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3页).doc





《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验一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二、原理说明1. 在图22-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i的频率 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上的电压UO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的幅值维持不变时, 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Ui为纵坐标(因Ui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22-2所示。图
2、 22-1 图 22-22. 在ffo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XL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3. 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Q 测定,Uc与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和电感线圈L上的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求出Q值。式中fo为谐振频率,f2和f1是失谐时, 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
3、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三、实验设备序号名 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12交流毫伏表0600V13双踪示波器14频率计15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HE-15四、实验内容1. 利用HE-15实验箱上的“R、L、C串联谐振电路”,按图22-3组成监视、测量电路。选C1=0.01F。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 用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令信号源输出电压Ui=3V,并保持不变。图 22-32. 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其方法是,将毫伏表接在R(200)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一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3页 实验 串联 谐振 电路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