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建兰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1.F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C.D.悖论/蓬勃包扎/扎实咳嗽/洗漱催眠/摧枯拉朽巷道/街头巷尾晦涩/诲人不倦巍然屹立/迄今为止哄堂大笑/一哄而起负隅顽抗/无独有偶.以下各句
2、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运伊始即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B.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 达出来。C.牛津大学一位毕业生一纸讼状,将自己的母校告上了法庭,要求其赔偿自己1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74万元), 称当年“牛津大学给自己的成绩太低”。D.武汉首条BRT快速公交示范线雄楚大道BRT,昨日启动实地模拟演练,标志该线路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有望月 底正式通车。4 .以下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水浒传中三
3、位女将及绰号分别是扈三娘,绰号一丈青;孙二娘,绰号母夜叉;顾大嫂,绰号母大虫。B.水浒传中“山门醉打金身坏”这个故事情节主要是讲鲁智深下山喝酒吃肉,醉后大闹五台山,砸坏金身像,还 逼僧众吃狗肉。C.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李逵,他所使的武器是孙二娘所赠的两把戒刀,他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 所害。D.朝花夕拾里鲁迅回忆了众多的人物,如善良热忱的阿长、正直严谨的藤野、被庸医治死的父亲、正直的知识分 子范爱农这些形象都倾注了作者丰富真挚的感情。4.以下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驱国游记”,展示着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的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B.海底两万里我们除
4、了感叹凡尔纳小说的构思巧妙,更对作者的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肃然起敬。4.观返照吸江亭听晚梵声出松杪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那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 喜爱之情。【解析】.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句 意为: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句意为:心胸开阔,精神愉悦。怡:愉快。句意为:都成为明亮的霞光。 悉:都。句意为:能够踏在高石上。得:能够。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
5、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于”都是“介词,在”;B项中的“或”都是“有时”;C项中的 “以”分别是“因为”和“凭借”;D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应选C。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 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到达意达句顺。重点词语:跃(跃动); 影(月影)。句意: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重点词语:始(开始);数(几)。句意
6、: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那么。翻译文言语句要抓 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句意尽量到达完美。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信息作答。乙文中写游焦山四件快事分别 是“观返照吸江亭”“晚望月孝然祠外”“听晚梵声出松杪”和“晓起观海门日出”。据此可填写作答。此题考查比拟阅 读的能力。细读文本,然后正确翻译,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甲文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
7、的览物之情。 为下文表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乙文那么纯为写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甲】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 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 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 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 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
8、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 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 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来焦山有四件令人高兴的事:观看夕阳返照在吸江亭的美景。青青的山峰映照着落日,沧海烟云一片烟波 浩渺的景象,像是米家父子的笔法创造的意境。晚上在孝然祠外观看月色,天空碧蓝,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听 那诵经的声间从松树梢间传来,让人有出落凡尘的想法。早晨起来观看海门日出,(
9、太阳)刚开始从远处的树林中稍微 露出一点红晕的光,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光芒照射在水中,一下子全都变成了明亮、摇曳多姿、荡漾的霞光。瘗鹤铭在雷轰石的下面,惊涛骇浪早晚喷涌和激荡。我是在十一月的时候来游玩的,江水刚落潮,于是能够登上 潮汐的石头之上,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实在是有幸呀。8、1.诸葛亮.(我)就容许为先帝奔波效劳。2 .表达作者希望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忠于蜀汉(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思想感情。【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
10、摩其意思。“臣”古人谦称 自己,即诸葛亮。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及翻译能力。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 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许:容许;驱驰:奔波效劳。3.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这两段诸葛亮自述身世,回顾三顾茅庐至临危受命以来与先帝共同创业的历程,追述 先帝托孤以来的心情及做法,阐述自己兴复汉室的策略和忠心。以表报先帝忠陛下之情。【点睛】译文: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 而委
11、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发奋,而同意为先帝奔波效力。后来遭遇失 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 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 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 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存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9、1. C. B2 .D.能在公共场所批
12、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这是你用丰厚的礼品买通我的左右来赞赏你啊!3 .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奖罚清楚。【解析】参考译文:【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 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 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 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 等奖赏;能够
13、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 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 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乙】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但我派人去即墨观察, 却是田地开辟,人民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安宁;(我明白)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以求他们帮助的缘故。”随即 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城)大夫,
14、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城),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 话传来。我派人前去观察阿(城),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以前赵国攻打邺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 道;(我知道)是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把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 近臣处死了(煮死)。就这样众位大臣感到惊悚与恐惧,没有一个敢掩饰自己的虚假,务必用尽自己(真实的)情感, 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的强盛国家。1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 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此题A.过错/犯过错。B.实情/情感。C.见识短浅。
15、D.偏爱/私情。应选 Co2 .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句子不熟悉根本无法 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中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 入法。此题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可翻译为“却”。B.认为。结构助词,的/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 仲、乐毅”。D.介词,在/介词,比。应选B。3 .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虚词、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 不然
16、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如果是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中,“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 事东方以宁”的意思是:但我派人去即墨观察,却是田地开辟,人民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安宁。所以A、B选 项中的句子的正确的断句方式是: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 馁”的意思是:我派人前去观察阿(城),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所以C、D选项中的句子的正确的断句方式是: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所以,正确选项为D。4 .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此题要注意“谤讥”“市朝”“闻”
17、“是”“子” “币”“事”“左右”的意思。同时注意“能谤讥于市朝”是状语后置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判断句。5 .此题属于信息筛选题,基本是对人物的某种品质、物象的特征、事情的原因、说明的道理、得出的启示、作者 的情感等的分析,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 的话概括。此题从【甲】文意思可以概括出“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从【乙】文意思可以概括出“求真务实、奖罚 清楚”。【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 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
18、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 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 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10、1.物种正在加速灭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2 .列数字作比拟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3 .不能删去。或许是也许,表示估计和推测,说明某种生物灭绝有导致治疗艾滋病或开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 着破灭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并非一定发生,去掉后过于绝对,这一词的使用表达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4 . C.例如:启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
19、 性做出贡献。【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整体上把握文本。文章题目中表达的是蜜蜂的灭绝,但是根据全文内容,以及第七段的内 容,“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 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因此本文 介绍的是物种灭绝的现状,原因是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1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结合“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 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 100万倍。”分析:“1000倍、
20、100万倍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以前快了、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采用了作比拟的说明方法。综述:运用列数 字、作比拟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2 .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态度。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认的。把删去前和删去后的句意作比照。然后从说明文语言 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或许”是也许, 表示估计和推测,说明某种生物灭绝有导致治疗艾滋病或开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的可能,但这种情况 并非一定发生,去掉后过于绝对,所以不能删去。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选项。A项错误
21、。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B项内容意思太绝对与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不相符;C项正确;D项,本文的说明对 象是地球上的生物,是由生物之蜜蜂说起,顺序是由个别到一般,所以与D项说法不相符。4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保护环境,关爱动物”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即可。【点睛】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拟、下定义、打比方(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 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引用是一种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用指的是为了
22、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 词、俗语、名人名言等。(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 说清楚,条理清晰。(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4) 作比拟: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拟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拟,使读者通过比拟得 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拟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 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6)打比方: 利用两
23、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拟,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1、1.引用名言突出沙漠的荒芜、死寂、毫无生命迹象;为下文写绿岛作铺垫;与下文绿岛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绿岛的可贵。2. 这一组动词准确、形象,富有表现力,生动表现了这些树战胜沙梁的勇敢顽强,令人动感、振奋,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敬意和赞美。3. 这一段总结全文,在对绿岛描写与抒写感悟的基础上含蓄揭示主旨。收获整个世界蕴意丰富。既有对绿岛生命力、活力的赞美,也有对绿色生命不畏风沙,敢于抗争的赞美,还包含对治沙人员所取得的成就的赞叹。4. 甲段主要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展示风后各种树的姿态,作者
24、的欣喜与赞美之情融在描写之中;乙段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兼抒情,作者直抒胸臆,强烈抒发了对绿的无限渴望与赞美之情。【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表达作用。语句“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 只差一块墓碑了。 ”,结合前文“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和后文“好一个死寂的海”可知, 作者引用了探险家斯文赫丁的话,突出了沙漠的荒芜、死寂,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文叙写绿岛做铺垫,并与 下文绿岛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的比照,从而突出绿岛的可贵。据此理解作答。1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城区 建兰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