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9页).doc
《学科素养(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素养(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基本素养学科基本素养1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认识4一、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4二、关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5三、关于高中学科课程结构5四、关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启示6核心素养与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61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72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关系83核心素养与教育评价关系9学科基本素养是学生或学者在本学科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从而达到某门具体学科所要前进的基本目标。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基本态度等几个方面。1基本素养基础知识由学科基本符号
2、、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组成。学科基本符号包括词语、名称、术语或标记等,也有人统称为事物的名称。学习这一类知识的最重要条件是重复练习与反馈和纠正。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规律,把不体现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区别开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属性,概括成为对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的认识,这时,我们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就达到了概念的阶段,也就掌握了这一类事物。学生掌握了学科基本概念,就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基本经验所谓学科基本经验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在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体验。如教师为学生创造的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
3、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积累学科基本经验创设良好的时空条件,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基本品质学科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学科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即学科基本品质。学科基本品质的培养必须体现学科的特点,并将基本道德品质要求具体化。结合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体现学科特点的道德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倾向。生活基本态度评定的内容遵纪守法1、 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制止违反纪律的行为。A 2、 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4、范和中学生守则,自觉维护纪律。B 3、 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能较好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C 4、 能基本遵守校纪校规,有时有违反纪律的行为。D 5、纪律观念淡漠,有不良嗜好,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关心集体1、 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A 2、 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B 3、 愿意参与活动,为目标尽心尽力。C 4、 能够参与活动,服从小组分工安排。D 5、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团队精神差。诚实守信1、待人诚实,不说谎话、大话、空话,不弄虚作假。A 2、言而有信,一般许诺别人的事情会尽力去做。B 3、一般能说到做到,但有时会说谎,会
5、耍小动作。C 4、有经常性的说谎行为,作业经常抄袭,考试经常作弊。D 5、 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行为习惯1、 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等习惯,多次被评为行为规范学习标兵;A 2、行为习惯良好,能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B 3、基本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有时有不良的行为;C 4、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一般,有说脏话,乱丢乱扔的现象;D 5、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差,说话不文明,有严重不良行为,如打架、赌博、偷窃等;学会负责1、 对自己所做的事能高度负责,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会自我批评;A 2、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认真去完成,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 3、能较好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6、有时会忽视后果;C 4、能完成学校或班级分配的任务,自制能力不够;D 5、对自己不负责任,自主能力很差;热心公益1、 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经常学雷锋做好事,并受到学校或其他组织的表扬;A 2、热心公益性活动,活动效果有待提高;B 3、能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公益性活动,但组织性不够强;C 4、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一部分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D 5、不愿参加班级、社会公益或社区服务等活动;学习兴趣1、 态度认真,学习主动,不缺课,能按时完成作业。A 2、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能独立按时完成。B 3、 有迟到、早退现象,求知欲不很强。C 4、 态度不认真,作业不认真完成。
7、D 5、 学习毫无兴趣,缺课现象严重。能力表现1、阶段性的学业水平考试与考查成绩优秀且有获奖记录。A 2、平时的考查成绩较优秀。B 3、平时考查成绩总体较好,但波动比较大。C 4、平时考查成绩尚能及格。D 5、平时考查成绩处于不及格。E反思行为1、有良好的自我反思的习惯,善于总结经验,效果良好;A 2、有良好的学习习惯。B 3、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C 4、学习能力差,无学习习惯。D 5、课后不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求上进。实践活动1、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操作活动,并且荣获校级或校级以上奖励。A 2、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能完成任务。B 3、比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基本上完成任务。C 4、参加社
8、会实践活动,但未能全部参加。D 5、经常不参加实践活动,实验操作技能未能掌握。创新表现1、积极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勇于创新,获得市级实验操作等荣誉。A 2、积极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且在实践活动中勇于创新,获得校级奖励。B 3、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努力,能进行研究性学习。C 4、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研究性学习,创新。D 5、在学习过程中,未能进行研究性学习及操作不及格。乐于合作1、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A 2、 喜欢与他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B 3、 愿意与他人共同合作。C 4、 能够与他人共同合作。D 5、不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1、 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老人,团结同学,深受大家
9、拥戴;A 2、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里有时会耍脾气,比较娇气;B 3、 对老师比较尊敬,同学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总体关系良好;C 4、与他人相处不很融洽,关系一般;D 5、不尊重老师和父母,经常欺负同学。方法运用1、 方法运用合情合理,并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与分享。A 2、 能运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B 3、 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方式有时不够恰当。C 4、 与他人交流合作时有一定的困难。D 5、 无法与不同的人进行正确的交流与合作。健康生活方式1、 兴趣爱好广泛,情趣健康,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A 2、能做到劳逸结合,注意身心调适;B 3、基本能处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无不良嗜好;
10、C 4、很多时候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D 5、生活无规律,无兴趣爱好,卫生意识差。运动技能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成绩优秀,并在市级以上获奖;A 2、 身体素质良好,在学校组织的运动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B 3、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身体素质较好,体育成绩达标;C 4、能参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及格;D 5、不能完成规定的身体技能动作,无运动特长。体质与健康1、拥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身体和心态均健康;A 2、身体健康,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B 3、身体比较健康,无明显心理障碍;C 4、学年内无较长的病假,心理素质不高;D 5、经常生病,身体素质较弱
11、,性格乖僻。兴趣浓厚1、 音乐、美术课感兴趣,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遇到问题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A 2、 音乐、美术课感兴趣,能够配合教师工作,但遇到问题缺少自己见解。B 3、 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但不会影响课堂纪律。C 4、对音乐、美术课不感兴趣,但不会影响课堂纪律。D 5、什么都不感兴趣,上课捣蛋违纪。情趣高雅1、 能够欣赏高雅的音乐以及绘画作品,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A 2、 能够欣赏好的艺术作品,但缺少见解。B 3、 只会欣赏一般的艺术作品,深层次的作品无法理解。C 4、 不会欣赏艺术作品,只会欣赏一般的儿童作品。D 5、 不但不懂得欣赏,还会加以破坏。善于表现有良好的艺术气质
12、,能够积极参加市里面的艺术活动,并有良好的表现,期末成绩优秀。A 2、 有良好的艺术气质,在学校的活动中勇于表现自己。B 3、 缺少艺术气质,只会在班级里表现自己,一到大的场合就怯场。C 4、 不会表现自己,只会在同学的再三推荐下才敢于表现。D 5、 不爱任何艺术活动,拒绝同学的任何邀请,期末成绩不及格。关于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建设的认识学习感悟: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教育部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林崇德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
13、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以下是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缪水娟在2015年教师发展论坛暨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学术年会(中学段)上的报告整理。(摘录于胡兴松老师博客)一、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教育部专家讨论稿),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共分9大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2学生
14、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要求核心素养基本要点(1)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尊重生命。(2)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3)实践创新:学以致用;敢于创新。(4)公民道德: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法治信仰;生态意识。(5)国家认同: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6)国际理解:全球视野;尊重差异;合作共生。(7)人文底蕴:文化积淀;人文情怀。(8)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9)审美情趣:感悟鉴赏;表达创造。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1)具体化。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明确化与深化。(2)整体性。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关键素养。(3)
15、综合性。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4)操作性。强调经过后天的学习可获得,可教可学。(5)渐进性。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二、关于高中学科核心素养1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2高中学科核心素养(专家讨论稿)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像,数据分析。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
16、识,公共参与。历史: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地理: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绿色运用。生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珍爱生命。信息技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通用技术: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1)学科素养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2)学科核心素养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3)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学科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素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