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docx
《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联合收割机、分段式割晒机的水 稻收获作业。在一定区域内,水稻品种及种植模式应尽量规 范一致,作物生长及田块条件适于机械化收获。机手应提前 检查调试好机具,确定适宜收获期,严格按照作业质量标准 和操作规程,减少收获环节损失。一、作业前准备作业前要保持机具良好工作状态,预防和减少作业故 障,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一)机具检查作业季节开始前要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对联合收割机 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与保养,确保机具在整个收获期能正常工 作。检查清理散热器,将散热器上的草屑、灰尘清理干净, 防止散热器堵塞,引起发动机过热,水箱温度过高,应在每 个工作班次间
2、隙及时清理。检查空气滤清器,每班次前检查 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情况,做必要清理。检查割台、输送带 及传动轴等运动及连接局部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 检查各润滑油、冷却液是否需要补充。检查各运转部件及升 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和调整各传动皮带的张紧度,防 止作业时皮带过度张紧或过松打滑。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 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防止连接部间隙增大或密封条 破损导致漏粮。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否过度磨损。(二)试割正式开始作业前要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行进长度以不少 于15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作业速度, 对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割效果(损失率、含杂率和破 碎率),并以此为依
3、据对相应部件(如风机进风口开度、振 动筛筛片角度、脱粒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收割机的喂 入深浅、全喂入收割机的收割高度等)位置及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到达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 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具。二、确定适宜收获期准确判断确定适宜收获期,防止过早或过迟收获造成脱 粒清选损失或割台损失增加。针对不同田块大小、软硬程度、 倒伏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机型和方式。选择晴好天气,及时 收割。(一)根据水稻生长特征判断确定水稻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 粒含水量15%32%。一般认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水分 适宜、不易破碎时标志着水稻进入完熟期
4、。水稻分段式割晒 机作业一般适宜在蜡熟末期进行。(二)根据稻穗外部形态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水稻穗部90%以上籽粒谷壳及穗轴、枝梗转 黄、谷粒变硬时即可进行收获。不同类型品种,其稻穗籽粒 落粒性不同,粕稻比粳稻更容易落粒。落粒性强的品种可以 适当早收,不易落粒的品种可以适当晚收。在易发生自然灾 害或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为抢时抢晴,可提前至八五成成 熟时开始收获。(三)根据生长时间判断确定一般早釉稻适宜收获期为齐穗后2530天,中晚釉稻 为齐穗后3035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4045天。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和测定方法(一)作业质量标准机收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8-2013水稻联合收割机作 业质量标
5、准要求。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工程指标全喂入式半喂入式损失率3.5%W2.5%破碎率W2.5%W1.0%含杂率2.5%2.0%茎秆切碎合格率三90%污染情况收获作业后无油料泄漏造成的粮食 和土地污染(二)简易测定法推荐“半米幅宽法”和“巴掌法”。选择自然落粒少的 田块,在收割机稳定作业区域,往返两个行程内随机选取两个取样区,收集区域内掉落地上的籽粒个数,根据当地的稻 谷千粒重(或落地籽粒称重)和平均亩产量估算平均损失率。1 .半米幅宽法。取样区为沿着收割机前进方向长度为0.5米,宽为联合收割机工作幅宽,按照公式(1)计算取样区的损失率。Wt 666.66 XX 100 M X L X 0.
6、51000式中:第1个取样区损失率,单位为猊“一为第1个取样区落地籽粒质量,单位为克;M水稻亩产量,单位为 公斤/亩;L收割机工作幅宽,单位为米。如果没有称重条件,可以用往年稻谷千粒重估算落地籽 粒质量。以稻谷千粒重25克、亩产量500kg公斤,工作幅 宽为2米的收割机为例,按照全喂入收割机标准损失率W 3. 5%,“半米幅宽法”一个取样区域内落地籽粒应不超过1050 粒。不同水稻品种按千粒重、亩产量以及收割机工作幅宽确 定落地籽粒判定标准粒数。2 .巴掌法。用成人的手掌划定取样区域,面积按0.02 平米计,按照公式(2)计算取样区的损失率。M X G 666.66Si =XX 100(2)M
7、 X 0.02 X 10001000)式中:第i个取样区籽粒数量,单位为个;G该地块往年稻谷千粒重,单位为克。以稻谷千粒重25克、亩产量500公斤为例,按照全喂入收割机标准损失率W3. 5%, “巴掌法” 一个取样区域内落 地籽粒应不超过21粒。不同水稻品种按千粒重和亩产量确 定落地籽粒判定标准粒数。四、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作业前要实地观察作业田块土地、种植品种、生长高度、 植株倒伏、作物产量、留茬高度等情况,预调好机具状态。 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质量要求,随时查看作业效果, 如遇损失变多等情况要及时调整机具参数,使机具保持良好 状态,保证收获作业低损、高效。(一)选择适用机型收割易脱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水稻 机械化 收获 减损 技术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