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化 (2)(4页).doc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化 (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化 (2)(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目标,以实现结论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至少应产生以下积极效应:1有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2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3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数学信息素养;4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5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数
2、学学习和协作性数学学习;6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宏观上讲,成功的教学设计应具有“十化”特征。一、教学思想设计标准化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应以课标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课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不仅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服务,更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教学设计跳出“教师中心,知识本位”的圈子,要走“学生主体,能力为本”的路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
3、终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用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二、教学目标设计“三维”化课程标准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1重“知识”,也重“技能”,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2突出“过程”与“方法”,构造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框架体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4“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我们在实践活动节约水电的教学设计中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运用所学的量与计量和小数等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练习使用计算器完成
4、较复杂的运算;通过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渗透统计知识,培养统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观察水表电表、算水电费、算节约帐等活动,体验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并由此提高数学技能,逐步增强研究数学的兴趣。在交流节水节电方法、重要资料共享、手抄报展览、广告征集、能手评选等系列活动中,渗透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等社会公德教育,增强“家园主人”的责任心。三、教学媒体设计“实效”化选择多媒体要遵循教学的实际需求,不能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切忌为表面的热闹,一味追求多媒体,造成华而不实。多媒体课件有着独特的教学功效,但并不等于它就是一种万能的教学工具,如果一个教学内容不适合用多媒体课件表现,那么即使
5、教师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可能劳而无功。因此,在设计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做到:1把握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统一的原则,重实效性。在制作课件时,不能只为了强调展示效果,而使用过多的多媒体素材,使课件未能突出重点,这样就只有艺术性而无实效性,使学生眼花缭乱,与教材配合不得当,往往会引起误导。在多媒体课件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地运用声音、动画和视频,使课件既具艺术性,又具实效性。例如显示文字材料时,如果没有特殊需要,最好不要添加闪烁、运动等特效,也不要添加动画、图片等影响学生视觉注意力的素材。否则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字材料以外的地方,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课件设计七分艺术三分科学”是CAI界的一句名言,
6、其中的“艺术”,不只是包括美丽的图片、动听的音乐,更主要的是指“方式与方法”,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创意学、审美能力与对学科标准的理解、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统一体,而不是指单纯的“华丽”性。2准确理解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教材。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
7、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3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我们在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选准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数学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四、教学环境设计“情境”化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问题情境就是有利于数学问题产生的数学信息和丰富的背景材料。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及其它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至最后解决问题。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我们认为,问题情境有如下要素: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而创设,情景的创设为这节课的主题服务。如以认知为目标的,制造认知
8、冲突,创设矛盾碰撞式的问题情境;以激励探索为目标的,创设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以建立数学模型为目标,创设应用情景问题情境既可以是数学情景,也可为应用情景,情景的创设应贴近学生生活,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选择生活中学生熟知的实例。情境的内容应具有趣味性,富有挑战性、思维性、广阔性。只有这样的精妙设计,才使课堂教学不再空洞、枯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即数学。这样的情境富有现实意义,学生感觉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此情景中产生学习的需求,并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连乘应用题”时,教师以录相为辅助媒体,把学生带入了美丽亲切的校园。熟悉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有多少
9、数学信息呀,从教学楼的窗户到教室里的课桌,从图书馆的图书到微机室的电脑,从环境的美化到文具的批发在有趣的参观活动中,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提出问题:“教学楼共3层,每层有4个教室,一共有多少个教室?”“每个教室里有20张课桌,每层楼内有多少张课桌?”“整座楼内一共有多少张课桌?”“图书馆里有4个书架,每个书架6层,平均每层放200本书,图书馆里一共有多少本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运用,而提出一个问题则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五、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化要使教
10、学内容被设计得科学,除了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无科学性错误之外,在对教学内容设计如何教的过程时,还要做到使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本身就是科学的总结。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大数1000,我们再也不会像有的老师设计成让学生花半节课的时间走1000米,而是这样设计:让学生到网上查阅一些与1000有关的数据;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展示1000名小学生组成的队伍、1000个字组成的文章、1000页厚的书、1000克重的物体、1000米长的路线、1000分钟的时长可以完成的工作等。在这里的设计,我们特别注意到了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这些看似数学又看似电脑的数学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十化 24页 小学 数学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