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09桃花源记(学生版+解析版).docx
《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09桃花源记(学生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09桃花源记(学生版+解析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9桃花源记(一)(2022 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日:“六一,何谓也? ”居士日:“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日:“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 岂不为六一乎?
3、 ”客笑日:“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 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日:“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 志吾之乐尔。”(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土传)【注释】谪:贬谪。颍水:地名。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易:改换。1.(1)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未果,寻病终(寻找) .C.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土(改变) *D.而屡易其号(屡次)25 .【甲】【乙】两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七)(2022 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古诗文阅读。【甲】石壕吏(节选)杜甫暮投
4、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成。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老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 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乙】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其言所闻,背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巴 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日:“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
5、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縻以济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阿:地名,今山东阿县。白首:老年人。决:决断(改事)。26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1)遣使追()(2)铸库兵以作耕器()2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出仓縻以济贫穷,阿县大治。28 .以下对上述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有吏夜捉人”反映了当时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B. “缺乏为外人道也”表达了村中人对外人的排斥。C. “共载皆白首”暗示阿县年轻人起初不欢迎子奇。D.上述诗文都意在表现战争
6、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29 .甲诗“”的行为和乙文“”的举措,都表现了百姓对战争的恐惧和厌 恶,但丙文又告诉我们 的道理。(八)(2022 广西北海一模)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
7、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麟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轩谟之益, 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腕甚厚。嶙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 一见冲,因陈无用,脩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 闾所安。(选自世说新语)【注】率:率直。尽言于谟谟
8、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腕:赐予。乞:这里指“赠送”。陈:陈述。脩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30 .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借助例如,解释以下加点词。方法词语例如加点词意义或用法字源法遣人船往迎 2瞿番遣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1)查字典脩然而退 退:后退退职,引退退缩谦让,退让(2)迁移法缘道以乞穷乏 缘溪行,望路之远近 (3)31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32 .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 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33 .在乙文中刘嶙之所表现的情怀与甲文中的陶渊明有
9、何异同?请简要说明。(九)(2022 山西大同 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4 .读准字音是读通古诗文的基础。请给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注音。(1)屋舍俨然(2)遂与外人间隔 35 .以下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11、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木求鱼* B.欲穷其林无穷无尽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悬崖绝壁 D.欣然规往豁然开朗 36 .完成以下语句的翻译。(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翻译:(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了?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37 .每个人内心都有乡村情怀、田园梦想。请根据选文填写下面的表格。选文乡村情怀相关名句积累游山西村写出了热闹的乡村民俗,既表达了作者对古老淳朴的乡村民俗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1) O(2) 桃花源记作者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有(3) ,有百姓生活的祥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阡陌交通,鸡大相闻(4) (十)(2022 河南模拟预测)阅
12、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三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 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注释】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相唤共同致农耕。肆,尽力。憩:休息。菽稷:泛指核食作 物。艺:种植。靡:无。暧:遮蔽。俎豆犹古法:祭祀仍遵古礼法。俎(zu)
14、豆:俎和豆。古代 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头发花白,指老人。38 .以下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武陵人捕鱼为业/缺乏为外人道也 B.便舍船,从口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C.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乃记之而去/停数日,辞去 39 .翻译下面的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40 .文段【甲】中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缺乏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对故事的开展起什么 作用?41 .根据你对文段【甲】【乙】的理解,你认为“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十一)(2022
15、 湖南郴州二模)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 道也。”(节选自桃花源记)【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
16、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那么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42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屋舍俨然()(2)安用重法邪() 43 .以下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44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C.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17、故不暇顾廉耻耳。D.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45 .翻译下面的句子。(1)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2)或请重法以禁之。46 . (1)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和O47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专题9桃花源记(一)(2022 广西河池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18、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 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19、津者。(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 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 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消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 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欧阳修六一居士传)【注释】谪:贬谪。颍水:地名。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易:改换。1.
20、(1)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便要还家(同“邀。邀请)B.未果,寻病终(寻找) *C.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改变)D.而屡易其号(屡次)*以下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A.忘路之远近B.老于此五物之间C.吾固知名之不可逃D.以志吾之乐尔(3)以下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表达了一个曲折有致、神秘虚幻的故事。B.【乙】文中“醉翁”和“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前者用于他在滁州知州时,后者用于他准备 退休定居颖水之后。C.【甲】文桃花源中人物热情好客,短短的“缺乏为外人道也”几
21、个字却能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 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甲】【乙】两文都表现出对恬淡闲适、怡然自得美好生活的向往,【甲】文通过表达故事,虚构一 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乙】文采用主客间答的形式,诙谐、幽默地 表达对即将到来的退休后闲适生活的向往。(4)把【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是为五一尔,奈何?(5)【甲】文中最能表达【乙】文作者所向往的生活情趣的句子是:,【乙】文中欧阳修在“既老 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改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o (两空均用原文填空)【答案】(1)B(2)C(3)C(4)率领妻子儿女
22、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 一,呢。(5)遂与外人间隔;聊以志吾之乐尔。【解析】(DB. “未果,寻病终”的意思是: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寻:不久。应选Bo此题考查文言虚词。A.之:助词,的;B.之:助词,的;C.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之:助词,的;应选Co(3)C.缺乏为外人道也几个字却能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有误。【甲】文 桃花源中人物热情好客“缺乏为外人道也”几个字却能表现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来打搅他们的生活,也 为后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做铺垫。应选Co(4)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
23、点字词:率,率领。妻子,指妻子、儿女。邑人,同县的人。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 再,又。(2)重点字词:是,这;为,是。奈何,怎么说。(5)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注意要求“两空均用原文填空”第一空:结合乙文“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那么又更号六一居士”可知,欧阳修在政治上 想摆脱忧劳烦扰,有急流勇退的思想。甲文“遂与外人间隔”最能表达。第二空:结合“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我本就知道名 声不可以逃脱,也知道我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可知,更改为“六 一居士”的目的是:聊以志吾之乐尔。【参考译文】【甲】东晋太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09 桃花源记学生版+解析版 2023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对比 阅读 桃花源记 学生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