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汇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放射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射科标准化管理操作规程一、2410洗片机的操作规程1、根据胶片照相性能选择适当的洗片速度。2、设定所需的显影、定影、干燥的温度。3、最大水流量控制在23升/分。使用完停机,断开电源开关, 切断总电源,关闭自来水阀门。二、500MAX线机的操作规程1、开启电源,指示灯亮,不到一分钟即显示图像。2、图像调整:出现图像后,需要十分钟使系统进入稳定工作状 态后再行图像调整。3、根据检查需要把条件调到相适应的位置,然后进行各项检查。三、高频80KWX线发出装置的操作程序1、起动流程:系统通过选控制面板“开机”键给系统通电。主机将通过起动流 程引导自动自检,在照相KVP显示栏上的信息通常仅对维修人员有用
2、。通电过程结束后,面板上应显示正常的照相参数。如果不能通过, 在照相KVP显示栏上的错误信息指明错误(参见3. 8)。提示:一些面板上的指示灯在起动过程中提供服务信息。这些显 示应被操作者略过,直到系统完成起动。如果照相管位被安装,系统 总是在开始时切到照相方式。2、X线管预热过程:除非管球预热,否那么不应进行曝光,这会延长X线管寿命。在每天开始使用的时候,以及所选管位大约1小时没有使用,建 议执行以下过程来预热X线管。1)把遮光器全部关上。2)选择曝光参数为70kVp. 200mAs, 200mA和1秒。3)确定X光室内没有人暴露在射线下。3、动态DSA动态DSA涉及的成像技术有:数字电影减
3、影(DCM)、 旋转式心血管造影(旋转DSA)、步进式血管造影、遥控比照剂跟踪 技术和自动最正确角度定位系统。四、X线摄影检查的一般准那么1、影像的标识:必须在照片上给出病人相关的标记(如X线号)、 检查日期和定位标记。2、X线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与X线检查相关的重要物理参 数和技术参数的选择。3、病人体位:为了显示被检查部位不同角度的结构,还需要改变 或采取特殊的体位。具体的体位设计要由直接参与检查的技术人员负 责。4、X线束的限制:把X线束限制到满足所需诊断信息要求的最小 照射野,可以提高影像质量和降低病人的辐射剂量。对X线束的限制 还需要考虑是否能避开一次射线对敏感器官的辐射。5、防
4、护屏蔽:对敏感的组织或器官应尽可能进行屏蔽,特别是对 于生育期病人,当睾丸或卵巢位于或靠近受照射部位时,应对它们采 取屏蔽措施。6、摄影曝光条件:了解和正确采用恰当的摄影条件(如管电压、 标称焦点、球管滤过等)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对病人剂量和影像质量 有显著的影响。7、每次检查的曝光次数:一次检查中的曝光次数必须始终保持 最小,并要求获得必须的诊断信息。五、CT检查技术规范1、诊断要求:在CT检查中,满足诊断要求的影像标准有两种, 即解剖学影像和物理学影像标准。2、病人的辐射剂量标准:提供CT检查的参考剂量值,在不影响 诊断的前提下,力求低于参考值的剂量来进行CT检查。3、技术参数:1)层厚:由
5、操作人员根据临床需要选择,通常位于1mm和10mm 范围内。2)层间距:临床实践中,层间距通常位于010mm范围内。3)视野(F0V):由操作人员选择,通常位于1215cm的范围内。4)扫描架倾斜:它的数值通常位于-25。+25。范围内,扫描 架倾斜角度根据每一病例的临床需要选择。5)曝光参数:一般来说,管电压可选择13种数值(80140kV), 为了获取临床信息,需要较高信噪比的情况下,应该选择较高的照射 量(mAs)6)窗宽:可由操作人员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以产生易于获 取临床信息的影像。一般来讲,大大窗宽(例如400HU)比拟适于宽 范围组织的显示。7)窗位:窗位用HU来表示,定义为用
6、于重建CT影像显示窗的 中心值。4、临床和相关的性能参数病人的准备:合作:保证在检查前取得病人的合作,对于需要在检查室内陪伴 病人的人给予适当的防护。交流:与病人充分交流并对病人进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衣着:要特别注意去除病人身上服饰或头上的任何影响X线分布 的材料。禁食:一般CT检查前没必要禁食。但注射比照剂时要注意禁食。口服或腔内注射比照剂:在盆腔的一些检查中需要经直肠灌注对 比剂,在有些妇科学检查中应使用阴道塞。防护屏蔽:在特定情况下对成像部位以外的敏感器官(如生殖器) 进行防护屏蔽,有助于减少它们的辐射吸收剂量。六、CT检查质量标准1、检查一般工程俱全,如医院名称、检查日期、CT片编号、
7、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等。2、检查部位定位准确,不遗漏需检相关脏器。3、检查条件选用正确,CT片分辨率高,图像清晰。七、DR检查质量标准1、检查一般工程俱全,如医院名称、检查日期、DR片编号、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等。2、检查部位摆放准确,对准中心线,双侧对称,不遗漏所需检查范围。3、检查部位左“L、右“R”标识清楚正确。CT机操作程序开机前检查变压器电源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假设电源已接通,进行以下操作。1 .扭开CT机电源钥匙,按电脑提示进行相关操作。2 .对球管进行预热。3 .输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按要求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4 .扫描结束后,按程序关闭CT。5 .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
8、立即通知科主任或器械科进行维修。CT室护理人员职责一、做好患者在CT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CT增强或非增强患 者的用药,增强前静脉穿刺准备,护送患者进入扫描室,并与技师(士)、 技术员联系有关扫描情况。二、负责对CT检查的患者碘过敏试验,并记录结果及签名。三、患者出现碘过敏时应即与值班医师密切配合,进行抢救。 四、做好危重患者CT扫描前后护理工作。五、登记每日增强及平扫患者的工作量和收费总数。六、参加临床教学、科研、技术革新工作。七、负责请领急救及常用药品、碘造影剂、日常用品、氧气等工 作。八、协助登记员工作,催促卫生员工作。DR摄片机操作程序一、 开关机1 .开机:电源显示器DIDI (控制
9、工作站)X光机.关机:X光机DIDI (顺序:SYSDM71MSTOPSHUTDOWN) 显示器 电源二、输入病人资料三、 添加检查部位四、 曝光、五、 图像确认六、浏览图像七、 图像再处理八、 打印(或传送到工作站打印)DR室工作制度一、严格按照DR机的操作规程操作,机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 二、认真按照医师、操作人员、登记员的各级工作职责进行工作。三、DR室工作人员必须保护和保管好科室所有财产。四、为确保DR室环境卫生,必须做到不随地吐痰、丢瓜果纸屑 和抽烟。五、DR室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穿衣戴帽, 挂好胸牌。六、坚决按物价标准批价,未交费者一律不准预约和检查,否那么 追究
10、其责任。七、急诊病人随叫随到,及时检查。八、非本科室人员,不得进入机房,不得随意乱动机器,进修和 新上岗医师必须在老师指导下操作机器。九、非本科室人员不得乱翻DR资料柜。美国GE双排螺旋CT机操作程序开机前检查变压器电源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假设电源已接通,进行 以下操作:一、扭开CT机电源钥匙,按电脑提示进行相关操作。二、对球管进行预热。三、输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按要求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四、扫描结束后,按程序关闭CT。五、操作过程中假设遇异常情况,立即通知科主任或器械科进行维 修。放射科平安管理制度一、严格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以人为本,诚信服务, 杜绝医疗事故,尤其是责任事故的
11、发生,减少和防止医疗纠纷。严格 执行医院相关文件奖优罚劣。二、每天交接班时必须交待和记录好急症病人是否处理完毕,机 器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三、每天下班时要关机、关电、关水、关好门窗。四、严格按各类机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实习和新分配到岗人 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因操作违规造成设备损坏的照医院 相关规定处分,带教老师应承当全部责任。五、科主任节休、假休期间应不定期查岗,以及时发现不平安隐 患,值班人员发现不平安隐患都应及时报告保卫科和医院值班人员, 并做好记录,以得及时处置。放射科报告审核签发制度及流程一、检查人员对诊断报告单应认真、负责,填写报告单应字迹清 楚,填写规范,并提供打印报告
12、。二、诊断报告必须由具备医师资格证的诊断医师签发,诊断报告 的审核必须由中级以上医师签发(非正常工作时间除外)。三、凡属急诊患者的检查必须半小时内发出诊断报告,并在登记 本上做好记录。四、凡属平诊患者的检查必须2小时内发出诊断报告。五、凡属疑难病症的检查可先行发出初诊报告,待会诊后发出补 克报告。六、凡进修、实习及新到岗人员的正式报告必须经具备医师资格 的医师签发。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审签流程:值班医师书写 诊断报告签名主治医师审签发给患者疑难病例具相应资质的主(副 主)任医师审签给 患者放射科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一、全科人员必须遵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 人员职责。二、投照人员投照前
13、须做“查对”工作。查审申请单上姓名、年 龄、性别、科室、床号、日期、部位是否与被检人相符。三、做好投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开机试机是否运行正常, 编日期、X线片号,左、右部位、号码完整的按投照要求贴于暗盒上。四、对危重病人,待片洗出后,符合诊断要求,方能嘱患者离去, 凡须重照一律不付费。(患者不合作者除外)五、诊断医师平诊2小时,急诊半小时内发出报告。疑难病例可 在会诊后24小时内发报告。六、进修医师、实习人员须经带教老师审签后发报告。放射科过失、事故防范制度一、全科人员要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一切服务满足于 临床需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业务学习及继续教育,提高专业 技术水平,不断
14、更新知识。二、强化岗位责任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遵守劳动纪律,坚 持杜绝溜、串、脱岗和迟到早退现象。检查工作实事求是,不弄虚作 假,保证质量。三、严格履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遇疑难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必要时进行集体讨论。四、检查时,做到查对姓名、性别及检查部位,按规定时间发出 诊断报告并署全名。五、发生过失事故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立即组织全科认真讨论 和分析吸取教训。平时常抓医疗平安,防微杜渐。放射科常规摄片程序一、按X线检查技术学进行标准投照。二、摄片技术员应详细阅读申请单,根据诊断要求,决定摄片方 法、位置、用片大小和数量。依据摄片部位的厚度、机器及胶片性能 选择曝光条件,并记录在申请
15、单上,签名以备查考。复查患者,可参 照以前X线片的位置、规格和条件,以保证摄片质量。特殊情况、特 殊造影等,应同放射科医师联系。三、在摄片部位内的衣物、饰物、敷料等,应尽量除去。四、摄片应按统一规定放置号码、日期、左右等标志。摄片前应 查对,防止错误。五、摄片完毕后必要时嘱其等候,立即冲洗,待能满足诊断要求 时再让患者离去。假设摄片用具及检查台面等受污染,应经消毒后再用。六、一般照片应当日冲洗。由负责医师写出报告,疑难者经上级 医师审阅签名。七、湿片及未发报告的X线片一般不外借,急症、紧急会诊、手 术急用者,凭借条借用,用后当即归还。八、写检查报告应注意:1、报告所列各项应正确填写,字迹端正清
16、楚;2、按一定顺序描写报告内容,正常者酌情简化;3、病变描写要详尽,以说明问题、如实反映情况为原那么;4、应提出明确的诊断意见;必要时可行讨论或提出鉴别诊断及 进一步检查的建议;5、复查病例应注意前后比照。九、X线片质量评定:1、甲级片:投照位置准确,清晰度良好,密度标准,比照度适 当,解象力良好,失真度微小,无外来异物影干扰,片号、日期准确, X线片平整无折叠。2、乙级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一项未达标者。3、丙级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两项未达标者。4、废片:甲级片标准中有三项或以上未达标者,或无法提供有 价值诊断信息的X线片。X线片质量评定由当天诊断主班医师复查评审,无法满足诊断要 求的丙级片、废片
17、应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重照,直到满足诊断要求。床旁摄片标准化流程一、将操作面板反面的主电源主开关开启,把钥匙开关调至“ON” 的位置。二、检查电池状态指示灯,只有当电池电量显示充足后,方可进 行摄片。三、接到床旁申请后,按1、2点检查机器状态,在其正常情况 下将其推至患者床旁。四、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按申请要求,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调节 电流、电指示,进行摄片。五、摄片结束后,将机器推回本科。六、值班技师负责床旁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并应将机器保持在充满电待检状态。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一、儿童X线检查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X线检查的正当化和 放射防护最优化原那么,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
18、儿童受照剂 量保持在可以合理到达的最低水平。二、对儿童施行X线诊断检查,必须注意到儿童对射线敏感、其 身躯较小又不易控制体位等特点,采取相应有效防护措施。儿童X线 群检必须加以控制。三、放射科必须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 和器官的具有不小于0. 5mm铅当量的防护用品。四、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儿童X线诊断适应证。对患儿是否进行X 线检查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防护原那么进行分析判断,确有正当理由 方可申请X线检查。五、必须熟练掌握儿科放射学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仔细复 查每项儿童X线检查的申请是否合理,有权拒绝没有正当理由的X线检 查。六、除临床必需的X线透视检查外,应对儿童采用
19、X线摄影检查。七、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必须注意非检查部位的防护,特别 应加强对性腺及眼晶体的屏蔽防护。八、未经特殊允许不得用儿童做X线检查的示教和研究病例。放射科工作过程控制程序一、目的确保放射科各项检查符合操作规程,投照质量、诊断质量、报告 书写质量和服务质量均到达质量控制标准,并使患者满意。二、范围:适用于放射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三、职责4)进行3次曝光,隔15秒一次。3、照相操作:按照下述所示进行典型的照相检查顺序。1)确定管球在使用时已预热。2)病人受检部位。3)在控制面板上选择“管位”,“滤线器”和照相技术参数。4)指导病人保持所需姿势。按下手闸准备档,准备管球,一直 到“准备”
20、指示灯亮。5)指导病人保持所需姿势,并且屏住呼吸,全部按下手闸到“曝 光”档,并且直到曝光结束。在曝光期间,“曝光”指示灯将会变亮, 还会听到曝光指示声响。6)曝光结束后,松开手闸。7)如果需要再曝光,重复以上过程。4、自动曝光操作:正确使用AEC需要病人准确的病灶部位。举例使用AEC、操 作者需要按下述步骤选择所需的AEC参数。1)确定管球使用前预热正确。2)病人检查的部位。3)在照相控制面板上选择:“管位”、“滤线器”和技术参数。4)选择控制面板上至少一种探测器的“区域工5)按相应键选择“胶片/增感屏组合”。6)如果需要调整胶片黑度,选择五个“自动曝光黑度”键的一 个。7)继续照相操作(参
21、见4. 3局部步骤4)。5、体位程序曝光:使用体位程序曝光检查由下述步骤组成。1)确定使用前正确预热。2)病人检查的部位。3)在控制面板上选择“管位”、“滤线器”。3.1 放射科主任实施岗位职责,负责对本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监视、 测评、考核并记录。3.2 各级诊断医师和技师实施岗位职责,负责所检查诊断病人的医 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文件的书写。负责病人检查批价、登记、维持 检诊秩序。3.3 医务科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和检诊质量的监控。四、程序门、急诊病人一住院病人一检查申请单一记帐一名固一洗心 发出诊断报图1:放射科工作流程图分管院长医务科放射科主呷诊断医师组投照技师组图2:质量控制图4. 1检查前
22、工作过程控制投照组值班技术人员接到各类X线检查申请单后执行查 对制度、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检查部位,对门诊病人批价 付款后再执行查对制度。4.1.1 值班工作人员安排待查病人候诊热情,对复杂投照应耐心地交代有关检查考前须知和诊检咨询服务工作。4.2 放射科工作过程控制:4. 2.1由本科值班技术人员做好检查前及使用仪器的准备工作,按 时开诊。5. 2.2检查技术人员执行查对制度,对X线检查申请单核对 病人姓名、病区、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等。 仔细阅读X线检查申请单,了解检查工程部位和要求。6. 2.3检查技术人员严格执行X线机操作规程及其操作常规,在 X线检查申请单编好X线
23、片号、然后在暗室将X线片洗好并送 至医师办公室。进修、实习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工作。7. 2.4诊断医师仔细阅读X线片后写出诊断报告。平诊检查报告在2 小时内完成,急诊报告在半小时内完成,疑难病例经科室讨论 或会诊后24小时内发出。进修医师、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 下工作。8. 2.5值班投照技师依X线检查申请单所编X线片号于下班前在 X线检查登记本上做好详细记录。内容包括病人姓名、年龄、 性别、病区床号、检查部位、X线片规格及数量、金额、曝光次 数。9. 2.6投照技师(当日值班者)在下班前做好紫外线机房消毒,并 保持机房整齐清洁,做好记录。10. .7下班前关好机器开关,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科 工作制度 岗位职责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