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一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学习文章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2 .揣摩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重点】1 .学习文章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2 .揣摩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把握苏州园林特征,学习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教学难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教学过程:一、导入闲暇之余,想要去走一走散散心的时候,你比拟喜欢去哪里?去人民公园的同学, 能说说你们为什么比拟喜欢去那里吗?预测:景色优美,心情放松。你
2、知道吗?其实这些公园就是园林的一种,具体来说 什么是园林呢?投影: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 水等)、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 境域。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是传统中国 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关于园林艺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由此可 见最好的园林是哪儿?这节课我们就随着苏州人叶圣陶叶老的笔触去了解一下中国古 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二、了解作者及背景,扫清字词障碍。1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提示七下曾学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投影:叶圣陶(1
3、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 军、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出示背景: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 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 一篇说明文来学习。由题目明确说明对象。2 .字词积累三、看篇:整体感知,理解特征。1 .读了叶老的文章,苏州园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设计意图:探查学情,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引出后面叶的总印象。)作者这个苏州人又是怎样述说自己对苏州园林的印象的呢?翻开书,用文中的 一句话来说明。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
4、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的影响。2 .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 点,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介绍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你认 为哪句话最合适?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吗?预测: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的是:务必使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共同点、总特征(本 文说明重点、说明中心)出示苏州园林相关图片加深感受与认识3 .对于苏州园林这一特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说明的呢?快速阅读3-9段,找出概括各段内容的关键语句。(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成果,同时使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合作探究一:注意3-
5、9段关键语句的位置,这样写有何好处?从文体特点来看,说明文的作者总是希望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自己所写的内容。 因此说明文常在文章的显要处“设路标” “给提示”,帮助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 解文章。(改标题事辅助说明)4 .再读苏州园林特征句,抓关键词:完美的图画。“完美的图画”是什么样的 呢?在七个方面又是怎样表达的呢?细读3-9段中与图画有关的语句感受一下。这些与图画有关的语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者介绍苏州园林时抓住特征说明的精 准功力,几乎是处处点特征了,实际上,在其它小节,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图画,也与 图画有关,如强调景致的深度与层次,这也是中国画的特点之一,有深度才能有内 涵。写颜色,也表达了中
6、国画的特点。投影:中国画特别讲究平稳沉和,它在用色方面力求各种色彩的和谐搭配,纵观任 何一幅中国画,我们都能发现它在色彩方面不会有一些突兀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浑 然天成,不会出现那种刺激性的视觉冲击。(投影中国画图片比对苏州园林建筑用色 说明)七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5 .小结:说明文章实用强,抓住特征处处彰。显要位置关键句,提示内容帮你 忙。增强说明条理性,七个角度轻松讲。说明特征有方法,抓住诀窍喜洋洋。明确:说明事物特征的第一个方法:设置提示内容的关键句。(设计意图:用顺口溜的形式回顾教学环节,及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又总结 了文章说明特征的方法,使学生有一个明确
7、的认识)四、看段:理清关系,把握结构。1 .再读2段,感受其与3-9段关系。完成:思考探究二:3-6段文字能否颠倒顺序?明确:不能,它们符合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并且与2段中四个“讲究”的 内容一 一照应。思考探究三:3-6段与7-9段能否颠倒顺序?明确:不能。3-6段对应的是四个“讲究”,7-9段对应的是“总之”一句, 两组段落之间有主次之分、整体到局部之分,大处到细节之分,所以不能颠倒顺 序来写。2 .小结:抓住全文关键段,提纲挈领引在前。发现段落呼应处,理清内在关系 显。分清总分与主次,方位时间细分辨。把握结构与顺序,说明特征条理现。明确:说明事物特征的第二个方法:采用条理清晰的结构。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教学 设计 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