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斐经方医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小斐经方医案(一).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小斐老师经方医案(一)1、桂枝汤治愈儿童低烧案刘某,男,10岁,不明原因低热两个多月,体温总是下午升高,大概在37237.5C之 间,孩子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但家长很着急,带着孩子到处看,该化验的也都化验了,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点 升高,估计有点病毒感染和过敏的可能,吊瓶也打了,中药西药也都吃了,但体温还是没有 下来,一到下午就发热。孟老师给孩子号脉,发现是很典型的浮缓脉,又问孩子家长,是否孩子有出汗的现象, 回答说是,又给孩子按了按肚子,发现腹直肌呈现拘挛状态,老师认为,桂枝汤证无疑。于是开了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2枚。老师说,回家喝喝 看看吧,最好中午的时候
2、一次性把一天的药都喝完,然后喝点热水或者热粥,盖上被子发发 汗。但家长说中午孩子在学校不回家,能否晚上喝药,老师说最好中午,因为孩子是下午发 烧,晚上效果可能要差一些。确实是因为孩子不方便中午喝,就晚上按孟老师说的喝了。三天后,孩子的家长给我打 来 ,说喝前两副的时候效果不明显,第三副喝完体温已经在37度以下了。就这样,喝了三副桂枝汤,孩子的发烧就治好了。2、老年头痛、腹痛案这也算是一个疑难杂症,患者是一位65岁的阿姨,从四十多岁开始就有头痛、腹痛的 问题,每当受风感冒的时候尤甚,也容易感冒,这个病已经困扰患者二十多年了。现患者受 风后头痛、小腹痛,口干口苦,睡眠不好,小便频,舌红、舌苔干,脉
3、弦。值得注意的是腹 痛以小腹隐痛为主,腹诊无压痛。患者体型较瘦,面色黄暗。根据患者的以上病症和体质特征,老师以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为主方治疗,具体方药 如下:柴胡9、黄苓15、清半夏9、党参9、炙甘草9、桂枝6、白芍30、当归15、川茸9、 荆芥9、防风9、干姜6、大枣20, 6剂,水煎服。一周后,这位阿姨非常高兴的来到门诊,说二十多年的问题,几乎完全解决了,主要的 是困扰多年的头疼和小腹痛迅速好转,以前看过很多医生,从来没有过这般的效果。我们都 甚是欣慰。又在上方的基础上加茯苓15、生白术15, 6剂巩固疗效。3、更年期综合征盗汗案这是去年9月份的一个案例,因为今天这位患者又来找老师看病,所
4、以,才会想起来。 这是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盗汗,早晨出汗也多,双脚肿,口干口渴,有时 心悸,便秘,胃胀,脉数,舌淡紫,舌下脉络粗,睡眠差。根据患者胡病症,当时老师开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防己黄黄汤的合方。看了一次以后, 患者并没有来复诊,过了很长时间,几乎把她忘记了,因为她的名字和我认识的一个人重名, 所以对名字还有印象,模样已经全忘记了。今天她又来找老师看病,说上次吃了药之后盗汗 和脚肿的问题都解决了,今天是因为其他问题来找老师看。后来翻出了以前的处方,找到了 给她看病的记录。当时开的方子是这样的:柴胡9、桂枝15、党参15、茯苓18、生龙骨20、生牡蛎20、黄苓12、清半夏15
5、、生 大黄9、黄黄20、生白术24、防己15、炙甘草9、生姜9、大枣20。就是这个方子,解决了她这么多痛苦,不得不说经方的神奇。4、胸部神经痛案栾某,女,64岁,日初诊,患者胸骨后疼痛,以及左肋骨处疼痛大约有1 年多了,不像心脏问题,看起来像神经痛,问其原因,说得过带状疱疹,老师断定为神经痛。 另外,患者咽痛、咳嗽、白粘痰,便干,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根据其病症,在疏肝化痰 的同时,应加入活血药物。清半夏12厚朴9茯苓15紫苏子9柴胡9黄苓9党参9炙甘草9桂枝9丹皮15桃仁15赤芍15桔梗9生姜96剂,水煎服。一周后来诊,说喝了药之后,胸痛病症完全消失,咳嗽咳痰病症基本消失。5、鼻炎案张某,男,28岁,初诊,患鼻炎3年,有时鼻疼,流清鼻涕,时有血丝, 舌红,苔薄,脉沉。生麻黄6桂枝9清半夏9五味子6干姜6细辛3白芍12生石膏20炙甘草65齐IJ,水煎服后没在复诊,今日得知患者服药后,完全好转。6、后背发凉案赵某,女,初诊。患者青年女性,面白,体型中等略胖,后背发凉,在正对 心脏位置,有手掌大小,另外腰疼,余无不适,舌淡苔滑,脉紧。炮附子15 生白术30 茯苓30 白芍24红参6 炒杜仲156剂,水煎服。两周后患者复诊,说服用药物后,后背发凉的病症立刻得到改善,本不想喝中药,这次 来还是想巩固一下疗效。于是原方又开6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