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1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统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秘籍1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秘籍1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统编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秘籍10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箭高考预测概率预测题型预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向预测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开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手,应试秘籍本专题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专题1 .从考点频率看,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开展 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考查的重 点。2 .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出现,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一、探索认识的奥秘一、认识(一)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二)认识的形式(阶段、类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
2、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 同阶段。1 .感性认识2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开展 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3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开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 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 物。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1 .主体:劳动群众.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 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 围。2 .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当者和社会生产力的表达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 开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开展的决定力量。(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开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
4、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开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 进步和开展。5方法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要求一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一一侧重于思想、态度(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 习。(2)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 点。1 .群众路线一一侧重于行为、方法(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 线。2 .党为什么坚持群众观
5、点和群众路线(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3)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4)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5)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群众是党力量的源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3 .做法:(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人的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
6、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二)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也可以说,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创造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三)人的价值的内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贡献),也是价值的享用者(索取)。1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 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2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 到社会对自己的价值的成认,实现了自我的满
7、足,换言之,就是价值的自我实现。结论:人的价值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四)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开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 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五)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于创造价值。方法论: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二、价值观(-)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8、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 .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2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3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4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表达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开展的历史说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 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1 .意义:(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表达,凝结着全体人民共
9、同的价值追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表达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也吸收了世 界文明有益成果,表达了时代精神。2 .要求:(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四)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对社会和人生具有消极的导向作
10、用;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表达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含义价值判断: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做出判断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三)产生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四)要求(客观标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开展 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五)特点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2,在阶级社会
11、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六)标准.客观标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开展 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注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不具有主观性.最高价值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1)根本的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容许不容许(2)最高价值追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 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注意:最高价值标准W唯一标准.选择标准: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12、七)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方法论: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客观标准)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四、实现人生价值(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三) 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具体要求:1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
13、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4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 异与冲突产生的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 向作用。形成哲学知识体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宗典例割折.从认识过程的秩序来说,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 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 感觉经验,认识开始于经验一一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感性认识是初级的、现象的,是认
14、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认识,是真理性认识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和途径A.B.C.D.【答案】A【解析】【详解】:认识开始于经验,这说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是辩证统 一关系,也说明感性认识是初级的、现象的,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正确切题。 :理性认识有正误之分,并不是所有的理性认识都是真理性认识,错误。: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错误。故此题选A。1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 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
15、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这说明()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开展 过程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A.B.C.D.【答案】B【解析】【详解】: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故不选。:真理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不断超越自身,故不选。: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这说明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故入选。故此题选B。3 . 2
16、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依次是:复工复产、新冠疫情、无病症感染者、方 舱医院、健康码、数字人民币、服贸会、双循环、天问一号无接触配送。新词语记 录生活新变化、社会经济新开展,串联着2020年人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由此 可见()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C.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C.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A.B.【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强调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表达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反作用,与题意不符。:“新词语记录生活新变化、社会经济新开展,串联
17、着2020年人们共同经历的 点点滴滴”。说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能动反映,正确。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本身不会随时间推移而自主变 化,错误。故此题选C。4 . 2021年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未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不 得向消费者推送商业信息;小区物业、经营场所不能将人脸识别作为出入的唯一验 证方式;快递单据等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使用完后应及时销毁,或是涂抹 掉关键信息后再丢弃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越来越有力!由此可见()A.法律法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法律法规对社会开展具有反作用C.法律法规促进社会经济的开展D.社会经济
18、开展要求变革上层建筑【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未涉及法律法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排除。B: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越来越有力,这表达了法律 法规对社会开展具有反作用,B正确。C:法律法规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开展,C排除。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错误。故此题选Bo.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 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我 们党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重 于千钧。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开展的源泉人
19、民群众决定着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开展的决定力量A.B.C.D.【答案】D【解析】【详解】: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对于共产 党人而言,“人民”二字始终重于千钧。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历史 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开展的决定力量,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开展的源泉。说法错误。: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说法错误。故此题选D。5 . 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发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 调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
20、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 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求开展党史教育,强化理 想信念以更好服务社会开展,表达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指导实践、推开工作A.B.C.D.【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没有表达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不合题意。:材料表达的是上层建筑的变化,没有表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不合题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求开展党史教育以更好服务社会开展,表达了上层建筑
21、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指导实践、推开工作,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D。6 .习近平主席屡次引用“革命理想高于天”来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理想信念。回望百年党史,走向绞刑架的李大钊,发出了 “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 利”的坚贞誓言。面对敌人屠刀的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 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雄壮诗篇。今天要用好红色资源,麽续红色血脉,努力创 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材料表达的哲学道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在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观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A.B.C.D.
22、【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重在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表达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正确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撑革命先烈为共产主 义事业献身,表达了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未表达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错误。故此题选C。7 .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很辉煌,杂交水稻足以青史留名,但他似乎并不在意,继续 奋进,提高产量,搞海水稻,带年轻人,把荣誉视为无物。他说过,只有在田间劳 作,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才是真正的幸福。袁隆平院士的幸福观告诉我们() A.人生价值是
23、贡献和索取的统一B.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C.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D.价值观对改造世界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讲述袁隆平院士对社会的贡献,未讲述对社会的索取,A不符合 题意。B: “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很辉煌,杂交水稻足以青史留名,但他似乎并不在意,继续 奋进,提高产量,搞海水稻,带年轻人,把荣誉视为无物。他说过,只有在田间劳 作,看着沉甸甸的稻穗,才是真正的幸福。”袁隆平院士的幸福观告诉我们要在劳 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B符合题意。C:材料未表达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C不符合题意。D:正确价值观对改造世界有积极的导向作用,D错误。故此题选B。孝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秘籍10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统编版 秘籍 10 认识 社会 价值 选择 统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