改造技术,力求运行稳定、费用低廉、管理方便、维护容易,确保工艺改造达到预期目标。(3)严格执行现行的防火、防爆、防雷、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规范、法规与标准。(4)充分注意节约劳动力,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5)实事求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3.可研基础资料本新建建设工程设计根据以下资料进行:(1)相关选矿试验报告(2)选矿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3)关于电源电力相关资料。(4)关于水源、供水接点资料。(5)工程经济资料、生产成本和消耗指标技术经济报表和资料。(6)选矿设备资料。(7)委托方提供的产品销售价格资料。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1.项目提出的背景
7、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导致资源的约束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21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倡导循环经济模式,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我国从事重介质选煤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
8、世纪50年代中期, “十五”期间,在政策引导口市场拉动下,我国的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发展迅速。重介质的生产可有效地促进我国选煤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重介质选煤入选比例,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特别是陕西省科技人员在重介质铁精粉生产过程中可用原料方面成功探索出了“低品位磁铁矿生产重介质铁精粉”和“铁精矿铁中矿生产重介质铁精粉”两种基本原料利用技术路线:低品位磁铁矿(也称风化矿、表外矿)生产重介质铁精粉技术方法近年来,根据国家新型钢铁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内蒙古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路线图的要求,陕西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前旗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
9、司等企业在低品位风化矿高效选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已经投产发挥经济效益。这些项目利用Fe含量17%的磁铁表外矿选得Fe含量56%以上的铁精矿,并分别建成10万吨、100万吨生产线,项目研究及产业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目前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低品位表外矿储量约为2.4亿吨,其中Fe含量在15%20%,。受经济和技术的制约,大型选矿厂设计的入选品位不低于25%,因此大量的低品位表外矿被堆存,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和地质威胁。对这些表外矿和含铁、钛废石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低品位表外矿大量堆存,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和地质威胁,还能够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采用低品位表
10、外矿和含铁生产重介质铁精粉的方法是:用粗磨抛尾细磨精选得到56%以上的铁精矿,再经细磨至-325目的重介质铁精粉。铁精矿铁中矿生产重介质铁精粉技术方法购买市内铁精矿原料经球磨、棒磨、分级加工直接生产-325目的重介质铁精粉。2.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该项目投资建成后,一方面能为少数民族地区及国内的选煤、选矿企业提供重介质原料,有效地促进选煤、选矿业的快速发展,使煤炭资源得到有效地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能减轻当地的就业压力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五、研究范围(1)研究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产品的市场前景。(2)研究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包括公用工程、交通运输、仓贮等。(3)研究项目的环境保护、节能、消防
11、、劳动保护、工业卫生等问题。(4)编制项目投资估算。(5)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第二节 研究结论一、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市场预测: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重介质,本项目生产的重介质主要用于选煤。选煤重介质产品在西北地区均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重介质铁精粉。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本项目的原材料主要为废弃低品位磁铁矿、铁精矿和铁中矿,由于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矿物资源富集,铁矿资源十分充足,本项目原料均为当地生产的磁铁矿、铁精矿和铁中矿,原料来源有保障。本项目用电来自彬县县供电局,该项目生产用水来自当地自来水厂,生活用水来自
12、当地自来水管网。三、厂址(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在彬县工业园区,项目所在地的原料主要来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磁铁矿,成品运输以及水、电供应均有保证,满足本项目生产生活需要。同时,本项目厂址所在地交通运输方便,现有道路可直达厂区,且水电接通方便、耗资少,符合建厂条件。项目所在地周围无无文物古迹、名胜风景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可不占良田,且周围具有良好的可供利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协作条件,选址符合当地区域规划。四、项目工程技术方案本项目采用现代最新工艺技术生产重介质铁精粉。采取的工艺为:干法生产重介质和湿法生产重介质。干法生产重介质主要流程为:先用球磨机对铁精矿进行磨碎,之后再用雷蒙磨对物料进一步磨碎,
13、从雷蒙磨出来的物料即为产品。湿法生产重介质的主要流程为:先用球磨机对铁中矿进行磨碎,磨碎后的物料通过分级筛进行分级,筛上物料返回到球磨机进行进一步磨碎,筛下物料再通过磁选机进行磁选,被磁选出来的物料再通过真空外滤机过滤,从真空外滤机出来的即为产品。本项目采用的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耗能少,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生产方法。五、项目建成后的组织及劳动定员项目劳动定员200名工人,每班工作8小时,一年工作300天。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本项目拟投入资金35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全部为彬县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由此来看,企业的财务压力相对较小,偿债风险压力较小。彬县煤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重介质项目投
14、资构成:1.设备投资费1000万元;2.土地征用费500万元;3.工程建设费500万元;4.不可预见费300万元;5.流动资金1200万元。七、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5亿元,利税总额700万元,利润总额2000万元。八、研究的主要结论本项目是采用干法生产重介质和湿法生产重介质,在工艺上可以达到降低物耗能耗、减少粉尘排放,投资省,见效快,工艺技术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三废”治理合理可行,财务评价指标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宜尽快组织实施。第三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技术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生产规模
15、(重介质)万t/a102年操作日天3003劳动定员人2004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5005销售收入万元/年15500正常年6总成本费用万元/年12500正常年7销售税万元/年700正常年8利润总额万元/年2000正常年9利税总额万元/年200010投资利润率%56.2511投资利税率%9412投资回收期年3第二章 产品市场预测第一节 产品用途及市场需求重介质作为一种加重剂,现在在重介质选煤业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意识越来越强,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物质和化工原料,重介质选煤可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实现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可持
16、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并且,重介质选煤有分选效率高、适应性能力强、可采用低密度分选、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优点。我国从事重介质选煤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重介质选煤的技术相对落后。在“十五”期间,在政策和市场拉动下,我国的重介质选煤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国家大力发展重介质选煤技术,对重介质的需求量很大,对重介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重介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第二节 产品价格的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重介质主要重介质产品主要销往西北地区,应用广泛,需求量较大。根据现在市场上重介质的行情,每吨重介质在15001650元。第三章 建设条件第一节 彬县概况一、地形、地貌及土壤陕西省咸阳市西北
17、部,南距西安12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地处甘肃平凉、陕西宝鸡、铜川、咸阳四个城市的几何中心,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全县辖13个镇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5.5万人。拐弯超车 蓄势腾飞彬县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2012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36.18亿元,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同口径增长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5亿元,增长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7亿元,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7元,增长17.2%;农民人均纯收入7835元,增长18.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
18、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彬县历史悠久。彬县是后稷生地,公刘故里。早在3500年前,周祖公刘避桀居豳,定居农耕,教民稼穑。秦朝设为漆县,东汉设置新平郡,北魏改为白土县,西魏始设豳州,隋、唐、宋、元、明、清均设有州县两级政权,民国初年裁州设县。彬县文化灿烂。诗经豳风就是产生于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不朽诗篇。宋代范仲淹任邠州知州,留下了邠州建学记的千古名篇。唐代诗仙李白旅彬赋诗新平楼,诗圣杜甫北征咏彬诗千古传诵,清代左宗棠、谭嗣同,民国元老于右任等都在彬县书写了精彩华章,为彬县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彬县古迹荟萃。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建于唐代的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主佛
19、像阿弥陀佛高20米,为陕西省第一大佛,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紫薇山下的开元寺塔高达47.6米,挺拔秀丽,显示了宋代精湛高超的建筑艺术。五代后周卫王冯晖陵墓中出土的墓志铭、壁画、彩绘浮雕砖等文物,填补了我国五代史的考古空白。公刘墓又名“人祖坟”,因其地貌形似卧龙,故称“周墓蟠龙”。水帘灯山天下独绝,蜚声遐迩,花果山石堡景观独特别致、颇具魅力,明代之后因西游记的问世而声名远播。彬县资源丰富。境内富藏煤炭、陶土、油母页岩、石英砂等10多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32.4亿吨,具有原煤埋藏浅,煤层厚,煤质好,易开采,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等特点,是优质的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和环保型煤,发展煤电、煤化工和建材
20、工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是全国煤炭生产重点县。目前,全县拥有煤炭企业8户,生产矿井11对。彬县陶土资源丰富,初步探明储量7.1亿吨,是制造釉面砖、地砖、洁具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优质原料,已经规划建设了建材工业园区。彬县果业发达。彬县位于世界苹果生产最佳优生带,盛产苹果、彬州梨、大觐枣、柿子、核桃等多种名优水果。是全国果品之乡、苹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20强县、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红富士、秦冠苹果荣获“全国优质苹果金奖”和“中华名果”称号。彬县山川秀丽。西庙头森林公园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被专家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侍郎湖是陕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面面积达
21、到370亩,是避暑、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太极湾山环水绕,形似太极,色彩斑斓,景色宜人。石龙窝景色清幽,尤其是冬天,冰凌晶莹剔透,堪称神奇。彬县交通便捷。彬县在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城镇体系中已被定位为三级城市,被咸阳市确定为“次区域中心城市”;福银高速、312国道、306省道和建设中的西平铁路穿城而过,县镇公路四通八达,已融入了西咸国际化大都市一小时经济圈。全县城乡金融、保险、电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通讯等服务机构一应俱全,程控电话全面普及,星级宾馆建成营运,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发展环境十分优越。一代兴王地,千年志古豳。彬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紧紧围
22、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正在以加快建设“西部百强县”和“咸阳次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依托资源、产业多元、结构合理、生态环保、城乡统筹、民富县强”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强农惠农、招商引资、城镇带动”四大战略,致力于结构调整,立足于项目支撑,着眼于城乡统筹,落脚于普惠民生,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彬县经济结构近年来,彬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紧依托资源优势,精心实施“结构调整,开放带动,科教兴彬”三大战略,全县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的良好彬县势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农业经济由粮经二元
23、结构调整为粮、经、草三元结构,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0年顺利跨入了“陕西十强县”行列。2011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6.1亿元,增长23.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人均生产总值32737元。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增长7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4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6元,增长18.5%;农民人均纯收入6601元,增长28.9%。彬县工业经济彬县是咸阳市工业大县,现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有限责任总公司、咸阳秦能公司发电厂、陕西美辰药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万吨年重 介质 铁精粉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