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2页的例2及相关内容。学习目标:1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 的价值。2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3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 受符号化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衣服和裤子的卡片教具。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教学难点:能够有序地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 与结果。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课件展示小猴子一家)。
2、 请看:小猴一家特别喜欢运动,这一次小猴子父子要参加运动会,他 们新买了几件运动服,看!(教师贴图)麻:如果一件卜衣配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大师:有人想出来了吗?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只在脑子里想,想不 清楚呀!好,现在就请大家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表 示出来。(设计意图:创设运动服装搭配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二)问题探究,感悟有序,体会符号的简洁1.学生独立思考,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预设:(1)无序的、有序的。(2)采用画图连线的、文字加符号的、纯符号的等。在采样过程中要问一问学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表示。2.学生在交流
3、中探究,比照中感知有序。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谁愿意把你的表示方法给大家师:这位同学是这样表示的,你找到了几种不同的穿法?生:也是6种。师:他这样表示能看出是6种吗?是怎么看出来的?带着我们数 数。生:左边一件上衣配3条裤子有3种,右边一件上衣配3条裤子也 有3种,一共6种。师:就按他的方法,谁能到前边来边摆边说?(请1名学生利用教具在黑板上摆并指出6种搭配方法。)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虽然表示的方式不同,但都找到了所有的 搭配衣服的方案。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请大家想一想,他们的方法 是怎样的呢?分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如何按顺序解决问题,理解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总结
4、的方法。预设1:我们组认为的方法是:先固定上衣,用一件上衣去搭配3 条裤子(板书:在上衣裤子图之间连线),有3种;再用另一件上衣 去搭配3条裤子,又有3种,一共有2个3种,是6种。(板书:3 + 3 = 6 种。)预设2:我们组认为可以固定裤子,先用一条裤子去配2件上衣, 有2种,再用一条裤子去配2件上衣,又有2种,最后再用一条裤子去 配2件上衣,还有2种。(板书2 + 2 + 2 = 6种。)师:从上面两个小组同学的汇报中,我们知道了可以从2个角度 去思考,但是他们基本方法是一样的。都是要先固定一种服装,上衣 或裤子,然后按顺序去一一搭配。(板书:先固定其中一种,再按顺 序搭配。).展示学生
5、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见同学们有好几种十口 白上衣一白裤子灰上衣一白裤子不同白上衣一灰裤子灰上衣一灰裤子白上衣一灰裤子灰上衣一灰裤子师:这位同学找到的是多少种?她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大家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师:哦,(指左图)我看见刚才大家还在画上衣、画裤子的时候, 他就写完了,你怎么这么快啊?生:我只画了2个小圆圈和3个小三角形表示上衣和裤子,用连线 表示搭配的方法,所以比拟快。4 .总结。师:我们把这几位同学的表示方法放在一起看一看。(在黑板是 呈现上面所有表示方法图。)师:大家的方法不同,但是都能不多不少地把所有的搭配穿衣的 方法表示出来,他们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呢?刚才我们
6、已经讨论过了, 谁再来说一说?生:先选定上衣,再分别去搭配所有的裤子,或者先选定裤子, 再分别去搭配所有的上衣。师:很好!这样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 有的答案。我们称为“有序”的思考。(板书:有序。)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喜欢哪个?说一 说你的想法。师:这些方式各有优点,其中用符号表达既简洁又明确。刚才X XX就是用符号表示的,他确实比很多同学完成得都快!(指着上左 图比画)看,2件上衣与3条裤子进行了有序的搭配(出课题“搭配”), 就能得到6种不同的穿法呢!看!我们帮小猴父子找到这么多种穿法, 他们该多高兴呀!(设计意图:在无序与有序的比照中感受有序思
7、考的好处,在不 断地分析和比拟不同思考方式的过程中将内化的思维方式再次外显 出来,让学生感受符号化思想并深化有序思考的意识。)(三)巩固练习,应用方法,再次体会有序1 .第10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展示比拟简 洁的表示方法。2 .练习二十二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讨论。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是 怎么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来的。注意突出有序思考的方法。(设计意图:不断变化条件,促使思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 适当的抽象概括,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研究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 表达有序思考的价值。)(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有
8、关搭配的几个问题。要想做到不 重复不遗漏,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是“有序思考”。其实这种思考 问题的方法在咱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有用。课后请你想一 想、找一找,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哪里用到了有序思考的方法。(设计意图:学生总结课堂收获,感受有序思考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并将学生的眼光引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搭配中的学问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例题2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曾接触过简单的排列和组合,但 本册的内容更加系统,难度稍有提升,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同时还 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法。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 为: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
9、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搭配方法 并用符号表示。2.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 和最优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语言表达能力,养成有序、全 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 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五步:一是游 戏激趣,引入新知;二是操作感知,自主搭配;三是感悟有序,体会 简洁;四是巩固提升,解决问题;五是全课总结,深化认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怎样落实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 养呢?著名数学教育家吕传汉教授提出的“教体验”、“教思考”、 “教表达”的“三教”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引。本课就 表达了 “三教”
10、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追求与特质。(一)“教体验”,即引导学生“做”,重在促进学生的数学领 悟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 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 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早餐的搭配活动中, 先抛出问题:“到底一共有多少搭配方法?”,便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摆一摆,充分体验搭配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从 无序到有序,初步建立“有序”思考问题的知识模型。接着,又安排 了第二个活动:记录搭配过程,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探索、尽 量地显现他们的不
11、同记录方法,让学生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 上,归纳出最优方法。安排这样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分散了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经历了由用图像记录 过渡到用符号记录的过程,让学生感悟了优化、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 法。(二)“教思考”,即引导学生“想”,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 维“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效的情景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促进思考、开展思维。本节课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两个不同的 “摸球游戏”,将排列和组合巧妙地融入在同素材中进行比拟,从而 引发学生顺其自然地从数学的本质上思考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为接下 来的饮料与点心该怎样搭配做好了铺垫。而在展示了学生的多种搭配
12、 方法后,又抛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 复?将学生的思考推进深化,在无序与有序的比照中感受有序思考的 好处,在不断地分析和比拟不同思考方式的过程中找到搭配的规律和 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这样 深入地思考,让其体会到了有序思考的意义所在,同时也提升了数学 课堂的教学价值。(三)“教表达”,即引导学生“说”,重在强化学生的数学交 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的工具,它可以影响思维、塑造思维。 而数学又被称之为思维的体操,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何等重要。在学生汇报6种搭 配方法时,孩子们语言可能不是
13、那么规范,这时,根据学情进行引导, 你是“先选定.搭配.这样有种搭配方法;再选定.搭配. 这样又.种搭配方法;一共.种搭配方法。”这样反复的说让 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初步建立“有序搭配”的模型。而在 稍后的展示记录方法的交流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又以这种语言为依 托,沟通对各种记录方法的理解,将思维过程外显化,既深化了对“有 序”搭配的理解,又为巩固提升环节中解决更为复杂的搭配问题奠定 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体验、思考和表达在同一问题的发生过程 中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只不过有时我们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而己。 在本堂课中始终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加深思考,并鼓励引 导学生把思考和体验大胆地表达出来。如果在我们平常的每节数学课 中都能这样去做,就定能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质疑批评和 创新思维的意识,从而到达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存在缺乏:课后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觉得本 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各环节的合理分配时间还可 以做得更好一些;2.课堂即兴评价语言还可以更丰富一些;3.最后 一个例题应该讲透,而不是直接讲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