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材的基本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教材的基本特点.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教材的基本特点我们国家与2000年启动了“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学校校能够上网,使中学校师生都能 共享网上训练资源,提高全部中学校的训练教学质量,使全体老师能普 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养训练水平和力量的连续训练。2001年公布的 基础训练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 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 容的呈现方式、同学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同学的学习和进展供应丰富多彩的训 练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团 体机
2、构、投入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讨论当中。但是,目前基本上实现了“校校通”,并且已有2.6万所中学校建设 了校内网,个别学校是人手一机(如位于石家庄的精英将来学校,现有 20个教学班,每班不超过30人,其中18个教学班是人手一机),但 是其中仅有1015%左右的学校实际应用较多、效果较好,而且绝大 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兴旺地区。笔者认为,没有一套适合同学在信息技 术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电子教材,这是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提 出电子教材应当具备的基本特点,以有利于电子教材编写、开发工作的 开展,敬请批判指正。一、时代特征 信息时代,学问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人类带入学问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学问社会,
3、学问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快,终身学习因而成为训练所 追求的目标。在此目标引领下,训练领域发生了从“教学范式响“学习 范式”的转换,训练技术领域也正在经受着从“支持老师的教”向,支持同 学的学”的转变。训练新范式及其训练技术新范式给传统教学设计理念 和方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范式下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以同学为中 心”和“面对过程”为特征。二、电子教材的实质这里所说的电子教材,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本。电 子教材是老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的旨在促进同学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同学的共性化学习,促进同学高级思维力量的进展。它是 一种主题式的系统化的主题学习资源,通常实行专题学习网站的呈现方
4、 式。三、电子教材的基本特点电子教材除了应具备传统教材的一些特点,如训练性、科学性、思 想性等之外,还应具备如下基本特点。(一)全面支持同学的自主学习电子教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整合供应资源工具、认知加工工 具、沟通协作工具、个别指导工具作用,创设一个全面支持同学自主学 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L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同学学习、 讨论的乐观性、主动性,使同学发自内心的主动参加到学习、讨论当中。2 .同学始终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学习和讨论活动的主线, 学习活动目的明确,而且同学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有助于培育同学的成就感、求知欲。3 .老师采用信息
5、技术为同学供应丰富的学习支架,为同学创设一个 有援的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4 .充分采用评价量规等评价工具,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在提 高学习有效性的同时,注意提高同学的评价技能。(二)以实现同学的共性化学习为目标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已深化人心,训练领域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同学为 本,使同学有权、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力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以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选择我相应的练习等。编辑、开发电子教材时 要以实现同学的共性化学习为目标,致力于促进同学的全面进展,使每 一位同学的独特潜能通过各学科教学获得应有的进展。(三)以开发同学的高级思维力量为根本电子教材中问题、任务、工程的设计,既要关注同学各学科基础学 问、基本技能培育,又要关注同学高级思维力量的进展,更要有助于促 进同学从“受训练者,到“自我成长者,的转变。(四)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电子教材必需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既要符合学科教学的内在 规律性,又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进展需求,更要遵循同学 身心进展特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