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吟(3页).doc
《家乡吟(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吟(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者按;家乡曾是一个羞涩的新娘,她经历着幼稚简陋到成熟丰美的历程。岁月变迁,她为儿女呈献了丰美的乳汁,而身上也承载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儿女的牵挂,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你母亲家乡干瘪的乳房。本文质朴的语言,却把家乡之情写得如浓的飘散的咖啡。我的家乡是贵州东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地处苗岭山区,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我爱它,因为它山水景色秀丽,风光旖旎;我爱它,因为它富有原生态魅力,越来越美。那里没有喧嚣,只有浓浓的苗侗乡情和悠悠的原生态民风;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狭窄的古老街道和风格各异的新农居。这里山青水秀,这里民风古朴,这里是歌舞的海洋,这里是百节的故乡!家乡,是一首动听的歌,述说着流逝的岁月!家乡
2、,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现着美丽的生活!回顾1978年以前,家乡还是实行人民公社化制度,那时候我已经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到农村和社员们整日在田地里劳动,由队长登记工分生活。到了年底,生产队将一年中卖余粮的收入,按社员个人所挣工分进行分配。那时农民辛勤劳动一年的收入少得可怜,社员们辛苦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不到两毛钱,个别生产队甚至出现负的工分值,根本不够买衣服、缝被子。农民全年粮食人均分配不到300斤,平时只能以红薯、包谷、玉米等杂粮为主,炒菜也只能滴上几滴清油。白面、大米饭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能填饱肚子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愿望。那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过的很紧,由于当时国家物资极度匮乏,购买什么东西
3、都限量供应,如粮食、清油、鸡蛋、肉食、布料、糖等都实行凭票定量供给。一个时期连购买火柴、肥皂也实行按票供应。在穿戴方面,新三年,旧三年,补补巴巴又三年,这话在民间流传已久。大家都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我家9口人,由于没有壮劳力,每月只能靠父亲58元的工资来生活。衣服、鞋子我们2至3年才能添置一件新的,平时我只能穿兄长们使用过的旧衣物。记得我在9岁时,我穿的裤子和鞋子都是母亲补过多回的还拿来穿,过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买新衣服,就会在心里羡慕不已。那时家乡附近只有一条伤痕累累,凹凸不平的狭窄砂石路,这条路还是通往州府和省府的公路呢。那时候如果有能够坐上车很不容易,人们赶场去县城多是
4、来回走路,赶场买卖东西都是肩扛手提,十分的辛苦。那个时候车辆行驶在路上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令人发憷。每到春秋季节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逢到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我在本村读小学,距我家约2公里远,去学校的路全是田间小道,根本没有什么道路可言。我每天都要从不足一尺宽的田间小路上翻过两个大沟才能到学校。碰到雨天,我还得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趟水过河,很多时候被荆棘或碎石头扎破脚。儿时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伙伴们到近村去看露天电影,那时家乡没有电视,更谈不上电脑了,全村一百户人家只有几台收音机。那时候民居多是术板房,砖房极少,贫困农民还住茅草房或杉木皮房,县城边缘地带还有竹篱茅舍。1983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