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作业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作业及参考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一、填空:1 .幼儿园以 为基本活动,小学以 为主要任务。2 .幼小衔接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 o.幼小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小学化、形式化。3 .幼小衔接原那么主要有、全面性原那么、渐进性原那么。4 .要把提高儿童的 作为幼小衔接的焦点。二、判断并改错.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孩子在幼儿园开展得好,在小学也会开展得好。1 .幼儿在幼儿园里承当的义务是通过游戏开展自己,在小学承当的义务是掌握学习内 容,开展自己。2 .幼儿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情况之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3 .幼小衔接中的单向化表现为小学十分重视与幼儿园的衔接,而幼儿园却没有这一方面 的举措。
2、4 .幼小衔接的单向性包括一年级的教育中缺少对过渡期儿童身心特点的研究与尊重。5 .幼儿园大班应当在外部环境和条件上采取措施,提前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个了解。这 样,就能做好幼小衔接。6 .幼儿开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期,幼小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7 .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作为幼小衔接的重点。8 .瑞士和英国把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成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9 .日本在幼小衔接的配套研究与实验工作方面起步较晚。三、填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各方面的差异对照幼儿园小学学习方面每天集体教学时间为一小时左右, 每节课最长不超过一分钟每天集体教学时间小时,每节课分钟学习内容通
3、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 向幼儿传授粗浅知识有固定统一的,教学系统学习方 式以为主要学习形式,轻松愉快,没有压力以为正规课业学习方式,课后有O睡眠时间除晚8: 30到早6: 30的睡眠外,还有小时的午睡时间由于接送等原因学校昌家较远,基本无时间一日生活动静搭配,舒张有驰,提倡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开展有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制度,主要任务是四、名词解释幼小衔接五、简答题.幼小两个教育阶段存在哪些坡度?1 .我国幼小衔接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2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六、论述题:1 .我国在幼小衔接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2 .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应做哪些准备?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
4、接参考答案一、填空:1 .游戏学习2 .小学化现象3 .单向性4 .双向性原那么5 .适应能力二、判断并改错1. X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但幼儿园与小学有很大不同,注重幼小衔接,才能 保证孩子在幼儿园开展得好,在小学也会开展得好。2. .义幼儿在幼儿园里照看的对象,在小学承当的义务是掌握学习内容,开展自己。3. V4. 义幼小衔接中的单向化表现为幼儿园十分重视与小学的衔接,而小学却没有这一方面 的举措。5. V6. X幼儿园大班除了在外部环境和条件上采取措施,提前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个了解, 还应做好孩子心理上的准备。这样,才能做好幼小衔接。7. V8. X国外许多国家把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
5、素作为幼小衔接的重点。9. V10. X日本很早就开始研究幼小衔接的配套研究与实验工作。三、填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在各方面的差异对照幼儿园小学学习每天集体教学时间为2小时左每天集体教学时间44. 5小方面右,每节课最长不超过30分钟时,每节课40分钟学习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有固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内容式向幼儿传授粗浅知识材,教学系统抽象严谨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轻以上课为正规课业学习方方式松愉快,没有压力式,课后有家庭作业睡眠除晚8: 30到早6: 30的睡眠外,由于接送等原因学校离家较时间还有2小时的午睡时间远,基本无午睡时间一日动静搭配,舒张有驰,提倡保教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生
6、活制生活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开展度,主要任务是学习师生教师和幼儿始终在一起,及时解各学科教师有好多位,幼儿关系决、协调幼儿面临的困难遇到困难多需自己解决六、名词解释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七、简答题1 .幼小两个教育阶段存在哪些坡度?答:幼小两个教育阶段在以下四方面存在坡度:教学时间和休息时间差异过大教育环境和主要活动方式明显不同对儿童的要求不同,学习负担差异严重社会角色有所转换,人际关系发生变化2 .我国幼小衔接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答:在幼小衔接中,我国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小学化单向性形式化3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答:要做好幼小衔接,必须注意
7、以下四个方面:遵循儿童开展的特点,明确衔接任务从实际出发,找准衔接点考虑外界因素对衔接的影响,重视家长工作依据衔接工作的规律,突出衔接原那么七、论述题:1 .我国在幼小衔接中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答:我国在幼小衔接中普遍存在三方面问题:小学化。忽视幼儿的特点,游戏教学被知识教学取代,提前学小学课程,违背了儿童 的天性。由于“小学化”式的教育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开展的水平,会使孩子们进入小学后出 现丧失学习兴趣,良好习惯难以养成等情况。形式化。幼小衔接教育只停留在外表上,重视的是外在的形式,这些固然需要,但诸 如幼儿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等都是要关注 和
8、培养的。单向化。幼儿园十分重视与小学的衔接,而小学却没有这一方面的举措。改进措施:遵循儿童开展的特点,明确衔接任务。既重视外在环境的改变,更注重孩子心理品质 的培养。从实际出发,找准衔接点。要把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作为衔接焦点。考虑外界因素对衔接的影响,重视家长工作。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育儿目标,掌握科 学的育儿方法,配合幼儿园做好衔接工作。依据衔接工作的规律,突出衔接原那么。要注重双向性、全面性、渐进性原那么。2 .幼儿园为什么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应做哪些准备?答案:原因:学前儿童身心开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矛盾统一的变化过程,幼儿园和小学虽都属于基础 教育,但两个教育阶段却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教
9、育任务、内容、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 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而质的差异还在于学前阶段儿童是以游戏为主 要活动形式,处于受成人保护、养育的情况之下,他们对社会还不负有任何责任。而学龄阶 段的儿童那么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学习成为儿童对社会承当的义务。所以,幼儿从幼儿园到小 学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幼儿入小学后的适应及以后的健 康成长和开展,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6分)幼儿园应做以下准备:培养幼儿的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小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 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 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3分)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那么意识与执行规那么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 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分)培养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 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 执笔姿势等。(3分)培养幼儿的生活适应能力:了解小学课间十分钟的安排;培养幼儿识别、整理自己的物 品的能力等。(3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