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33章作业(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宏观经济学第33章作业(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33章作业(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3章一、判断正误题 1.在过去50年间,美国的真实GDP每年增长5%左右。 2.投资是经济周期中特别易于变动的支出部分。 3.物价预期上升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如果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在长期中成立,那么长期总供给曲线就应该是一条垂线。 5.经济学家把产量的波动作为“经济周期”,因为产量的变动是有规律且可预测的。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一个原因是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货币持有量的价值并增加了消费支出。 7.如果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总需求曲线就向左移动。 8.错觉理论解释了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9.引起工资上升的物价预期上升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10.如
2、果经济处于衰退中,随着工资和物价预期上升,经济将自行调整到长期均衡。 11.在短期中,如果政府为了平衡其预算而削减支出,这就可能引起衰退。 12.总需求增加的短期效应是产量增加和物价水平上升。 13.石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滞胀。 14.在长期中,政府支出增加会增加产量,并使物价上升。 15.如果决策者选择使经济走出衰退,那么他们就应该用减少总需求的政策工具。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种关于经济波动的表述是正确的? a.当产量高于自然产量率时存在衰退。 b.萧条是温和的衰退。 c.经济波动之所以称为“经济周期”是因为产量的变动是有规律且可预测的。 d.可以用各种支出、收入和产量的衡量指标来衡量经
3、济波动,因为多数宏观经济量往往同时波动。 e.以上各项都不对。 2.根据利率效应,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低物价增加了货币持有量的价值和消费支出。 b.低物价减少了货币持有量的价值和消费支出。 c.低物价减少了货币持有量,增加了贷款,利率下降,而且,投资支出增加。 d.低物价增加了货币持有量,减少了贷款,利率上升,而且,投资支出减少。 3.以下哪一项不会引起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a.可获得的劳动增加。b.可获得的资本增加。c.可获得的技术增加。 d.物价预期上升。 e.以上各项都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4.以下哪一项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a. 财富效应。b.利率效应。c.古典二
4、分法或货币中性效应。d.汇率效应。e.以上各项都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5.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中,消费者乐观情绪增长的最初影响是 a.短期总供给向右移动。b.短期总供给向左移动。c.总需求向右移动。d.总需求向左移动。e.长期总供给向左移动。6.以下哪一种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的表述是正确的? a.当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向左移动。 b.是垂直的,因为所有物价与工资相等的变动并不影响产量。 c.向右上方倾斜,因为价格预期和工资在长期中是固定的。d.当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时向右移动。 7.根据财富效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低物价提高了货币持有量的价值,并增加了消费者支出。 b.低物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33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