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的原则及方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的原则及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的原则及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的原则及方法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任何一个新知识,总是原有知识发展和转化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逐步教给学生一些转化的思考方法,使他们能用转化的观点去学习新知识、分析新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遵循下列四个原则。 一、熟悉化原则: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感到生疏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高效地学习新知。其方法如下; 1、运用类比,实现转化。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指导时,可先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
2、进一步理解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基本思路:把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如图1) 然后引导学生类比、联想,尝试用同样方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剪拼就能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很容易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另外还有圆面积公式也是通过转化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而得到的。 2、根据联系,实现转化。 有些数学题初看起来比较陷晦生疏,难以下手,但如果抓住条件之间的联系点,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例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见图3) 图上阴影部分是个不规则图形,似乎无法求解。但是如果把甲向右平移2米得到图4,就容易求出面积了,图中那个长4米,宽2米的小长方形不正是原来的
3、阴影部分吗? 图3图4根据这一原则进行转化的过程中,老师必须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才可进行转化。 二、简单化原则: 就是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问题,以分散难点,逐个解决。 1、合理分割,实现转化。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没有现成公式,必须把原图分割转化。这题可分割为三个图形。(如图6所示) 这样转化为很简单的问题了,当然完成这一转化需要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 2、求异求简,实现转化。 例3:计算(5.11.211.9)(5.71.11.7) 这道题如果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不仅繁琐,而且容易算错。倒不如另起炉灶,把它转化为分数形式: 三、具体化原则:就是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小学 数学 教学 转化 原则 方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