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六校联考2022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六校联考2022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东湖高新区六校联考2022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考前须知.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1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局部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局部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2 .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1.以下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那么,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 gen jie yi yanB. genxie e yanC. heng jie e yTn
2、D. heng xie yi yTn.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昨晚上我们两口子本来商量好,说得一妥百妥,决不留恋孩子啦,可是,如果孩子太小,就总担忧她是不是这样那样啦,结果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川端康成父母的心)C.可是这么小的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躯呀?(渔夫的故事D.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韭是为了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以下对病句的修改
3、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2019年暑假,东莞市“智慧教育名师在线”平台开始授课。(在“平台”后加“讲师”)B.由于去年倒春寒的天气,使老兰州八景之一的皋兰什川“梨苑花光”胜景不再。(删去“由于”或“使”)C.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调整为“程度深、进展快”)D. “巨婴” 一词被评为2018年“十大流行语”之一,一个成年人是否算“巨婴”,关键看他心理水平滞留在婴儿阶段。(在“心理水平”后加“是否”)4.从传统文化常识角度看,以下各项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小宇说:“今年是农历已亥年,猪年。”小康说:“那明年就是农历庚子年
4、,鼠年。”B.小芳向妹妹介绍说:“小满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麦子籽粒已经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C.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解析】试题分析:B项:“可是,如果孩子太小,就总担忧她是不是这样那样啦,结果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这个句子中, 孩子小是事实,我们两口子担忧孩子也是事实,所以不应该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 所以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 积累,特别是容易混
5、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关联词的运用。3、C【解析】C.修改不正确。在句末加”的趋势”。应选C。4、A【解析】B项,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C项,这首七言律诗表达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D项,“鼎力相助! ”是敬辞。5、A【解析】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作品。应选A。6、(1)传统文化应借助现代科技重现魅力,科技创新使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科技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2) 例如一一妈妈,您看:这是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的徽标。上面的图案像不像变形的“端”字?它代表着端门;它还 像一个简易的二维码,代表数字馆。下面是用英文和汉字书写的“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徽标整
6、体寓意应该是传 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可依据材料一 “古老的文化遗产将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 和材料二“近年来故官本着根植于传统文化,紧扣人民群众群众生活的原那么,不断推出群众乐于享用的传统文化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展览与产品”两个语句,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角度拟写作答。(2)理解节徽所蕴 含的意义。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 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作答时,首先要有称谓,要按照节徽图案的内容依次介绍说明。言之有理,符合 节徽所蕴含的意义即可。7、
7、(1)白露为霜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7)浮光跃金静影沉璧(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淫”“怆”“鬓”“璧”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8、吴用在卦歌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欲陷卢俊义“谋反”之罪。【解析】结合平时的积累和题干要求,仔细阅读文本,概括分析即可。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 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因为宋江喜爱他的才华,想邀请他上山,便派军师吴用与李逵假装 算命先生与哑道童混入卢府为其算命
8、,吴用在卢俊义府上设计让卢俊义写下一首藏头反诗。吴用的四句卦歌其实是首 藏头诗,四句诗的首字连在一起便暗藏“卢俊义反”的玄机。二、阅读9、1. 宋 苏轼2. 拿着 受不住 哪里赶得上为什么【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背记作者、作品、出处、作者的朝代、字、号、评价等要对 应,不可张冠李戴。填空题不能写错字,文学常识的识记关键在于平时积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北宋著 名的文字家苏轼。1 .试题分析:理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解诗词中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平时要多积累,要能结合具体语境, 弄清诗句的意思来辨析推断。(1) “把酒问青天”的“把”是“拿着,执、持”。
9、(2) “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是:受 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不胜”是“受不住”的意思。(3) “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的美好。“何似”是“哪里比得上”的意思。(4) “何事长向别时圆? ”的意思是: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何事” 是“为什么”的意思。10、1.(1)加害、陷害 (2)改变 (3)送、赠送C2. (1)(嵇康)临刑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山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 (2)山涛就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印封完好如初。3. 重情重义、选贤任能、谨慎节俭、为官清廉。【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
10、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 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危”:加害、陷害。所以千万不要 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 . C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A项前者为动词“做,担任”;后者为介 词“对,向”。B项前者为目的连词“来”:后者“因为”。D项前者为固定短语,前者表根据,译为“用来的”; 后者表原因,译为“的原因”。2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
11、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以下字词的翻译,如“诛”:把罪人杀死。“汝”:你。“乃”:于是,就。“付”:交给, 交付。“如初”:像当初一样完好。3 .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 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巨源在,汝不孤矣”是说山涛重情重义。“涛甄拔隐屈, 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是说他选贤任能。“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 秩,散之亲故”是说他谨慎节俭、为官清廉。【点睛】译文:山涛字巨源,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年轻时有器
12、量,卓然不群。喜好庄子老子,常隐居乡里, 掩盖自己的志向才能。与嵇康为友,后又遇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为莫逆之交。嵇康后来被治罪,临 刑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山涛(山巨源)在,你就不会孤独无靠了。”泰始初(265),加封为奉车都尉,晋爵为新沓伯。羊祜执政时,有人要陷害裴秀,山涛厉言正色保护裴秀,因此不 合一些权臣之意,出任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风俗鄙薄,无推贤荐才之风。山涛鉴别选拔隐逸之土,查访贤人, 表彰或任命三十多人,都显名于当世。山涛受到百姓土人的仰慕推崇,当地风俗也为之改变。起初,山涛是平民,家中贫困,对妻子韩氏说:“忍耐饥寒,我以后将做三公,只是不知道你能否当公夫人!
13、 ”荣 华富贵以后,忠诚谨慎俭约,虽然爵位如同诸侯,然而没有纳妾。俸禄赏赐,散发给了亲朋故旧。当初,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治今山东平原北)令,贪污枉法,贿赂公卿,以求好名声。也送给山涛一百斤丝,山 涛不愿单独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楼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用囚车送他到廷尉治罪,但凡他所贿赂的人, 都要追究。山涛拿出丝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当初的印封还完好。11、1.老屋作为文章的行文线索,串联起全文;老屋也见证着这个家庭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和困难,表达出母亲生活的 不易;老屋象征着母亲,表现出母亲伟大的人格。4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小燕子,将母亲比作老屋,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
14、是“我” 一生精神的归宿,表 达了 “我”对母亲的爱。5 .在老屋生活是“我”和娘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是“我”的启蒙学堂;母亲就 像“我”生命的老屋,斑驳而又结实,沧桑而又坚毅,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温暖和力量,表现了 “我”对母 亲的爱。6 .母亲对孩子充满慈祥,勤劳善良。【解析】.此文是一篇回忆性对文章,地点“老屋”,人物是母亲。文中处处出现“老屋”,以“老屋”为行文线索,串起对 小时候事件的回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屋”见证了家庭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和困难,是母亲精神的象征, 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1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到赏析的点
15、,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者是描写角度等。此句“我就是住在 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将自己比作“小燕子”,可知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表 达了 “我”对母亲的爱。2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要结合句子所在的上下文来理解。一家人挤在炕上,这间老屋、这个老炕,就是我的 启蒙学堂,是爱巢,这里曾是温暖的梦乡。在这个老屋子里住的10年,是我和娘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最无忧 无虑的一段时光。爹当时在钻井队当工人,地里的耕种、家里的吃穿,都由娘一个人操持。老屋斑驳而又结实,沧桑 而又坚毅,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温暖和力觉。3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
16、;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 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如:每天晚上,娘都 凑着黄豆粒大小、闪烁跳动的油灯,一边补缀着全家人的衣服,一边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和做人的道理;为了给两个哥 哥娶上娩妇,娘又一次跟参一起起早贪黑,和泥摔坯,一口气益起了两座表砖房;步履已经蹒跚却还在为我忙里忙外 的娘亲;可知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关爱孩子的好母亲。12、 1. BD2. (1)这些偏方和单方也是利用了辣椒的果实、茎和种子的药效。辣椒具有“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泻、擦 癣”等功效。如辣椒水疗冻疮,就是利用其祛风行血、导滞等药用
17、功效。(2)饮食习惯的原因。湖南人嗜辣,祖祖辈辈的饮食习惯,对人的性格有一定的影响;地理位置的原因。历史上 湖南地处偏远内陆,经济落后的现状对人品性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精神文化的原因。湖南在明清时期,有频繁的 人口迁移和重组,不断形成新的民风,也影响湖南人敢为人先的性格和气质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二“营养成分比照表”中辣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0.73毫克,而红甜椒的胡萝卜素含量是1.60毫克,明显 比辣椒的高。红甜椒的“碳水化合物、热量(千卡)、钙(毫克)”等含量均高于辣椒。B项分析有误。1 . D项理解有误。材料三中“辣椒落户湖南,究其缘由,大概可做以下分析:首先是地理与气候的原因。其次是
18、与饮食习惯有关。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人文 特征与辣椒的特质融合相通”。2 .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中“辣椒主要以果实供药用,茎和种子也可入药,药检记载,辣椒能 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泻、擦癣。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辣椒还有兴奋神经、控制血压、开胃消食、止痛、减肥等功效。”这些内容回答第(1)问即可。(2)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与信息筛选。可由材料三中“首先是地理与气候 的原因。湖南便处在这条“辣带”的一个圆点上。其次是与饮食习惯有关。湖南人嗜辣,无辣不香,故民间有“小菜 半边粮,辣椒当衣穿”的说法。再次是精神文化的原因。“吾湘变,那
19、么中国变;吾湘存,那么中国存。”湖湘在明初和 清初因战乱有两次大规模移民和人口的重新组合,这样,逐渐形成新民风,也逐渐形成了坚忍、敢作敢当、忍耐刻苦、 骁勇强悍的湖湘气质。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食物对人性格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分条概括作答。13、1.母亲冒着危险挤上公交车;母亲占两个座位并固执地让我去坐;母亲发动乘客给生病的我让座;母亲 提醒我去占座,但害怕被我拒绝。3 .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扒住车门” “一跃而上”表现了母亲上车动作的麻利;“催促着我”表现 了母亲对我还没上车的担忧;“优越”“得意”写出了母亲觉得自己比年轻人能干的自豪感。4 .正好那里有空座,这孩子怎么
20、还不过去?我提醒一下她吧(看到有空座,想提醒2分),但是她上次就为座位的事 生气了,我还是不说了,真让人焦急。5 .交代母亲退休的经历以及退休前的职业,表达母亲是一个热爱声乐教学事业、无私关爱学生的好老师。“退休”意 味着不再需要挤公交车去上班,母亲却表现出留恋与不舍,设下悬念;之后再次受聘又可以挤公交车了她显得很兴奋, 前后照应再一次侧面表达出母亲的事业心。6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文中母亲虽然有自私、精明的特点,但这是她为了子女、为了家庭在常年的排队的经历中养成 的习惯。她习惯了给予孩子庇护,习惯了挤上公车,乘车去给孩子们上课。所以我认为文中的母亲是可敬的,在她身 上有特定时代母亲共同的特点
21、,这种事业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并不会过时。【解析】.此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 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文中主要写了母亲乘坐 公交车时的表现:冒着危险挤上公交车;占两个座位并固执地让我去坐;发动乘客给生病的我让座;提醒我去占座, 但害怕被我拒绝。点睛:概括文章情节,可以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 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需要说明的是有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 并用恰当的词
22、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1 .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那么, 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 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扒住车门”“一跃而上”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上车动作的麻利;“催促着我”运用 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还没上车的担忧;“优越”“得意”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觉得自己比年轻人能干的自豪 感。2 .此题是对补写人物心理的考查。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 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
23、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那么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围绕母亲的“不解和无奈”拟写即可。3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作用的分析能力。结合下文来分析,两段交代母亲退休的经历以及退休前的职业,表达母 亲是一个热爱声乐教学事业、无私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母亲对不再需要挤公交车去上班表现出留恋与不舍,设下悬念; 再次受聘又可以挤公交车了她显得很兴奋,前后照应,侧面表达出母亲的事业心。4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 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武汉 东湖 高新区 联考 2022 年中 语文 适应性 模拟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