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案 (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docx
《《中国石拱桥》教案 (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拱桥》教案 (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2 . 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能力目标1 . 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2 .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 括能力。3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 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
2、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1 .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 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2 .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 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开展学生的智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 如何表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
3、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 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 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 拱桥。二、讨论课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词一桥几个定语一中国(的) 一石材(的) 事业充满着诗意与辉煌。金秋时节骄傲地悬挂在枝头的果实,就是对鲜花绿叶最好的馈赠。 教师的事业是桥的事业,请看:在学生满堂的教室里,教师是知识之桥;在循循善诱的教诲 中,教师是心灵之桥;在风云变幻的人生舞台上,教师是灵魂之桥。就像桥只是前进途中的 一个局部一样,教师只是文明
4、传递中的一个过程;就像到达目的地的人也许会忘了桥的存在 一样,许多辉煌成果中教师的劳动可能被忽略;像许多教师本可以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 术家一样,桥本身也许可以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厦,成为令人仰止的丰碑,成为美丽如画 的园林,但它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座桥,永远固守着同一片蓝天,扎根于同一片黄土,遥望 着迷人的远方,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故事。啊,桥啊,桥也有心吗?是的,我知道,风雨中不堪重负的时候,桥在呻吟;滚滚人流涌过桥身的时候,桥在呐 喊;当人们拥抱远方灿烂云霞的时候,桥在期待;当人们创造新的辉煌的时候,桥有寂寞; 当人们在远方享受阳光的时候,桥有失落;当人们怀抱鲜花徜徉的时候,桥有欢乐;当人们
5、 经过桥去寻找新的风景的时候,桥有骄傲是的,我知道,在学生与知识之间,教师是桥; 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教师是桥;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教师是桥;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教师是 桥。是的,我知道,学生知识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祖国事业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人 类文明的飞跃,需要教师的桥。那么,就让我们做一座桥吧,植根于祖国的土壤,肩负着人 民的重托,承当着学生的希望,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心血。当学生成为远方丰碑 的时候,当祖国成为世界丰碑的时候,当文明成为人类丰碑的时候,你、我、他,我们将成 为一道绚丽的风景!提加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抒发一个教师甘为人梯、甘为人桥的奉献精神,语言形象 生动,意蕴丰
6、厚,特别是排比句的运用到达一种炉火纯青的境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把 本文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拟,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与语言特征,为这两个单 元的说明文学习打下基础。一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2) 拱字释义。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 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3)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4)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 质、功能,或说明事理。说
7、明事物特点和说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1 .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2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旌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1 .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3)全班交流。m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 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拟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 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 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
8、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开展。2 .局部探究。(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表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学生齐读第四、五段。小组讨论交流。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止匕外,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 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 “拱上加拱,桥 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说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 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
9、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 不致受到影响”说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 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 NFEAF 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 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表达了中国石拱桥的特 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朗原“修建于津89年到11到年间”,距今830多年,说明其历史悠久;由H个半圆 形的石拱相联而成”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 狮子”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
10、之一”说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说明其 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说明其成就突出。3 .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 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 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表达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五、延伸拓展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98引自辞海对卢沟桥介绍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 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桥的说明不够全面?学生明确: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 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桥旁另建有新桥等 内容。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表达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 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六、布置作业1 .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2 .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 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
12、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 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 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 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 开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 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表达事理的内部联系。1 .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2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以赵
13、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 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 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 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 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 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 座桥的。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图片显示:1 .石拱桥
14、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 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 “桥” “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拟早。(“比拟” 一词,去掉行吗?)3 .这种桥榜形式优美,诙切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结构坚固” “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 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5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6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7 .赵州
15、桥非常雄伟,全长50. 82米。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比照,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明确: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 “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 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那么紧扣“拱 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8 .“比拟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拟稳妥。9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 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 二者不能调整顺序。10
16、“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 靠性。11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12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13 两句比照,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 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 的写作态度。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 数字准确;没方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 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
17、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 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 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 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五、课堂练习1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竹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 等十多利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 一个成员,不管在形状
18、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 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 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 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O(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o(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2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3 .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
19、圆、粗、魁梧、高大。(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 定的差异。4 4) “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 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六、布置作业1 .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2 .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1)夜宿卢沟主耍写的是什么?(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2)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教案 20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中国 石拱桥 教案 20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1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