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我的无名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我的无名斋.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的无名斋以前在农村种地的时候,只要全家人能吃饱肚子就很满足了。遇下雨天不出工,想读会儿书 也无书可读,所以书房是连做梦也不曾想到的。后来居然有了书房,然而奇怪得很,我总不 由得把书房和祖辈赖以生存的田地联系起来。偶有人称赞我工作还有点成绩时,我便说:把 四季庄稼都扔了(意即专门干这活),怎能做不出什么来。我好歹有了间书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阴面一间窄窄的小室,窗子也小,较黯淡, 见不到阳光,只能承受北风。所以每坐到窗下,我便想起诗经中“北风其凉” 一句。因 为写诗话,需要个斋名,便以“北风轩”名之,北风轩诗话,一连写了几十那么。当时所 作诗,也以北风轩闲咏为题。后来单位调整住房,我选在了最
2、后面一座楼,为的是远离 市声,以求安静。我们没有办公室,读书写作都在家里,所以安静是必须的条件。书房也较 前大了一点,已为阳面家,仍叫北风轩似乎不大合适,但也没再另取斋名。单位最后一次调 整住房,即公房出售时,我没有离开最后面那座楼,而选择了更为安静且阳光充足的顶层。 虽说成了自己的房子,书房不可能再变换了,但我还是没有再取斋名,这时已没了兴趣,只 是撰了这样一副对联:“处世何曾略低首;读书总在最高楼。”竟得到一些朋友的称赞,说 从中可以看到本人处世的情怀、性格和操守。诗友周毅先生更是夸得有些离谱,说更可以看 到如今一般读书人已经没有了的清高和傲岸。书房虽然换了几次,并且一次比一次大些,但没变
3、的是杂乱。我这个人有些遛遢,案头 总是很乱。妻子爱整洁,为我整理过屡次,但总是刚整理过又乱了,后来也只好由我。在太 行山老区工作的大学同学崔河胜,来省城时每到我处闲聊。一次他终于对我讲,他的司机说: 去过太原好多人家,马老师这儿最差。这“差”,指简陋。我的书房,还有整个家,都没怎 么装修。我对老同学说:不错呀,古代大贤哪个有我这样的书斋?还有一次,太原一位熟人 来家,数落我的窗帘太寒修了,说如今谁还挂这样的帘子,他们学校家家都是那种漂亮的高 级窗帘。我不知怎么想到了问他,他们有多少书?他说,书没多少,学校发的教科书就够了。 这回该我说话了,我颇有几分得意地告他说:我的书比他们的窗帘值钱多了。书
4、房是供读书用的,无须讲究。简陋的书房,其实最宜读书。无拘无束,悠闲而读,爱 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实在是人生最好的享受。闭门读书,社会上的那些烦心事,统统摒于 门外,情思只在书册间,其乐何如?思接千载,与古贤交流,直可傲视一切。新加坡女画家 陈雪娥遥赐牡丹图一幅,我的题诗为:“身远红尘介且迂,何曾一顾紫和朱。而今应恐高人 笑,陋室新悬富贵图。”如斯情调,远离书房之人焉能有之?我最喜欢无功利性的随心而读。杜甫卧病秦州时寄其诗友高适、岑参的一首诗,有几句 为:“岂异神仙地,俱兼山水乡。竹斋烧药灶,花屿读书床。”我甚爱“花屿读书床”五字。 神仙地与山水乡,指高、岑二人各所在的有山有水之地。唐时的山与水
5、,自然都是美的。“花 屿读书床”,在水旁的山坡上,一把交椅,几卷闲书。杂着花香的清新空气,无人干扰的宁 静气氛,是杜甫想像两位友人读书时的情形,也是他自己认为最正确的读书之境,令我向往不 己。那年夏,我带了些书去霍山的中镇诗庄闲住,曾体验这样的读书,感觉真是好极了。抄 当时诗一首:“山中自不惧骄阳,水去风来都是凉。一卷陶诗松下读,初蝉声嫩野荆香。” 从那以后,我便将书房当做山居的茅庐,大有隐于市的感觉。一次妻子问我在书房给谁打电 话,谈了那么长时间?我读书或写作时,不但不打 ,而且不希望 玲响,所以妻子奇 怪地问。我说没有呀。细一想才明白,那是我读到得意处,便如在山上树丛间一样,琅琅而 出声了。如今想起来,书房真是太好了。不敢想像,如果没有书房,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我的 无名斋,虽然已为自己寄托精神的最正确所在,但我还是愿意当做安身立命之所,以故有“书 用落寞我思耕”句。如今文人的生财之道,自己不屑其实也不会,除了工资和稿费外,从无 任何收入。所以即便是为了养家糊口,也要一直笔耕于书田。就如父辈种地一样,不到实在 没有气力的时候,总要守着这书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