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年中考语文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我国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他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
2、真是巧妙绝伦啊。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2.以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B.四月的靖江,美不胜收,油菜花啦、樱花啦、梨花啦,竞相开放,娓紫嫣红。C.每年3月,春暖花开,法国电影院有3天把所有场次的票价调低为3. 5欧元,美其名曰“电影的春天”。D.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文“APEC蓝”、老虎和苍蝇:
3、哪个词形容2014年的中国最合适,让人们选出最能 代表中国的年度词汇。4 .以下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A.告罄缥缈契约B.狭隘祈祷折损C.伫立战栗温驯D.红绫闲暇修茸A.告罄缥缈契约B.狭隘祈祷折损C.伫立战栗温驯D.红绫闲暇修茸随声附和据为已有骸人听闻春寒料峭忍俊不禁垂垂暮老孜孜不倦扑朔迷离.以下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编写的。这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8 .鲁迅先生有三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均出自他的小说集呐喊。藤 6、
4、(1)选择C;理由例如:因为“天蓬”是猪八戒被打下天界前的天神名,吻合今年是猪年(“金龙”不符合“今 年是猪年”的要求);“天蓬”与“骏犬”平仄相对(“八戒”与“骏犬”的平仄不相对):“天蓬”比“八戒” 用词典雅(“八戒”不够典雅)。(2)例如:聪聪:猪年猪(祝)你心想事成猪(诸)事顺利,吃嘛嘛香,猪(珠)圆玉润,做一只开心永猪(驻)的 小猪。(3)例如:聪聪,南京博物院大年初一闭馆,我们后天再陪你去看文物展,好吗?明天我们可以上午先陪爷爷去南京 市民俗博物馆听听京剧,然后下午去江宁织造府,茗茗喜欢参与实践活动,做手工是个不错的选择,聪聪属猪,我们 可以一起去扎个金猪彩灯,这样的安排大家满意吗
5、?【解析】(1)题考查对联知识。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 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即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 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 两事。狗年之后是猪年,排除“金龙”,“骏犬”是仄声,对应平生“天蓬”,且比“八戒”用词典雅,应选C。(2)题考查祝福语的拟写。根据例如和题目要求,猪年的“猪”和“祝、朱、诸”等字谐音,仿照例句的特点拟写即 可。(3)题考查生活实际。根据一家人的出行要求和几家博物馆的活动时间和
6、活动内容来安排,大年初一,南京博物院闭 馆,所以,聪聪看文物展无法成行,可以改日;爷爷酷爱京剧,初一上午可以先陪爷爷去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听听京剧; 茗茗喜欢参与实践活动,下午可以选择去江宁织造博物馆做手工;聪聪属猪,两人可以一起去扎个金猪彩灯。注意安 排合理,既要尊重爷爷的爱好,又要照顾到聪聪的爱好,要商量着做决定,所以表达上要注意语气。9 、 (DC E (2)山岛竦峙 野渡无人舟自横 经纶世务者 自缘身在此山中 只恐双溪酢毓舟 肯将衰朽惜残年 (3)衡阳雁去无留意。酒酣胸胆尚开张年少万兜鳌八百里分麾下炙【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默写的能力。A项“对饮成三人”应改为“对影成三人”。B
7、项“五花连 钱旋做冰”应改为“五花连钱旋作冰”。D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应改为“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F项“山间之朝暮也”应改为“山间之四时也”。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 目,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竦峙”“渡”“纶”“世”“缘”“酢航” “衰朽”的写法。(3) 此题根据图片和所给出处的提示,可以看出第句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且该句第五个字是“无”,据此判断此句 应填“衡阳雁去无留意”;第句出自苏轼的江城子,且该句第一个字是“酒”,据此判断此句应填“酒酣胸胆尚 开张”;第句出自辛弃疾的南乡子,且该句第三个字是“万”,据此判断此句应填
8、“年少万兜鳌”;第句出自 辛弃疾的破阵子,且该句第三个字是“里”,据此判断此句应填“八百里分麾下炙”。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 应对各类题目。8、(1) B (2) A (3) 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的运用。唐诗三百首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所以应选在东方大地诗意栖居。寂静的春天在这 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 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
9、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 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所以应选大自然的 哀鸣。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 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 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所以应选真正的英雄。二、阅读9、(1) “思”到了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如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定会斫成生鱼片, 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
10、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2)不同。本诗中的“醉”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醉里挑灯看剑” 的“醉”,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剑”,表达的是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之情。【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思”即“想”,作者 站在锦江边上想到的,就是作者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因此,只要能准确理解诗歌,便能答对这道题。“牵风柳带绿凝 烟”写的是在春风吹绿柳枝的时节,水面腾起淡绿色的烟雾。”得鱼且斫金丝绘”写的是“能得到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儿,定会定会斫成生鱼片。“醉折桃
11、花倚钓船”写的是悠闲地倚靠在渔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钩的鱼儿。(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这首诗的文字中,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是初中阶段学过的 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剑”,再联系到 这个人,便能得出“醉”所表达的情感。10、1.2. CA3. (1)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单独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2)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解析】1. B.去:离开。2 .此题考
12、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 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句子意思是: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 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断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3 . A错误,B中应是“那个穿粗布衣服的老汉最后跑来吊唁是因为他对孙叔敖提了自己的建议”。4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 就可以拿总分值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吊:吊唁,吊丧, 引申为拜访。子:您。谨:小心谨
13、慎。【点睛】附译文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 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单独 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 ”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傲慢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 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 两拜,说:“(我)聆听并接受您的教导,愿意听您的教诲。”老人说:“地位已经高,要越是为人谦恭;官职越大, 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
14、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 ”孙叔敖回 答说:“您说得十分对,(我)会牢记的。”11、1.逻辑顺序。2 .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门别类地说明了翦氏驱虫的方法。3 .能删去。因为“之一”说明烧蚊香不是现代驱逐蚊虫的唯一方法;如果删去句意绝对,与事实不符;“之一”的运 用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4 .文章是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解析】.此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说明文有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从“现代驱逐蚊虫最常 用的手段之一是烧蚊香,古人会这么做吗? ”引出下文古人驱蚊的几种方法的介绍,可见使用的是逻辑顺序。1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5、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 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 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划线句子”其工作方法有两种:一是,一是” 说明运用的是分类别。结合整个句子来看,条理清楚的介绍了翦氏驱虫的两种方法。2 .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先说明词语的意思,再说明 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最后强调这个词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本句 中的“之一”是指“其中的一个”的意
16、思,表示数量和范围,但不表示是全部,如果删去,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 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题很简单,根据“从史料记载来看”“从考古发现来看”不难看出是从这两方面来 做介绍的。12、1. 扒香椿 吃香椿.例如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 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例如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 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2 .通过对母亲的一系列动作生动传神(描写细腻),
17、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3 .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例如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 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例如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解析】.此题考查写作思路的梳理与内容概括。解答此题按作者的表达顺序找出事件,并用与例如结构相同的短语概括即可。 文章以“香椿”为线索,依次写了我盼香棒,然后是扒香椿,母亲为我炸香椿,最后写我吃香椿。1 .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
18、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 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挖苦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 写了,表达了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与比喻两种修辞,选择其中的一种结合句意来分析即可。如:把香椿树比作 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愉悦心情。2 .此题考查动词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先找出动词,结合人物的身份与行为目的来分析。母亲先是“择好、 码好,洗净,腌一下”,然后打鸡蛋、和面、搅匀,再炸。一系列的动作井然有序,可见母亲的技艺娴熟。3 .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标题的含义大多从象征义或双关义入手。结合本文的内
19、容来看,标题本义指香 椿本身的味道,文章主要写了母亲为自己做香椿,自己童年时对香椿的痴迷,而且还是爱吃故乡的香椿,可以看出这 里的味道,还包括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故乡的眷恋,还有那独特的春天的味道。第二问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 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 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可写妈妈做的各种食物的味道,如手擀面、饺子、葱花油 饼等,或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13、1.中国崛起离不开文化支撑.【乙】2 . A A项运用两个类比,强化了文化给人的精神力量,和第段所阐释的“文化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
20、富”相吻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可从论点提出的位置来判定中心论点。如:文章标题;文章正文开头 第一句话;文章正文开头的最后一句话;文章主体局部的开头:文章主体局部,先做一定的论述,再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通过阅读分析文章可知,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1 .【甲】有误。第段主要论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全球性大国,文化已经成为开展的关键。【乙】正确。 【丙】分析不够全面。应是:强调要深刻认识文化的性质和特点,关注影响文化的多方面因素。2 . A项强化文化给人的精神力量,和第段所阐释的“文化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相吻合,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 内容。三、语言表述
21、14、例如:你作业写完了吗?我有的都不会,还没写完呢,好笨啊,还是你厉害,真聪明。等我写完了再玩好吗?正 好有不会的还可以请教你。【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言要得体。此题可先夸赞朋友聪明,及时完成作业,然后再说出自 己的难处。理由充分,语气委婉,言之成句即可。四、写作15、其实,我一直都在年华一点一点的老去,时间的指针撩拨着心跳。在苍凉的岁月中,他们互相搀扶着,陪伴着对方,温暖了一季又 一季的喧嚣。我有一对很普通、很平凡的父母,就像大多数人家的父母一样,他们之间平平淡淡,偶尔抱怨,偶尔小吵。我原 以为他们之间只剩亲情维系着,但现在,我终于知道他们之间没有至死不渝的爱情
22、,而是相濡以沫的陪伴。病痛折磨,她一直在那个秋天,没有丰收的喜悦,有的只是悲凉。爸爸的口腔溃疡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我看着躺在床上的滴水不进 的爸爸,心一阵一阵的疼。爸爸的眼神里写满了痛苦,而此时的妈妈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带爸爸去南京治疗。我看着 妈妈,就那么看着,她突然一个转身,盯我看了一眼,只是那一瞬间,我也感觉到妈妈一下苍老了许多。是啊,爸爸 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这个柱子倒了,妈妈只能用她瘦弱的身躯撑起这个家。第二天清晨,空气中还有湿漉漉的露水, 妈妈和爸爸便要出发了。站在路口,我目送着他们离去,只见妈妈产搀扶着爸爸,爸爸突然用手势比划着跟妈妈说:“你辛苦了,我拖累你了。”妈妈用手轻轻拍着爸
23、爸的后背,:“说什么呢,就算发生天大的事我也扛着,你安心养病, 我一直都在啊。”生死离别,他一直在2011年的冬天,充满着悲伤和临别,外公第四次跌倒了。这对身体本来就很差的外公来说,无异于是将他又推向 了鬼门关。妈妈在那一段时间里精神恍惚,动不动就掉眼泪。爸爸看到妈妈这样,也一样无可奈何,不停地用他那双 粗糙的大手摩擦着他同样粗糙的脸。那时候,家是一潭死气沉沉的湖水。妈妈整天穿梭家和医院之间,因为外公的病 而忙得消瘦了好几圈。可是,老天爷似乎并没有怜悯我妈妈的的意思,还是把外公给带走了。当外公的心停止跳动的 那一刻,妈妈突然大哭起来,那么惊天动地,那么不可阻挡,她不停地摇动着外公,可是外公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2022 年中 语文 考试 模拟 冲刺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